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侯无双
大欲皇朝的帝都,在五六月间美得如诗如画,淡淡的栀子花香弥漫全城,连帝都的美人们都无需再喷洒香露。
就在这美景与美人交织的时节,一位身着银白铠甲,其上依稀可见战斗痕迹的少年将军从皇宫步出。
他是少年,因为他的脸很年轻。
他不是少年,因为他脸上有三道刀疤。
在这位少年将军身后,紧随着千余位身着耀眼金甲、手持长枪刀剑的帝都禁军。他们心怀畏惧与不甘,却不得不执行命令,逼迫少年将军离开帝都。
见到这一幕的百姓们,不敢有丝毫犹豫,匆匆逃回家中。原本热闹非凡的帝都街道,瞬间变得空旷寂寥。
望着这空荡荡的街道,少年将军不禁冷笑,人心,真是最难揣测之物。
回想起三天前,他身骑高大战马,独自一人踏入帝都。从城外到城内,百姓夹道欢迎,禁军开道护航,太子亲自迎接,群臣出城相迎,那是何等的荣耀。
为的就是迎接在三年前的北边战场开始崭露头角,以个人魅力整合北方被异族击溃的败军,统领着败军,以三年时间打得异族俯首称臣的少年将军,封侯无双!
然而,仅仅三天之后,这位无双侯竟要被逐出帝都!他闻着这弥漫全城的栀子花香,内心却无法得到丝毫的安宁。脑海中,一个个身影不断浮现。
火头军王豪,伍长张玄,校尉谷天义……一个个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友,如同烙印一般,深深镌刻在无双侯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还记得,那个为他挡箭而死的亲卫军石头,倒在他的胸前,口中鲜血涌流,却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将军,帮俺照顾好老娘,俺……谢你……石头年仅十五,与无双侯如今年方十九的年纪相差无几。石头成了无双侯的亲卫军,无双侯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弟弟一般看待。
石头生前曾谈及参军的原因:俺参军,就是为了让老娘能有自己的一块地。
在北方无数将士,也都是为了亲属能有地种,不再挨饿,毅然选择了离开家乡
踏上北边战场,为家也为国,抵御异族侵略。
当北方异族之祸终于平息,这个皇朝也暂时平息了硝烟。
朝廷马不停蹄的宣召无双侯进帝都封赏,并欲留他永住帝都。
无双侯岂能不知朝廷忌惮他拥兵自重,但他并无此等野心。他一心只想为那些死去的将士,以及如今仍镇守北边的将士们请功!
于是,他一人一骑,毅然踏上了前往帝都的征程。在来帝都之前,他先去了石头老娘的住处,却惊闻老娘在几年前就已饿死,而分给她的那几块田地,也早已被那方小城县令强行夺走!
无双侯怒不可遏,一掌便将那县令拍死。只听那县令临死前颤声说道:我……我乃当朝太师门生……
然而,战场上的杀伐果断早已让无双侯根本无需权衡利弊。
杀恶官,何须理由
2、大欲皇帝
朝堂上,无双侯身带戟器,步伐稳健。
这是皇帝特许无双侯带戟上朝,且见皇不跪,这份殊荣让众文武百官纷纷对他示以善意,但那善意在无双侯看来却显得颇为虚伪。
在太子的引领下,无双侯终于见到了当今的大欲皇帝,一位气势威严的中年男子。
大欲皇帝一见到无双侯,立即从龙椅上起身,全然不顾皇帝应有的威严,欣喜若狂地打量着他,这就是那位少年战神,朕的无双侯啊!好!好!太好了!说着,他竟直接走下台阶,来到无双侯身旁,拍着他的肩膀,朕想见你,已经想了好几年了!
