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诶,爹我知道了。梅氏应下,接过竹篮。进了厨房,她掀开布取鱼,不由惊讶,这鱼真大,足有四斤重。
平常很少能看到这么大的鱼,他们是从哪弄来的鱼
梅氏取了布袋,从粮缸里装了一些大米,又往篮子里装了二十只鸡蛋。
礼来往之。
墨子安进了堂屋,唐大河立刻招手,子安,来,坐这里。说着,又吩咐唐升荣,老三,给子安倒杯茶。
三叔公,三叔。
唐升荣点头,笑了笑,子安,你坐,三叔给你倒茶。
谢谢三叔。墨子安毕恭毕敬的接过茶,挨着唐大河坐下,三叔公,我和小悠刚从镇上回来,我们昨儿在河里打了些鱼,拿去镇上换了些米粮回来。
唐升荣面露惊讶。
唐大河一脸慈祥的笑着点头,好好好!你们有孝心了,有了好吃的,也没忘我这个老家伙。
这是应该的。
唐大河似有感慨,我家大哥一家都是糊涂的。唉!
墨子安沉默不言。
唐升荣问:子安啊,你们这鱼是从河里打的那河里以前也没少人去钓,可也没见有什么鱼啊他有些好奇。
三叔有所不知,这都是小悠的功劳。昨儿,我们捞的鱼不少,不过,小悠说了,这事迟早瞒不住,但能瞒多久是多久。毕竟眼下,我们一家人的用度都指着河里的鱼。
墨子安很坦白,但也隐晦的告诉唐升荣自己用意。
唐升荣是聪明人,当然一听就明白。
唐大河扭头叮嘱,老三啊,子安一家人不容易,这事你得帮衬着点。子安刚说的没有错,他们家靠这维持生活,你知道该怎么做的
唐升荣点头,爹,你说的,我明白。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他有些好奇,老爷子怎么对墨子安这般维护
唐大河满意的头,你明白就好。
墨子安连忙道谢:谢谢三叔。
唐升荣摆摆手。
梅氏提着竹篮进来,笑眯眯的看向墨子安,子安啊,那鱼可真大,足有四五斤重,你们是从哪儿钓的
就咱们村的河里,小悠想了办法,从河里捞的。
咱们村里梅氏惊讶。
墨子安点点头。
唐大河轻咳了一句,抬眼严肃的看向梅氏,老三媳妇啊,这事你不能在外说,眼下这是子安他们一家的生活依靠,明白了吗
爹,儿媳明白。
嗯,很好。唐大河满意的点头。
梅氏把竹篮放在墨子安脚旁,子安啊,你送了这么大的一条鱼过来,三婶也没什么可回你的。这里面有几个鸡蛋,你提回去给老爷子和小悠补补身子。
墨子安连忙起身,摆手,三婶,这些我可不能收,送鱼过来是对三叔公的一点孝心,如果我还带东西回去,这就显得......
倒像是买卖了。
梅氏看向唐大河。
唐大河清了清嗓子,道:子安啊,你收下,这是我们对你祖父的一点心意,可不是给你的,也跟你送鱼来没有关系。
听他这么说,墨子安也无法再拒绝了。
三叔公,既然如此,我听你的。
嗯,好孩子。
墨子安告辞,三叔公,三叔,三婶,家里还有事儿,我这就先回啦。他提起脚边的篮子,多谢了!我代我祖父谢谢!
或许,唐悠悠是对的,三叔公一定是可以多走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