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之所以这样说,正是因为陆明远和徐志刚搭班子这几年,并没有为了发展经济而盲目引进企业和上马项目,反而始终把环保问题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发展经济的第一位,例如被两人一致叫停的碧水湖湖心岛度假区开发项目,就是很好的例子。
王辉作为《南湖日报》的资深记者,整个南湖省基本上跑遍了,在心里基本认同沈东的观点,只是他的认识更深刻一些,“中央每年按照经济指标给各省排座次,各省也用经济指标给各地市排座次,各地市只能用经济指标给下面的县区排座次,经济指标和地方财政收入决定着领导的前途,所以一些县在这个指挥棒下不顾自身情况,大搞开发,拼命招商引资,带来了环境污染、农民失地等各种社会问题,经济上的这种拔苗助长迟早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不过从沈书记的认识来看,林州在这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沈东道,“引入竞争机制,从客观上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种机制毕竟要比一潭死水好,相比过去也算是巨大的进步,毕竟经济指标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王主任,你去下面的地方多,你认为什么指标更具有懆作性?或者说给我们林州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王辉道,“对于经济如何发展,我研究的不深,作为官方媒体,我们主要是帮助省.委收集下面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出现得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具体如何决策,省.委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正说着,王辉看到水面上的浮子猛然沉了下去。
有鱼上钩!
“咬钩了!”王辉神色一喜,指向水面的浮子,一声大喊。
沈东见状,连忙手腕往上一抖,一条鱼儿被钓出水面,是一条草鱼。
很快,王辉也钓起了一条野生鲫鱼。
沈东和王辉一边闲聊,一边钓鱼,两人相处的十分不错。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天色黑下来,大家纷纷收杆。王辉运气不错,钓了七八条鱼,加上其他人钓的,差不多有二十多条鱼,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成就感。
几人在农家乐吃过晚饭,天色已晚,在沈东的强烈挽留下,王辉一行人被沈东安顿在了镇上的宾馆。
沈东离开后,王辉召集夏瑞雪、周成龙三人开了个短会,就这次下基层调研情况交流沟通有关意见。
夏瑞雪道,“原本想找一只麻雀来解剖,找出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从今天调查的情况来看,林州并不典型,没有突出的问题,反而在发展中对农民的利益考虑的很周到,我觉得从高庄村的情况来看,挖不出有深度的稿子。”
王辉站的角度不同,“基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征地问题是咱们这次挖掘的重点课题,既然下来了,就不能放弃,既然在林州发现不了问题,那下一步就去其他县暗访。”
与此同时,沈东安顿好王辉一行人后,并没有返回村里,而是来到了镇上,本来打算向镇党委书记李红太就今天南湖日报下来暗访调研的情况做汇报,不巧的是李红太这晚因公外出,不在镇上。
于是沈东在王美兰的办公室里,两人就今天王辉一行在镇上和村上的暗访调研交换了情况,从分别掌握的情况来看,两人坚信南湖日报这次下来调研暗访的总体情况是对东川镇,乃至整个林州县的发展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