大欲皇帝欲拉着无双侯的手一同坐上龙椅,要共享荣耀。
礼部尚书见状,正欲上前劝阻,却被太师一个眼神制止。
无双侯被皇帝拉着,却纹丝不动。大欲皇帝见拉不动他,脸上闪过一丝愠怒,无双侯,你是要抗旨吗
臣不敢僭越!无双侯恭敬地回道。
大欲皇帝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龙椅,爱卿三年前在北边抵御异族,屡战屡胜,转守为攻,迫使异族求和,扬我大欲国威!朕封你为无双侯,还要赏你黄金万两、侍女百名……以及在帝都的府邸两座!他大手一挥,慷慨地宣布对无双侯的赏赐,爱卿还有什么想要的吗
此时,文武百官纷纷窃窃私语,封号无双侯已是莫大的殊荣,希望这年轻小子不要得寸进尺。
这乡下小子可能都被这么多赏赐吓到了……你说话小声点!
……
太师则气定神闲地看着朝堂上的一切,未与人交谈。
无双侯并未理会那些人的话语,而是真诚地向皇帝下跪,皇上封臣为无双侯,臣已感遇忘身,不敢有其他奢求。只有一个请求,请皇上恩准。
爱卿请说,先起来说话。大欲皇帝道。
无双侯站起身来,臣不要任何赏赐,只希望皇上能够厚待战场上死亡的将士们的亲属,并且给现在的将士们发饷!
话音刚落,武官阵营中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其中,武官阵营的领导者,大欲皇帝的胞弟青王心中对无双侯很是欣赏:这小子合本王的胃口!
而文官阵营则炸开了锅。户部尚书在得到太师的允许后上前道:臣有奏!
允!大欲皇帝道。
禀陛下,近三年北边战事已耗得国库空虚。户部实在无法拿出这么多钱。户部尚书吐了一番苦水,好似他受了极大的委屈。
以太师为首的派系也纷纷附和,而武官阵营则为北边将士们打抱不平。此时,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
皇帝见此情景,头痛不已!
太师终于开口了,他轻咳一声,文官阵营几乎立刻噤声,武官也在青王的眼神示意下停了下来。
皇帝见他们二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却丝毫不恼,反而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他们二人再大的影响力也只听命于他这个皇帝。
禀陛下,臣有一法!太师道。
哦太师请讲。大欲皇帝洗耳恭听。
3、无双一怒
太师拂袖立于殿前,话音未落便激起武官席间低吼。
他状似忧国地拱手道:北疆将士虽抛头颅洒热血,然国库空虚岂能加赋于民臣以为——枯瘦手指划过玉笏上暗纹,阵亡者亲属暂缓抚恤,待三五年国库充盈后补发一两半银;现役将士则发半两。既领朝廷恩赏,其名下田地自当归还官库。他刻意咬重归还二字,暗红朝服下指节泛白——三日前密报传来,那被无双侯一掌毙命的县令,正是他暗中豢养的敛财鹰犬。
死一个门生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双侯在知道是他权倾朝野的大欲太师的门生,后依旧杀之,而且他那个县令门生在强取死亡将士亲属的田地后,还非常懂得孝敬他,所以这个仇得报一下,不然以后还有谁再来上供呢
无双侯早就听闻这个太师是活脱脱的狗官,死去将士的抚恤金要托,而且才一两半,现在活着的将士只有半两银子!至于田地还要收回……
哈哈哈!无双侯不怒反笑,太师实乃真来咱们大欲的肱骨栋梁之臣!太师,给那么点银子,你要干嘛省下来的你要给你全家做棺材啊你全家每个人都多做几口,换着睡
还是你新娶的小妾给你带了绿帽子,你连那个奸夫一起养,不够钱了!
你的县令门生吞了将士亲属的地,害的人家饿死了!你要那么多地干嘛你是猪啊,不够你吃吗啊
无双侯一连串的输出,使得太师的脸由红变青,他指着无双侯,你……你有有辱斯文!
以青王为首的武官阵营则是个个幸灾乐祸。
而身为太师忠实狗腿子的户部尚书已跳脚呵斥:竖子安敢......
话音未落,无双侯反手一掌将其抽翻在地,镶金牙磕在蟠龙柱上迸出火星。
朝堂众人皆大眼瞪小眼,极为震惊!
放肆!青王疾步横插两人之间,他假意斥责:侯爷年少气盛,陛下且看北疆血战之功......
