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耳机里的秘密
这是一节生物课,生物老师站在台上,敲击着电子白板上那幅细致入微的细胞图,而台下的我照常一边装作饶有兴致地听课,一边听着耳机中传来的电台声。
这时,一旁的同桌瞧了瞧台上的老师的动向,随后扭过头来问我一会儿中午打算吃什么。
我压低声音,说道:
番茄炒牛肉……
话还没说完,我就见同桌小心翼翼地望向生物老师,之后一脸诧异地望着我,问:
你说那么大声干嘛
我这才意识到,由于我戴着耳机,哪怕我刻意压低声音,也会因为本能要听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而放大声音,于是构成了我特别大声地说悄悄话的滑稽场景。
好在老师没有听到。
我低头把手机中的电台暂停,耳机取下,却看到面前伸来一只手,抬头一看,正是生物老师怒目圆瞪的面庞。
这吓得我身体一颤,倏地从睡梦中醒来。
我睁开眼睛,感觉环境比较昏暗,应该是傍晚或凌晨。
等到我爬起身来,揉完眼睛,我才发觉这里是一个陌生的地方,顿时感到脊背发凉。
稍稍适应了一下昏暗环境,我观察到这里是一个九到十平方米左右狭小房间,看起来像个未来风格的卧室,除了我身下的一张单人床外,左侧是一套桌椅,右边看起来像是衣柜。
无论是床、桌椅还是衣柜,都是由疑似塑料与金属组成的复合材料构成,而我正前方则是一扇门,门上半部分有类似学校寝室的监视口,外面的柔和白光透过它自外沁入。
奇怪的是,这光看起来不算昏暗,却没能照亮房间。
我平复心情,摸到床边,没看到床边有什么鞋子,只能硬着头皮光脚下床。
奇怪的是,我的脚触碰到地面时,没有如预想那样感到冰凉,而是像踩在蓬松的毛毯上一般舒适。
这时我才注意到,我的双足上似乎套着一层薄膜,这层薄膜的覆盖范围从双足往上延伸,经小腿至大腿,最终遍布全身。
刹那间,我想到了一个词汇——皮套人,但令人惊奇的是,这身奇怪的皮套并不紧身,反而宽松到能让我完全忽视它的存在,其表面有许多花纹,巧妙地遮挡了隐私部位。
我轻轻地走到门边,见门上没有任何把手,思索如何开门时,这门就自己打开了,像写字楼大厅的玻璃门一般。
门外便是一条明亮的长廊,装潢依然是由塑料与金属组成的极简主义未来风格。
得到光明,我感到安心不少,胆量也上来了,分别朝左右看了看,便朝着没有死路的那个方向蹑手蹑脚走去。
走廊左右两边有很多房间,我好奇地张望,但从外面看不清楚这些房间内部的样子,出于某种直觉,我认为这些房间的布局和我苏醒的那个房间的布局是一致的。
我能望见走廊尽头那团深邃黑暗的大厅,它宛如那些黑暗的监视口模糊而朦胧,在相隔四五个房间的距离下,我没办法看清大厅内具体有什么。
2
我失忆了
随着一步一步地靠近,我终于走到了尽头。
这里的光线十分诡异,走廊相当明亮,但是大厅内部却很昏暗,仿佛两个房间中间有一层能够遮蔽光线的薄膜,透过这层薄膜,我看到大厅里似乎有个扭动的人影。
刹那间,我的身躯僵住了,大脑迅速运转。
为避免保持敌暗我明,我果断钻入那层帷幕之中。
在瞳孔适应光线变暗后,我看清楚了那个身影:
那是一个身材高挑的人,全身裹在黑色衣裳里,正背对着我操作着一台复杂的仪器。
我警惕地扫视四周,却找不到趁手的武器。正思索如何与对方对峙,那人已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我从未见过的微笑面容,他开口道:
寻疑,你现在的左后方的柜子上有一个平板,看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在叫我吗我认识他吗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我下意识瞥向左后侧,果真有一个平板,我狐疑地拿起平板,阅读后,得知黑衣人代号叫神秘,而我的代号则是寻疑,是神秘的助手。在经过以前的我的同意下,神秘会反复以文字的形式读取与抹除我的记忆,从而使我保持一个新鲜的姿态来辅助他的研究。
