第四十二章两不沾
便规规矩矩的屈膝跪下,额头触地时,闻到蒲团上淡淡的藏香气息。
孙媳给老太君请安。她声音轻而稳,如檐下滴水,今夜府中惊扰了您,是儿媳的不是。
老太君并未抬眼,佛经声却忽而停了。
堂内烛火摇曳,将她满是皱纹的面容投在墙壁的观音像上,生出几分平静的威严来。
我且问你。少顷,老太君终于抬了眼皮子开口,佛珠在指尖转过三圈,你为何给你大哥求了个御前当差的职位
见老太君浑浊的目光里藏着清明,梁未鸢微微敛神。
回老太君,兄长武艺傍身,御前当差是为朝廷效力,同时于霍家而言,亦是多了道护宅的屏障。
只有二房图一己私欲的,才觉着梁未鸢只想提携娘家。
殊不知当时情形,提携娘家方是最优解,而她梁未鸢身为侯府的掌家夫人,娘家势大,她自然也能有更多的底气护整个侯府无虞。
老太君点头,指节叩了叩佛龛:你倒是看得透。
梁未鸢见状微微笑了,看来老太君顾全局,也看得明白,所以无任何怪罪之意。
老太君示意她起身,阿福嬷嬷适时递上茶盏。
老婆子我好说也掌家四十年,最忌讳两种人。拎不清轻重的蠢货,和藏着爪子却不敢亮出来的懦夫。
你两样都不沾。
梁未鸢低头饮茶,滚烫的茶水熨帖着喉间。
老太君这看似粗鄙的比喻,实则是种隐晦的赞许。
二房的事,我心里也有数。老太君抬手拨弄供桌上的酥油灯,火苗随动作晃了晃。
治家如烹小鲜,急火易焦,慢火才能入味。你今夜已引得举家不满,这几日便别露锋芒。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切勿为了治家,反而引得家宅动荡不宁。
但你也记住——老太君转过头,浑亮的眼睛灼灼,墙再高,也挡不住人撒土,牙再利,也怕人攥着棍子。
真要治时,这月例银子、膳食份例,都是软刀子。若想让他们疼,便在规矩上做文章。
听着这番话,梁未鸢心思一转便明白了意思。
老太君是点醒她近来先安分些,免得把二房逼急了眼。
又告诉她要对付二房时,让人抓不住错处的办法。
梁未鸢了然颔首,老太君教训的是。儿媳今日查账,发现二房名下的庄子竟有三成佃户没交租。
明日本想过问,听了您的话,倒觉得该先让账房先生‘漏算’两笔,叫二房忙着去应对,便无暇闹出什么风波来。
老太君满意点头,好孙媳一点就通,不骄不躁,着实省心。
去忙吧。
老太君挥了挥手,口中诵经声再度响起。
梁未鸢退出寿安院,梅书与竹书便担忧迎了上来。
竹书嘴快问道:姑娘,老太君可是因今夜的事儿迁怒你了
梁未鸢轻微摇头,老太君非鼠目寸光之辈,目光看得远,只要不是危害侯府之事,老太君便是站在我这头的。
而老太君也切切实实点醒了她。
她确实复仇心切,原本想尽快让二房大出血,将那群渣滓压得抬不起头来,但二房也并非就是任她宰割的羔羊。
倘若她现在就动作狠了,激得二房鱼死网破,她自己也不见得好。
何况如今霍瑾见还未醒来。
梁未鸢思忖片刻,对梅书道:明日便让账房先生去二房一趟,给余氏漏出她们的马脚。
梅书愣了愣,姑娘是要放过二房的错处
错处日后再抓也不迟,最近给她们点时间去修马脚,免得整日盯着我们大房动静,做起事来也不方便。
梁未鸢眉眼平和,只眸中冷意一瞬即逝。
梅书与竹书对视了眼,忙低头应是。
梁未鸢决定了暂作收敛,便开始每日卯时三刻踩着晨露去陪老太君礼佛。
早上尽孝过后,接着便是规矩本分的在中馈房中处理庶务。
梅书抱着一摞账册疾步而入,姑娘,前院管事说二房小厮偷砍了西花园的紫竹,被护院抓了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