话音未落,皇帝已拂袖而起,九旒冠下神色晦暗不明。
此事情有可原!情有可原!青王不断的帮无双侯开脱,并眼神示意他赶紧跪下请罪。
不过无双侯并没有请罪,他对青王示以感谢,转而直勾勾的盯着大欲皇帝问道:陛下,臣的请求,可应允
对于无双侯动手的大不敬,大欲皇帝在青王的劝说下,本来气消了一半,但是如此的质问让大欲皇帝瞬间暴怒,不过这人是功臣尚且年幼,他还是隐藏了起来,以展示帝王风度。
以后再说,退朝!
退——朝——!太监尖嗓刺破死寂。
皇帝要离开时,无双侯欲上前被青王拉住,青王摇了摇头,在他耳边轻声道:从长计议。
太师不禁耻笑,区区匹夫!
太师的声音不大不小,这里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太师正待冷笑,忽觉喉间铁箍般收紧。无双侯单手将他离地半尺,他的脸迅速涨红到发紫,他没想到只是想要出口中恶气,没想到这无双侯真敢动手。
到现在太师还以为是匹夫二字导致。
却不知,五年前无双侯就想杀了这太师。
4、帝惧侯
朝堂之上,皇帝当面,无双侯竟动用武力!
金漆蟠龙柱震颤着映出刀光剑影,皇帝抬到半空的脚步骤然凝滞。他脖颈青筋暴起,龙袍广袖扫翻鎏金香炉:来人!
殿门轰然洞开,一百玉龙卫潮水般涌入,玄铁陌刀折射的寒芒在蟠龙柱间织成刀网。
金砖地面震颤着吞没铁甲铿锵声,侍卫们喉间迸发的杀字尚未落地,已错步结阵将无双侯困在圆心——刀尖距其咽喉仅余三寸,却无人敢再进半分。
紧接着又有三个身着黑衣的高手也将大欲皇帝保护起来。
青王横跨半步挡在刀阵前缘:侯爷,太师不过逞些口舌威风。他喉结滚动着压低嗓音,目光扫过玄甲卫紧绷的弓弦:何须闹到这般田地
无双侯没有理会,而是说道:请陛下答应臣的请求!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你这是你想以太师的命威胁朕哈哈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们的一切都是朕给的,朕给的你们才能要,朕不给,你不能要!大欲皇帝是丝毫不在乎太师。太师这个职位只是他用来平衡的,这个太师死了,自会扶持下一个。
在战场,在民间,都说皇帝昏庸,只在乎朝堂平衡,现在一看,果然如此。正是因为你的平衡之道,使得以这个狗太师为首的官吏为祸一方!
在朝堂上的众人自然知道,民间对这位皇帝的评价,只不过他们都不敢说。
你大胆!你一个刁蛮的边疆士兵好运做到了侯爷,朕的夜枭卫监察天下,民间对朕的评价都是勤政爱民!皇帝很是大声,眼神恶狠狠的。
还以为只是这些文官在欺你原来你的夜枭密探也早被收买了
无双侯不禁觉得这个皇帝可悲,自以为掌控了一切,没想到他仅仅掌控了这个皇宫罢了。
青王此时想继续阻止无双侯,却不料被皇帝止住,你什么意思
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你的前夜枭密探统领路林风,在五年前死在了北方战场,传给你的消息是被异族刺客杀死了,其实他是死在大欲的江湖势力七星楼手上。
皇帝此时盯着身边的太监总管。
总管理亏,不敢抬头看大欲皇帝,因为他得了好处传了这路林风死在异族刺杀的假消息。
无双侯此时稍微松手让太师得以呼吸,你的太师可不止贪钱,结党营私,纵容手下侵占田地,还有私通异族,为异族提供武器。路林风就是发现了他私通异族的证据,才被杀害!
那…证…据呢太师拼尽力气说这几个字,无双侯没有证据,证据早就随着路林风的死亡,烟消云散了。
青王提议,先放开他吧!
