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良拥有三级簪袅的爵位,是汉阳里爵位最高的人,有很大可能担任里正!
“赵亥去一趟县官寺。”
秦越人盯着辅氏族人说道:“黥夫、吴广看住这些氏族的族人,谁敢逃走,立即格杀,县丞腾不会追究我们杀人的罪名,不是杀人,而是在抓捕逃犯。”
杀人是贼杀罪的重罪。
杀了逃犯就不是罪了。
辅氏族人已经有了逃走的念头,看着虎视眈眈的黥夫,一个个战战兢兢,两腿发颤,不敢乱动了。
只要一起逃走,秦越人、黥夫、吴广三人不可能抓住数十名辅氏族人。
碍于黥夫的凶名。
数十名族人站在原地,畏畏缩缩看着黥夫,没有人成为第一个逃走的人。
只因第一个逃走的人,必定会被黥夫的铜殳砸烂脑袋。
“轱辘辘——”
一辆单马轺车疾驰过来,后面跟着数十名亭卒,过来抓捕调换粟种的贼人。
“贼人在哪?”
腾急匆匆跳下了轺车,板着的一张脸,露出了一丝惊喜:“谁是调换了粟种的贼人。”
鸿门乡的粟种遭到调换。
这件事折磨的他焦头烂额,没有任何头绪,始终找不到一点线索。
谁曾想,秦越人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找到了贼人,以及赃物,也就是藏起来的粟种。
腾没有看错人!
“就是汉阳里的里正,辅。”
秦越人踢了一脚躺在地面的里正辅:“伯兄杞良的隶臣挖到了埋藏在水渠内的陶瓮,发现了粟种,揭穿了他调换粟种的阴谋。”
这是秦越人故意说的一句文字游戏。
杞良的隶臣确实参与了挖掘水渠,却是到了秦越人的授意。
秦越人的话听起来,像是杞良发现了里正辅的阴谋。
目的只有一个。
秦越人想把杞良推上汉阳里里正的位子。
往后,由秦越人、吴广、赵亥等三家人掌控汉阳里。
“全部抓走!”
腾冷着脸说道:“汉阳里的里正,以及辅氏族人,一个不留!尽数连坐!”
牵连全族的人!
秦越人愣了一下,第一次见识到了秦法的严苛。
里正辅一人犯错,连坐了全族上百口人。
秦越人很快笑了,县官寺抓走了所有的辅氏族人,省去了他很多功夫。
不用再费心费力的逼走辅氏族人。
“你随我一起前往官寺。”
腾正色道:“涉及春耕的大案,不是汉阳里的一个里正所能主导,背后一定还有主谋,至于你的伯兄杞良嘛......”
腾看穿了秦越人的心思,作为一个从学室子弟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吏,很不简单。
古人没有现代人所想的愚蠢,反而极其的精明,又擅长做官。
腾没有揭穿秦越人,还是给了他想要的赏赐。
“明天,我会安排吏曹的文吏前往汉阳里,把杞良的名字记录在伐阅簿,由他担任汉阳里的里正。”
秦越人、吴广、赵亥等人神色大喜。
从今以后,他们三家掌控了汉阳里!
——————————
注1:秦朝,甚至是直到汉朝,耕种的方式一直都是一年一季,不是古代人愚笨,不知道一年两季,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与生产力有很大关系,以后慢慢解释。
注2:古代的长江叫做大江,宋朝著名的一首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中大江就是说的长江。
另外,古代的黄河叫做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