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来的粮食四十斤才能换一斤稻种。
一亩地需要五斤稻种,只是稻种就占据了两百斤粮食的成本。
一亩地的亩产不过一千斤出头。
在古代,亩产也就一、二石,一百二十斤到二百四十斤。
粮种是很大的成本。
秦越人看过清朝的一些农民记录,底层农民之苦,为了买稻种甚至要卖儿卖女。
每年到了春耕,就是卖儿卖女的高峰期。
估计秦朝也是一样。
“买?”
杞良困惑道:“难道,官寺发放的粟种不好?只有偷偷塞给官吏半两钱,才能得到最好的粮种?”
发粮种?
秦越人愣住了。
这和他了解的封建社会不同,更与文人嘴里的暴秦完全不同。
唐宋元明清都是需要农民自己掏钱买粮种。
反而是被口诛笔伐的暴秦,竟然是官府发放了粮种。
节省了种田的最大成本!
“伯兄的意思是不用买粮种?”
秦越人一脸的惊讶:“难道不是黔首拿出半两钱买粮种?”
杞良看到他一脸的认真,恍然了,仲弟秦越人一直没有种过田,不知道官寺发放粮种实属正常。
“然。”
杞良解释道:“每年春耕,官寺都会发放粮种......”
他详细解释了秦国耕田的规矩。
按照秦律的规定,官寺提供优质的种子,稻田、麻田发放2.67斗种子,谷、麦发放1斗种子,粟田发放2升种子。
私自使用劣种还会受罚。
秦国极度重视农耕,甚至设定了对于官吏的惩罚。
如果因为种子的问题,导致土地歉收,官吏还会被追求责任。
秦越人的表情复杂了,叹然道:“这就是暴秦?”
官员只会从农民身上征税,横征暴敛,别说歉收,就是发生了旱灾导致田地枯死,农民缴纳的土地税一分不少,卖儿卖女都要缴纳。
暴秦的农民如果出现了歉收情况,却要惩罚负责农耕的官员,县令或者县丞。
着实罕见。
“啪!”
就在秦越人、杞良两兄弟,谈论种田的事情,左塾的房门突然被人推开了。
“呼哧——”
县丞腾喘着粗气,跑了进来,看见秦越人还没走,脸色总算是有了几分轻松。
“秦越人先不着急走。”
腾整天板着一张脸,像是一个无悲无喜的木头人,难得在他脸上看到焦躁的神色:“鸿门乡发生了一件大事,本吏需要你查案的能力,查出来背后人。”
秦越人心中大喜,自己一个小小的二级上造,竟是被腾亲自邀请查案。
看来,上次的刑侦画像给腾留下了深刻印象。
秦越人正色道:“上吏请说。”
腾的神色带着几分恼怒:“鸿门乡的粟种被人换成了半熟的粟米,无法耕种,耽误了春耕大事!”
——————————
注1:秦汉除了贵族以外,一般是一天两餐,贵族是一天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