我的上一段记忆还是在学校里上课的学生,现在突然转变成科研助手,实在令我有些错愕与恍惚。
神秘似乎看透了我在想什么,他开口道:
我们只保留了你学生时期的记忆,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需要你敢于不断发问的特质,这也是为什么你的代号是‘寻疑’。这个特质在你的学生时期尤为明显和纯粹,其他任何时期的陈述性记忆都会对你的行为产生扰动。
我陷入思索,藉由神秘的暗示尝试探寻学生时期之前或之后的记忆,但都劳而无获。
不敢相信,是吗没关系,在你过去的17次苏醒中,我甄别出了能让你完全信服的最佳方式。
黑衣人神秘一边说,一边向旁边伸手,拿起了靠在一旁的一面镜子,在四周仪器的衬托下,这面镜子显得尤为古朴。
自己看看,镜子里面是不是你自己。
他缓缓地将镜子递给我,我向镜中窥去,瞬间被那绝美的容颜吸引,镜中的自己正与我对视,那张不容挑剔的脸,美得即便是我自己都为之内心一颤。
并非是我傲慢自恋,而是像我这般容貌出众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然而我忽略了关于自身容貌的记忆也存在被修改的可能性,只是心中多了一个模糊的疑惑,因此,我感到莫名的怅惘。
神秘说道:
好了,失去记忆总是会觉得怅惘的。现在就开始工作吧,接下来的事情,你会非常感兴趣的。
不得不说这位神秘先生的确很了解我,他卖的这个关子一下子把我的兴致提到高点,我顿时忘记了所有怅惘。
于是我走到他身旁,充满期待地看着他接下来的操作。
我倒要看看他要干嘛。
神秘转身朝向大厅中央的环状操纵台,双手在操纵台上快速地点击几下,随后看着前方一动不动。
我见他没什么反应,感到十分疑惑,顺着他的视线望向环状操纵台上方的光球,在光球之中,我看到了令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场景:
3
踏入幻境
光球缓缓淡去,其中只留下一片黑暗,但黑暗之中似乎有一粒光点,随着画面靠近,我看到那一粒孤单的光点轰然炸开,炽烈的光芒瞬间撕开黑暗,以超越想象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弥漫,原初光点四周的极高速粒子形成射线,密密麻麻地铺设在原初光点的周围,紧接着,光点们开始如同被扰动的丁达尔效应尘埃一般飘动,光点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无数蓝移的荧光旋涡,每一个漩涡中间都闪烁着如同熔融铂金般的亮斑。有时,两个或数个漩涡缓缓靠拢,形成了新的、更大的漩涡;有时,漩涡忽然失控,发了狂般吞噬四周的漩涡,终于,在最后一次吞噬结束后,漩涡消失,在黑幕上留下了一块永远也无法点亮的黑斑。这种融合与毁灭在画面中发生了无数次,终于画面重归黑暗,只留下斑斑星点。
我知道,这便是宇宙诞生的景象,当画面定格在那个有着4颗岩质行星、4颗气态行星的恒星系时,我感到身体的每一寸皮肤都在积极响应它的呼唤。
我看向神秘,期待他能为我解说,但他依旧盯着前方无动于衷。
我回过头继续查看画面时,神秘突然开口了:
初始条件模拟完毕,现在你可以进来了。在你面前的操作台上输入xenolithic,x-e-n-o-l-i-t-h-i-c。
我按照神秘的指示输入字符后,看到眼前有一团黑暗扑面而来,笼罩在我的头上,我本能地躲闪,却感知不到我的身体。
不要紧张,这是将你的意识传输到‘幻境’系统中的正常现象。
我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神秘的声音。
神秘是你吗我急忙询问。
是的。
那声音继续从心底传来。
得知自己并没危险,并且只是在体验尖端科技时,我立马放宽心了,与神秘闲聊道:
哇!我刚刚看到的那个群星璀璨的画面就是你所说的初始条件模拟完毕的过程吗太震撼了!