无双侯将太师砸在地上,为了防止他逃跑,左脚踩在他的胸前。
证据我没有。无双侯淡然说道。
害,白高兴一场。武官阵营纷纷丧气。
而太师一派系的文官们纷纷劫后余生,生怕太师倒台他们也被牵连了。
没有证据,你说什么。大欲皇帝摇了摇头,这也就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包括看好他的青王都不禁失望。
太师此时心中大喜:小子啊,还以为你是个人物,果然是个莽夫,老夫所有尾巴一切都处理的干干净净,你怎么可能抓得住!
不过杀你不需要证据,我知道就行了!
证据确实早就没了,有证人,那就是与太师私通的异族,不过抓来指证也于济无补,他们会说是屈打成招。
望着得意洋洋的太师,似乎在说:你杀不了我!
data-fanqie-type=pay_tag>
无双侯眼神冷冽如寒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脚下缓缓发力。
太师身躯在他脚下颤抖,仿佛秋风中的落叶,不堪一击。
只听得咔嚓一声,那是太师肋骨断裂的声音,紧接着,一口鲜血从太师口中狂喷而出,溅落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如同一朵妖艳而凄厉的花。
太师的双眼瞪得滚圆,满是惊恐与不甘,却再也无法发出半点声响。就这样,一代权臣,在无双侯的脚下,肝胆俱裂,气绝身亡。
此时,朝堂迎来了最大的震惊,他竟敢在朝堂之上,在百官面前,在皇帝当面,杀掉当朝太师!
青王无奈叹气,道:留不下,保不住啊。他退出了纷争中心,一人默默走开,他清楚知道自己皇兄的性格,无双侯必死。
拿下!大欲皇帝大怒。
瞬间,百官纷纷逃了出去,又涌进了百余位玉龙卫高手将其包围住。
而大欲皇帝则在三位黑衣高手的保护下稳坐龙椅,他要看着无双侯死在他面前。
本来大欲皇帝要收回北方兵权要对无双侯下手,想着对他好一点,以后再动手,自己还落个好名声,现在来看,虽然除掉太师不知是好是坏。反正无双侯屡次触怒龙颜,该死!
大欲皇帝原本打算暗中收回北方兵权,再对无双侯动手,这样既能暗中稳定北方,又能落得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
然而,眼下局势突变,太师竟在朝堂之上被无双侯一脚踩死。这太师虽是权臣,但他的存在也起到了平衡朝局的作用,如今一去,朝中局势更添几分动荡。
不过,转念一想,无双侯屡次触怒龙颜,桀骜不驯,早已是该死之人。
皇帝心中暗自盘算,无论太师之死是好是坏,无双侯都已是必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玉龙卫手中武器纷纷泛着寒光。
无双侯可没有退缩,也正是大欲皇帝允许无双侯带武器上殿,所以他手上有着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玄冰帝龙戟!
无双侯侧首右手拿戟,指着近两百玉龙侍卫,无惧!
只见无双侯手持一柄寒光闪闪的长戟,如同战神降世,冲入御前侍卫的人群之中。
他身形矫健,动作迅猛,每一戟挥出,都带起一阵腥风血雨,玉龙侍卫在他眼中犹如待宰的羔羊。那些平常在江湖人眼中被视为高手中的高手的玉龙侍卫,此刻在无双侯面前却如同鸡崽一般,被他轻轻一挑便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生死未知。
皇帝见状,脸色大变,身边的黑衣高手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一人沉声说道:陛下,他太强了,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必须去叫更多的禁军来支援。
皇帝闻言,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吼道:什么你们上啊!你们不是什么宗师高手吗给朕上啊!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被无双侯的威势所震慑。
另一个黑衣高手苦笑一声,解释道:陛下,无双侯的实力已经达到了横炼之巅的至强者境界,我们虽然也是宗师级别,但在他面前却不堪一击。现在这两百侍卫都是上鼎高手,可在无双侯面前,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迟早会被他全部杀掉。哪怕我们三人联手,也撑不过几招。说着,他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显然已经做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
如果是老祖呢大欲皇帝没有想到无双侯这么强,居然要惊动皇室老祖。
师尊可以,但是师尊在闭关,如果贸然打扰,怕会影响师尊修行。这黑衣三护卫正是皇室老祖的徒弟。
大欲皇帝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一个武夫逼成这样子。那给朕去把全帝都的禁军都叫过来,就不信杀不死他。大欲皇帝现在想要弄死无双侯的意愿已经达到顶端。
黑衣三护卫却沉默了,皇帝不修武,怎会知道无双侯这样强者的可怕之处。
而无双侯则是游刃有余的将源源赶进来的大内侍卫击败,却很少有下死手。
无双侯自然也不想和朝堂把脸撕破,而是在打倒最后一个大内侍卫,拿戟指着皇帝。
黑衣三护卫做出防御姿态,他们都非常紧张,这也是第一次遇到横炼之巅的至强者。
无双侯没有上前,而是说道。
我为你除掉了一个祸害,对于阵亡将士,以现在北边的将士们的抚恤金、粮饷、田地一个不能少。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皇帝会拒绝的时候。
皇帝冷声道:朕自会遣青王去料理此事,北方的兵权亦将由青王接管。你,无双侯,从此不再是朕的侯爵,此生休想再踏入帝都半步!
