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看到杜荷一脸迷茫的样子,李承乾笑骂道。
杜荷,这段时间你得多看史书才行。
靠莽撞,可做不了大事。
这货脑子比较好使,也有几分计谋,但就是没把心思用在正途上。
李承乾转头看向裴行俭,朝他询问道。
守约,你可知晓
裴行俭点了点头,他朗声说起来:百年前,新罗联合百济攻击高句丽,占领了高句丽的大量领土。
后来新罗和百济反目,百济的国土也被新罗占领小半。
因此新罗是高句丽和百济的宿敌。
他年少时在门下省弘文馆就读,了解的都是最新的史料。
而且弘文馆学士赵弘智,还出过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关系的题目,让他们这帮弘文生写一篇策论。
说的不错!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对杜荷解释说道。
渊盖苏文杀君篡位,高句丽皇族、忠于皇族的大臣以及百姓,都不认可他。
为了转移民怨,对高句丽动兵就是最好的手段。
如果高句丽能把新罗完全占领,高句丽的官吏和百姓,就会彻底认可渊盖苏文!
战争的本质,除了掠夺土地和粮食等生存资源外,转移国内矛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近数十年来,高句丽多次联合百济围攻新罗,虽然夺回一些领土,但还有不少领土被新罗占领。
如果渊盖苏文能收复失地,百姓就会把他视为民族英雄。
至于他篡国贼身份,百姓会在乎吗
只要渊盖苏文施点仁政,让百姓的生活得到富足,百姓便会彻底将其拥立为高句丽国君。
原来如此。杜荷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李承乾没有搭理杜荷,而是转头看向裴行俭,脸色凝重说道。
守约,你去找苏定方学习兵法的时候,可跟他说出不久会征伐高句丽这件事情。
你再给苏定方带个话,如果他愿意追随东宫,孤会给他争取一个行军总管的位置。
他这颗明珠,蒙尘太久了!
苏定方在贞观四年,跟随师傅李靖攻打东突厥,并率领200骑兵在大雾的掩盖下,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
虽然此次突袭并没有活抓颉利可汗,但却把东突厥的中军冲乱,吓的颉利可汗仓皇逃走。
没有主帅统御,东突厥士卒被后面赶来的李靖大军,斩首万余级,被俘获男女十余万、杂畜数十万。
本来苏定方立下大功,班师回朝定会受到嘉奖,而且也会前途无量。
可天有不测风云。
苏定方在后续清剿东突厥残存势力中,纵容麾下士卒掠夺财富,给他的履历留下污点。
班师回朝后,苏定方虽然因战功升任为武侯中郎将,不久改任为左卫中郎将。
可在后面长达十余年之中,他都没有获得出战的机会。
没有战功,自然没办法升官。
裴行俭眼神一热,他再次站起来拱手行礼道。
殿下放心,卑职定会把话带到!
卑职也会想尽办法,说服苏将军投靠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