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传舍最大官吏是传舍啬夫,主要负责管理传舍的日常运作,包括接待官吏、分配食宿、维护设施等公务。
传舍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是厨,一个是厩。
厨啬夫负责膳食供应,如果传舍厨厩物资损耗超标或供应失当,相关啬夫需承担连带责任。
厩啬夫负责马匹饲养与车辆维护,如果马匹的饲养出现问题,也会受到官寺严惩。
传舍、厨、厩的副手全部叫做佐。
骊山传舍的厨佐负责蔬菜和肉食的采买,居住在芷阳市旁边的南里,方便他清晨买菜送到传舍。
“切记,不可冲动。”
秦越人带着黥夫几人走向南里:“秦律讲究证据,这趟前往南里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厨佐的老母,或者找到被偷的发髻,才能给厨佐定罪。”
根据脚印得来的结论只是推断,不能当做定罪的证据。
需要找到人证或者物证。
“簪袅。”
赵亥郑重的说道:“正常来说,前往闾里抓捕刑徒,往往都会提前告诉里正和里门监,配合抓人,免得让刑徒逃走。”
“这次的案子属于盗公器,是一桩大案,我的意思是暂且不要告诉南里的里正和里门监。”
南里的里正申屠平是一名不更,也是一名底层的黔首出身,凭借军功一步步晋升到四级不更。
申屠平爬到四级不更的爵位,比起秦越人凶险了很多倍。
“嗯......”
秦越人沉吟道:“然!虽说申屠平和厨佐不是同族,却不能保证申屠平没有牵扯进去,在没有查清楚盗公器一案以前,暂时不要告诉闾里的任何人。”
他有件事一直没有搞清楚,也是盗公器一案的最大疑点。
作案动机。
盗公器可是大罪,偷粮食还能理解。
偷走发髻做甚?
发髻又不能当饭吃。
常言道,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厨佐冒着杀头的风险偷走发髻,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一点始终困扰着秦越人。
“到了。”
三辆车停在南里的闾门口,一辆单马轺车,两辆牛车,拴在闾门口的础(chu)石上,众人下车步行走进了闾门。
“可有验传。”
里门监看到几个陌生面孔出现在南里,这几人拿着剑矛,下意识以为是逃犯,要求几人出示验传。
不过,当里门监看见秦越人脑袋上的单版布冠,一道鲜明的深红色布冠,暗自松了一口气。
其中一个人是三级簪袅,排除几人是群盗逃犯的可能。
“秦越人!”
里门监看到验传的名字,惊呼了一声,仔细打量起来:“你就是生捕黥夫的秦越人?”
黥夫站在旁边,满脸不忿,暗恼里门监不会说话。
他恨不得拿起铜殳,给里门监的脑袋来一下。
不过,当黥夫想到里门监说的没错,只能闷闷不乐的站着不说话。
“正是。”
秦越人轻笑一声说道:“我是生捕黥夫的秦越人,旁边那个虬髯汉子是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