无双侯闻言,只是轻蔑一笑,转身离去,背影显得那般孤傲而决绝。他全然不顾背后可能射来的暗箭,步伐坚定,潇洒自如,仿佛这世间再无任何羁绊能留住他。
大欲皇帝望着无双侯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召回无双侯,本是为了收回北方的兵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虽然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愉快,但皇帝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有长远的眼光。此刻的屈辱,不过是暂时的;而北方的兵权,终于还是回到了他的手中。
不过他却不知,无双侯早就无心权利。
5、异界来客
帝都城门外,夕阳如血,洒满金黄的城垣。
众多禁军见无双侯跨出城门,步伐坚定,纷纷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仿佛一块巨石落地。
无双侯回首望了一眼这座繁华的城池,琉璃瓦映着落日余晖,金碧辉煌,但这一切的奢华与荣耀,都不再属于他,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但随即被坚定所取代。
当他转过身去,只见禁军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无双侯的崇高敬意。他们虽然奉皇帝之命,要将这位军中战神驱逐出城,但内心的敬佩却无法掩饰。在他们的心中,无双侯是真正的英雄,是国家的脊梁。
想当年,近五十万异族大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北方边疆守军不足十万,在异族的铁蹄下,北方脆弱不堪,几乎要沦为异族的领地。
就在这时,一位少年士兵挺身而出,他毫不退缩,捡起地上逃兵的武器,孤身闯入异族阵营,以一人之力连杀百人,如战神降世。
在那溃败的军队中,没有主将,是他,这位少年,挺身而出,成为了军队的主心骨。
他仅以十七岁的年纪,收服了所有溃败的士兵,带领着他们开始反击异族。历经三年浴血奋战,他带领着那不足五万的溃败之军,使得五十万异族屡战屡败,最终结束了北方的动乱。
整个大欲的军队,无人不佩服这位少年无双侯!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我等恭送侯爷!只见所有禁军纷纷跪下,声音响彻云霄。
无双侯没有回头,只是径直离开了帝都。这座让人纸醉金迷的地方,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归宿。他的心中,只有那片他誓死守卫的北方边疆。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了,若生心中暗自感慨,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全新的世界了。
原来,无双侯并非这个世界的原住民,他本名叫若生,来自遥远的水南星,是21世纪的一名青年。
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穿越到了这个世界,魂穿在了北方战场上一个已经逝去的少年士兵身上,那时的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为了活命,或许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能是或许在这个世界死了就又可以穿越回去,他毅然捡起了地上的武器,就像在玩一场逼真的游戏一样,他凭借着不怕死的勇气,杀掉了一个异族敌人。
而他那仿佛被金手指加持过的肉身,异常强大,力大无穷,让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就这样,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了如今的少年无双侯。
然而,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既然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那就好好地活下去吧。如今,他不再是无双侯,他只想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看看这个世界,去完成前身步凡的愿望。