神秘的声音再次传来:
并非如此,你在现实中看到的画面只是‘幻境’系统的加载动画而已。
听言,虽然我感受不到我的脚趾,但我还是觉得它不由自主地在抠动。
短暂的沉默之后,神秘又笑道:
哈哈哈,无论见你多少次这样的局促不安,我都觉得非常有趣。
我就像是突然得了失语症一般,尴尬得大脑疯狂运转也拼凑不出哪怕半句话。
最终还是神秘先开口了:
43秒,现在你应该会继续理会人了,回顾一下‘幻境’系统的作用,接下来我要开始运行它了。
在之前的平板上的确有提到幻境系统是什么。它是一个高精尖物理模拟器,能够几乎模拟一定范围内所有基本粒子的活动,我作为神秘的助手,主要职责就是在幻境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挖掘潜在风险。
我继续对着虚空喊话:
我准备好了,你开始吧!
虚空中显现出一个人影,正是神秘,他看向我:
在‘幻境’系统中,你不会受到伤害,包括但不限于烫伤、冻伤、机械伤害、电流伤害、生物侵害、有毒物质伤害,在感官方面,不会受到任何视觉、听觉、运动伤害。移动可以依靠意念进行,你可以尝试一下。
顿时我来了兴趣,看着神秘的身影,以他作为锚点,分别进行了前、后、左、右、上、下的快速移动,不同于使用人类躯体只能利用双腿前行,依靠意念想怎么移动就怎么移动简直爽到飞天,并且无论加速度达到多高,我始终感觉不到恶心,半规管它也不瞎发力了,哪怕我不小心飞得太高太远看不到神秘了,我也能通过在脑子里想希望立马能看到神秘而回到他旁边。
等到我玩得心满意足回到他身边时,我感到神秘按下了什么按钮,这时黑暗的虚空一角亮起,紧接着,如同揭开幕布一般,我的视线被色调灰暗的绿色填满。
我环视四周,我们置身于一片一望无际的针叶林上空。
4
文明之谜
针叶林上空蒙着一层厚厚的雾,仔细一看,才发觉这是细到极致的雪,它们悠闲地飘落,没有一丝的急躁。在极寒的苍穹下,灰绿色的针叶林顶着雾一般的雪如同沉默的军团匍匐在地平线上。雪雾落到林间,稀疏的树冠间漏下冷冽的天光,与远方的苍白苔原融为一体。
虽然我感觉不到寒冷,但视觉带来的冲击依旧能为我提供关于温度的幻觉。
我心生疑惑,问道:
神秘,这是哪里,北欧吗你打算用‘幻境’系统做什么
这里是北纬31.44°,东经120.44°。本研究拟依托幻境系统,开展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特征的文明演化高保真数值仿真实验。该实验框架通过集成社会-生态-技术协同模型,在参数化约束条件下构建符合广义文明发展度阈值的稳态文明范式。实验设计遵循多尺度动态建模原则,包含气候-地貌-资源基底系统的耦合反馈机制,以及文化-技术-制度演化的非线性相变过程……
哈你在开玩笑吗,你说经纬度我怎么知道在哪里啊
至于后面回答的一长串东西,我几乎完全听不懂,直接打断了他的发言,就当作他是要写论文发SCI吧。
在模拟过程中,部分初始条件存在概率性与极端敏感性,同时混沌系统存在内在随机性,即便系统已集成高保真现实模拟修正算法,地质作用与现实中也依旧存在偏差,因此,我难以使用现实地理实体命名体系与之对应。为方便你理解,并且考虑到当前冲积平原-三角洲复合地貌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具有拓扑相似性,你可以认为我们现在处于长江三角洲一带。
我感到诧异,这景色一点也不像长江三角洲啊!虽然我学的是理科,但也依稀记得长江三角洲是温带季风气候,与此同时,我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可长江三角洲应该有针叶林吗,难道也是因为偏差对了,这些直挺挺的树木应该是针叶木吧我怀疑不仅地理环境和现实不一致,你模拟的宇宙中的地球,上面的物种同样会不一致,说不定这上面物种的手性与我们正好相反呢!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间节点对应现实世界中人类文明诞生前16000年,那时长江三角洲的确是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的确有针叶林。你所看到的植物可以称之为针叶林,在‘幻境’系统中,由于难以自然演化出在基因层面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的复杂生态结构,因此对于具有类似形态特征的物种,即便其基因本质与现实中的针叶林属于不同物种,仍允许直接沿用现实中的物种名称进行指代。
此外,需要指正的是,‘幻境’系统只模拟了太阳系范围以内的局部宇宙,因此,模拟宇宙的说法不准确。并且需要补充的是,所模拟的太阳系在宇宙中的定位基准也并非人类文明前16000年的历史时空坐标,而是现实时间中我们飞船的当前位置。
最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这颗星球上本土物种的主要手性,的确有可能与我们相反。
神秘使用一连串我难以听懂的专业术语回答了我的问题,我花了好一会儿才完全消化。
