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权途:掌中之物 > 第470章
“沈书记,看来你对这个村子的发展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啊,将来这里哪里还是山村,如果真按照你说的那样发展,我看和城里就没什么区别了。”王辉一边翻看资料一边说道。
沈东道,“城市化道路,其实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帮助村民向居民转变,也是我们的职责。”
王辉转换了一个角度,直接上升到了全林州县,“林城十二个县区,差不多每个县区都有开发区,占用了大批良田熟土,而现阶段项目和资金都是稀缺品,差不多每个县里都有开发区,但这些开发区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成气候的不多。特别是你们林州县,我记得八.九年前就在喊建设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口号,也征用了大片土地,我估计在两平方公里左右,但是里面建成的项目很少,准确来说,只看到了两个,大量的土地每天晒太阳看星星,杂草丛生,沈书记你是县政府下来的干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沈东没想到王辉会问到这样的问题,林州的开发区是大概十年前岳崇山担任林州县委书记时主导的,硬是从林州县城周边难得的平原地带圈了两平方公里的土地出来,大力兴建所谓的省级经济技术与开发区。那会儿沈东还在县里上高中,记忆中当时的省级经开区的口号满天飞,整个林州县城的显著位置,到处都是“争创省级经开区,建设经济新高地”的宣传牌。
估计岳崇山十有八.九也是因为口号喊得好,善于宣传造势,因为率先提出创建经开区而被备受重用,成为坐上林城一把手宝座所走出的重要一步。
但岳崇山离开后,林州经开区可以说是热潮退去,恢复了原本模样,除了建成后一直荒置的办公楼和项目招商中心,后面也陆陆续续进驻过一些私人的小微企业。但这些私人小微企业对拉动经济和再就业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说,还因为大部分是污染企业,而对林州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
大概五年前陆明远和徐志刚来林州搭班子,按照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两山理论”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林州的实际情况,对林州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定位,并花大力气关停和取缔了开发区内的污染企业。
“这只是暂时的问题,原来开发区也有一些企业入驻,但林州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前置条件,不能为了发展经济就盲目上马一些污染企业,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所以县里取缔和关闭了那些污染企业,目前也正在和一些绿色高新技术企业洽谈对接,我相信要不了多久,进驻林州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会越来越多。”沈东自信地笑了笑,“林城大道集团来林州投资也代表着林州在绿色转型发展上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还有一个好消息,两天后林州县政府会有一个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除了与林城大道集团正式签约桃花源景区投资协议,还会与几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这几家企业都是绿色高新技术企业,不出意外的话,会落户林州开发区,所以说不用担心开发区的土地荒废问题,我觉得更应该担心的是将来入驻企业多了,开发区现有的土地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晒太阳看星星现象将永远成为过去式。”
沈东这些话,从一定层面,更像是站在陆明远和陈虹的位置上说讲,同时也解答了王辉的疑问,解答了他对林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征地问题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