步凡,这个他魂穿的少年,原本是个乞丐,也是个孤儿。从小被抛弃的他,被一位老乞丐收养,老乞丐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老乞丐虽然没能力给他更好的生活,但却带着他四处乞讨,把他养到了十岁。可是,天不遂人愿,老乞丐最终饿死在了街头。
步凡安葬了老乞丐后,便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他流浪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老乞丐的遗愿。
老乞丐原本是个手艺人,却因为染上了赌博,赌得家破人亡,甚至把自己唯一的三岁女儿卖给了富家老爷还债。等到失去之后,他才后悔莫及,想要去找回女儿,可是富家老爷和女儿早就离开了那个地方。
于是,老乞丐便带着半块铜板作为信物,四处流浪寻找。而步凡,为了完成这个遗愿,也四处打听,误打误撞地进了军营,成为了北方边疆的一个伙头兵。没想到,这一待,就让若生鸠占鹊巢,占据了这具身体。
若生手中紧握着那半块铜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乞丐,步凡,我会帮你们完成遗愿的。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带着一丝决绝和坚定。
6、青王
帝都城外,残阳如血,宛如一幅悲壮的画卷。
无双侯若生,如今他已不再是那个威震天下的无双侯,现在他叫风悲画。至于他为何改名,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风,代表着自由,那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而悲画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风悲画牵着战马,缓缓地离开京城。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一路走了十里,终于来到了一个亭子前。
这座亭子名为折柳亭,周围生长着几棵垂柳,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相传,这座亭子是百年前京都青楼的一位花魁所建。当时,一位世家公子即将奔赴战场,花魁为了送别他,不惜自费建造了这座亭子,并在亭中种下了几棵柳树。从此,这里便成了人们送别亲友的地方。
关于这段佳话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座亭子却被后人很好地利用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离别的地方。
春日踏青、赠别友人、爱人定情时常都会在这里发生。
这时,在亭子里面有一个身着华丽衣袍的中年男子坐在亭内,在折柳亭旁边是一座马车。
风悲画走到亭子里面,里面坐着的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在朝堂上为他说话的青王。
青王的面前有两壶酒,这是为他和风悲画准备的,对于这个年轻人,青王很欣赏,这是他见风悲画的第二次,对他的欣赏在两年前就有了。
见过王爷。风悲画没有行什么大礼,但是对青王很是尊敬。因为在风悲画崛起之前,这位青王才是真正的大欲战神,配得上无双二字。
青王没有丝毫王爷的架子,作为大欲朝堂的二号人物,对于风悲画在威胁大欲皇帝的事情他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作为大欲帝的胞弟,青王按理说是不可能给风悲画好脸色的。
不过青王却是打心底的欣赏风悲画,在他看来,风悲画做的好,自己那个皇兄已经忘记了要做个好皇帝。
风悲画却不知这位青王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不过还是大大方方的坐下了。
侯爷少年英雄。青王满脸笑容,眼中透露出对侯爷的钦佩之意,老夫一直都想与侯爷把酒言欢,畅谈一番,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说罢,青王捧起一壶酒,仿佛那壶酒是稀世珍宝一般,豪迈地说道:侯爷,咱们都是武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豪爽!喝酒嘛,自然也不必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用什么器皿都无所谓,直接干了这壶酒才够痛快!