这时,我突然回想起神秘之前回答我关于用‘幻境’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时,提到了文明二字,我推测神秘应该是要使用‘幻境’系统模拟出一个文明出来,但考虑到混沌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模拟过程中,不一定会产生文明,甚至都不会产生任何有智能的生物。
我问:
嗯……那么我有新的问题了,并且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即‘如何保证像我们一样的文明能够诞生’。
神秘开口了:
在过去的17次研究中,你也都问出过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
这时,不知道神秘做了什么,我感到眼前画面飞速变换:
一会儿来到冰川,驯鹿低头啃食苔藓,远处麝牛围成防御圈;一会儿来到草场,灰褐色的长毛象群震得地面扬尘,一旁的渡鸦被惊得飞起;一会儿来到针叶林,驼鹿顶着宽大的鹿角埋头啜饮;一会儿来到绿洲,河马在罕见的浅水湖中翻滚,沙丘边缘的合欢树成了瞪羚的太阳伞;一会儿来到陆桥,山狮的脚印踩在冻土上,它们无从知道,这里也曾被雪原虎以相同姿势踩过。
这些不同的生态构成了一副生动的自然画卷。
神秘说: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什么诡异的地方这些场景显然都生机勃勃,但是都没有人类的踪影,虽然这还是人类文明诞生16000年前,但是也不至于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这番话听得我的确脊背发凉,脑子里想着无数可能性:
难道存在某种超自然力量,让人类……不得出现
哪有这么玄乎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演化同样存在随机性,智能相较生命本身,更加难以演化出来。
见我没说话,神秘继续说道:
宇宙的时空尺度相当大,保守估计也应有数千个地外文明,但早期地球并未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踪迹。基于此现象,有人推断,地外星球环境恶劣,难以诞生生命,也有人推测是因为存在地外文明,但难以观测,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地球文明难以检测到地外文明,是由一系列难以跨越的障碍导致的,可能的步骤包括:1.适宜行星形成;2.简单有机分子诞生;3.原核生命出现;4.多细胞生物演化;5.高智能生物出现;6.科技爆发;7.星际殖民能力。
这是一个名为罗宾汉森的古人提出的理论,名为‘大过滤器’。我们现在的模拟结果处于第四步和第五步中间,其中第一、二、三、四步几乎全是由‘幻境’系统的内置程序自动解决的,一旦超出‘幻境’系统的自主管辖范围,就又陷入过滤器的制约之中了。
至于你提出的问题,‘如何保证像我们一样的文明能够诞生’。
神秘短暂语落,又继续说道:
好在我拿到了‘幻境’系统的源码,借此,我们能够对‘幻境’系统动手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一同编写了几个程序,共同将其植入到‘幻境’之中。我会一一展示,跟着我。
说着,神秘一眨眼的功夫消失不见了,我心里疯狂想着传送到神秘附近,顿时画面发生剧变,我来到一片针叶林,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之前那一片。
接着,我低头看到神秘蹲在一棵针叶木下,逗着一只白色的兔子。
我从上空悄悄靠近,白兔子努动着它的三瓣嘴,奋力咀嚼着神秘投喂的不知名块茎,神秘见白兔子放松警惕,便伸出另一只手,想去抚摸白兔子的头,结果兔子扭头啃向神秘的手,吓得神秘一屁股坐在地上。
咯咯咯……
我没忍住笑了出来,降落到他旁边,问:
接下来,你要展示什么
神秘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雪末,开始自顾自地说道:
你知道人的生长历程是怎么样的吗从掌握语言符号,到构建理性认知,到建立情感联结,再到积累知识、社会实践、实现自我,最后迈向对哲学的追问,这不仅是人类发展的关键维度,更是我们的社会培养人格的方法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无疑是大脑新皮层的部分结构,同样,它也是智能的体现。
说到这里,他刻意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新皮层——
5
赋予智能
我们植入‘幻境’的其中一个子程序,它便是能赋予任何物质智能的存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