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229章 通海初开 南市兴起

十二月中旬,白水一战后,张任回军青棠。沿途村寨张灯结彩,蛮人挥旗鸣角相迎。自士燮率军接应后,交州南地正式纳入蜀军防御体系,白水峡谷至南海口一线稳固。
成都得报,吕布登堂召议。诸葛亮言:“南线既稳,当速推舟政,开海道、设南市,以通海外之利。”
法正亦道:“海贸可济军资、活兵屯,三年内资粮可自足,五年外海可破东吴之口。”
庞统提出:“宜设三司:航务、舟造、市贸;通海道以青棠为始,置‘南市总渠’,三年成局。”
吕布准之,当堂命令:张松迁驻南市,任通海道主事;命法正领市贸之权,整合百货;命庞统修舟渠,起海台、设泊口。
十二月底,青棠山下,张松率兵卒三百,商人五百,工匠千余,开筑“南市渠”。渠从白水谷东出,绕夜郎旧道而下,连通海口三十余里水线。
沿渠设九市:青棠、黄谷、猿林、黎泽、驼井、平渊、茶渡、竹阳、海镜。
渠首立石碑:“蜀南通海,喟然长叹:“若海通,则天下半壁已得。”
法正起身答:“主公,此非止于通财,更可通军。日后南军可由海道自交州出,沿海逆流袭吴江口。”
庞统亦道:“海道既开,东吴水师北顾,则江战可谋。”
诸葛亮最后言道:“且三年内,南市所收舟税足供荆襄三军。”
吕布遂命设“通海碑”,于青棠山下刻曰:“一渠开南市,一路破海封。”
青棠夜市初开,百灯如昼。
舟声鼓乐齐鸣,海舶轻影穿梭,蜀之海门,终于踏浪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