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张昭回了掖庭局换了新的工作服,花花绿绿的穿在身上像一只锦鸡。
而他新的身份,也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太监,摇身一变成了掖庭令,从七品的官职。
放在外面,从七品不过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儿。
可在后宫,已经是了不起的存在了。
要知道,侍奉在皇帝身边的那个老太监,也不过才五品,已经是太监头子了。
尽管没能出宫,这让张昭有些受打击,但好在用不着可以隐藏自己了。
而且还有了自己单独的住所,也不用去挤那些臭烘烘的矮房。
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儿之后,张昭顿时收起了笑脸,掩上房门枯坐在床头。
战战兢兢的一整天,此时他已经疲惫不堪,脑袋一靠便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忽然响起了一个公鸭嗓。
张公公在屋里吗
张昭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屋子里已经漆黑一片。
他摸索着点燃了烛台,这才拉开了房门。
打眼一瞧,却是一个没见过的小太监,身上穿着略显素净,一看就品级不高。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低眉顺眼的宫女。
见到张昭开门,小太监连忙施礼赔笑。
小的王狗儿,见过张公公!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张昭也没怪他吵了自己的瞌睡,只是询问他来此作甚。
王狗儿脸上堆着笑,连忙说道:小的奉赵总管之命,前来给您送些吃食。
说着,他便招呼了一声身后的两个宫女。
两人会意,立马拎着手中的食盒进了房间。
见她们规规矩矩的摆好,王狗儿又道:这些都是赵总管特意吩咐御厨备下的,也不知您爱不爱吃,倘若口味不合适,大可吩咐小的。
张昭点点头,道了声有劳。
见王狗儿还不走,不由得皱了皱眉。
他脑子里突然钻出来以前看的那些古装剧,莫不是这小子在等着讨赏
张昭摸了摸胸口,又掏了掏衣袖,却是身无长物。
正当他有些尴尬时,却见王狗儿扽了扽他的衣袖,示意请到一边说话。
公公年纪轻轻便能掌管掖庭局,然后取代赵总管侍奉陛下左右,也未尝不可。
日后,还望公公多多关照。
说罢,他偷偷从袖口里掏出一枚玉佩塞进了张昭的怀里。
不等张昭有何反应,便躬身行礼快步离开。
看着他匆忙的背影,张昭一时间觉得有些好笑。
自己不过是一个七品的掖庭令,仅仅被皇帝召见了一面,居然能让那个姓赵的老太监上赶着巴结。
要不说,学人情世故要来后宫呢就是长见识!
张昭把玉佩收回怀中,转头就要回屋。
却见那两个宫女摆好饭菜之后,竟然没有离开。
他一时有些狐疑,问道:你们怎么还不走我自己会吃饭!
两人低着头墩身一礼,其中一人低低的说道:奴婢们是陛下赏赐给您的对食,从今天起,就是您房里的人了。
好家伙,对食都来了。
皇帝竟然连这个都想到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隆恩太盛,隆恩太盛!
可笑着笑着,他忽然就笑不出来了。
他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的小命分明掌握在皇帝手中,可他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的示好
一个掖庭令的职位也就罢了,为了方便他以后在后宫行走,这倒也说得过去。
可又赏赐两个对食,这就耐人寻味了。
要说皇帝不知道他假太监的身份倒也罢了,毕竟宫中多的是太监找对食。
可他明明知道,还要送两个女人过来,这不是在等着自己犯错误吗
不对,恐怕不止这么简单。
皇帝的本意似乎并非是想让他暴露,或许还有另有原因。
想到这里,张昭不由得一问,你们也要住在这里
其中一人点头应是,赵总管吩咐了,我们以后负责照顾您的起居饮食!
明白了,全都明白了!
皇帝这是给他派来了两个监控。
从今以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可是有这必要吗
皇宫内院到处都可以是皇帝的眼线,自己难道还能插上翅膀跑了不成
他就这么担心长孙谷兰的病情
定然不是这么简单。
张昭隐隐觉得,自己好像想岔了。
皇帝根本不是看重自己,而是对长孙谷兰不放心。
这种不放心,可能并不是跟她的病情有关,而是另有缘由。
或许,长孙谷兰掌握了皇帝的某些把柄,亦或许皇帝想从长孙谷兰那里得到些什么。
嘶......
一念及此,张昭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照这么说来,先前在太极宫,皇帝是在做戏,他并没有说实话。
而自己,无形之中成为了他的工具。
可他到底想对长孙谷兰做什么呢
公公,赶紧吃饭吧,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一声软糯的催促,将张昭从纷乱的思绪中拽了回来。
尽管前路迷茫,但当下吃饱肚子才是最为关键的。
他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落座开始大快朵颐。
这一夜,张昭睡得极不踏实,两个美人一左一右,却又不敢有多余的动作,这让他憋得实在难受。
睡不着的并非只有他一人。
京都,一处偏僻的府邸内。
陈家书房里灯火尚未熄灭,一个披着斗篷的女人正端坐在桌前,手捧着一杯热茶。
对面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聆听着她的吩咐。
照这么说,娘娘的法子起作用了
女人放下茶杯点点头,是的,不过想要功法大成,还需要一段时日。
陈姓老者有些扼腕,叹息一声道:娘娘为了先帝忍辱负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反观老夫,只能在此苟且偷生,实在愧对先帝所托。
女人连忙出声安慰,太师不必如此伤悲,今夜娘娘命我前来,就是通知您有些事可以准备了。
听到这话,陈太师攒了攒精神,握紧了拳头道:好,时不我待,老夫明日便启程。
说完,他眼中有闪现出一丝犹疑,顿了顿又问:敢问,李承道可曾拿到传国玉玺
女人摇了摇头,当日他攻进皇城四处搜寻,最终一无所获。娘娘说,李承道对她早有怀疑,却又不敢贸然下手。
闻听此言,陈太师长吁一声,那便好!
......
张昭在床上几乎是睁着眼睛过了一夜,直到黎明时分方才有了些困意。
本想好好睡上一会儿,却又有不开眼的前来催促。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红姑。
张昭无奈的摇摇头,暗道还真是无缝连接。
红姑,你能不能去给娘娘说一声,我是人不是驴,更不是牛马,是需要休息的。等我休息好了,再去伺候她老人家行不行
赶快,娘娘催得紧!
在红姑的催促下,张昭只好不清不愿的穿好了衣衫。
出了小院儿,转过一处房廊,他特意放缓了脚步,有意无意的回头看了一眼,整好发现那两个女人也出了门。
张昭这下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不紧不慢的来到了翠微宫,依旧是昨日那般,遣散周围的宫娥太监,张昭一个人进了殿内。
一进门,就发现今日的气氛和昨天有些不一样。
殿内的红绸也不见了踪影,换之的却是一排排的烛火。
再看主位上的长孙谷兰,穿戴整齐,俨然一派一国之母的威仪。
他全然没了昨日的媚态,眼神中严肃而坚定。
看向张昭时,像是瞧一个陌生人。
张公公,上前搭话!
张昭见状,默默的叹了口气,有些替自己委屈。
昨天还一口一个张郎,今天就成了张公公了。
可人家身份高,他又能说什么
他上前两步,躬身施礼,不咸不淡的说了句,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却不防,长孙谷兰竟变得扭捏了起来,压低了声音说道:张郎,我想求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