对于青王的身份,风悲画心中其实还是略有忌惮的,不禁暗自揣测,这位青王会不会在酒中下毒呢
然而,风悲画转念一想,自己又何必如此畏惧呢正所谓英雄与英雄之间,行的就是光明正大之道。若是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又怎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呢
当!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清脆的酒壶碰撞之声传来。风悲画定睛一看,原来是青王举起了酒壶,向他示意。
风悲画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毫不犹豫地端起自己面前的酒壶。
随后,风悲画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酒的顺着喉咙一路滑入腹中,带来一阵爽快的感觉。
在前世,风悲画对酒情有独钟,常常以酒为伴,借酒消愁。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他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发生了转变。
一来到这个世界,风悲画便置身于激烈的战场上,生死悬于一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稍有不慎,便可能命丧黄泉。因此,他一滴酒也不能沾,即使在战场上取得大捷,所有将士都不能开怀畅饮。
然而,此刻当这酒入口,再缓缓流入腹中时,风悲画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这里的酒与前世的酒有所不同,虽然不如前世的酒那般醇厚,但风悲画却陶醉其中,尽情享受着这独特的滋味。
他不禁开始遐想,如果前世他对酿酒有所研究,那么在这个异界,他或许也能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凭借酿酒技艺发家致富,成为一个富家翁。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吟诗作画,成为一代诗仙,再迎娶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
这一切美好的幻想都随着青王的一句话戛然而止。只见青王豪爽地将一壶酒一饮而尽,赞叹道:好酒!接着,他又介绍道:这酒市面上可买不到,它名为胜仙。侯爷,觉得如何啊
很细腻,喝完感觉不是在喝酒,而是将我拉入了仙界,怕是女子酿的吧!风悲画只觉得这酒入口绵柔,回味无穷,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一般。他不禁感叹道,如此佳酿,恐怕只有女子才能酿得出来。
这酒比这个世界的其他酒都要淡一些,但却有着独特的风味。风悲画细细品味,竟然在酒中品出了果香和花香,这种奇妙的味道让他有些陶醉。他暗自揣测,这酒的酿造者一定是个心思细腻、技艺高超的女子。
青王看着风悲画陶醉的样子,微微一笑,说道:还真是女子酿的,是老夫的小女酿的。
风悲画闻言,心中更是惊讶。他知道青王的女儿便是郡主,身份尊贵无比,没想到这样一位金枝玉叶的郡主,竟然会酿酒。在这个世界里,那些大家闺秀们通常都是养尊处优,绝不会去碰这些粗俗之事。
然而,风悲画并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在马车轿子里面,正坐着那位会酿酒的郡主。她静静地听着车外的谈话,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风悲画的评价颇为满意。
7、武道境界
身为横炼武者的风悲画,对周遭气息的细微流动并不敏锐,是以,他浑然未觉马车轿子之内竟藏有一人,且此人还是身份尊贵的郡主。
青王并未打算将女儿也在场的消息公之于众,他只是面带和煦笑意,以温润如玉的嗓音缓缓言道:侯爷,朝堂上的那些纷扰,老夫心中皆有数。你行事作风深得我心,老夫实在是不愿就此退出大欲朝堂的舞台。原本,老夫前来此地,是怀揣着劝你回心转意、重返朝堂的念头,但如今……
青王话锋戛然而止,他深知皇帝与风悲画之间的裂痕已深,再多的努力也不过是徒劳无功。
王爷,您贵为皇室宗亲,身份显赫至极,而我如今不过是一介布衣草民。更何况,您还是我的长辈,我本名风悲画,若您不嫌弃,便唤我一声小风吧。风悲画谦逊地回应道。
青王闻言,并未过多推辞,只是略带疑惑地问道:嗯小风好,老夫叫你小风,你唤老夫清叔就好了。对了,老夫记得你原本不是姓步吗
而此刻,端坐在轿子之内的郡主,正口中轻声念叨着:风悲画这个名字在她心中激起了一丝涟漪。
清叔,我已然改名了。风悲画坦然相告。
原来如此。青王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小风,那你日后有何打算
我打算踏入江湖,去闯荡一番。风悲画坚定地说道。他此行不仅是为了寻找老乞丐的女儿,更是为了亲身领略这浩瀚江湖的风采,攀登那武道巅峰的绝顶。
说直白点,不能给穿越者丢脸,要做就做最强。
在这个世界的武道体系里,存在着内武道与外武道两大流派,其境界划分以鼎为计量单位,共分为一到九鼎九个层次。具体而言,一鼎武者具备一鼎之力,而九鼎武者则拥有九鼎之威。其中,一鼎至三鼎境界的武者被统称为下鼎武者,四鼎至六鼎为中鼎武者,七鼎至九鼎则被誉为上鼎武者。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与风悲画交手的玉龙卫成员,几乎皆是上鼎高手。
当武者突破九鼎之境,便踏入了鼎上武者的领域,这一境界又细分为先天、宗师、大宗师以及天人四个层次。至于天人之上是否还有更高境界,则鲜为人知,毕竟在武者之中,能够达到宗师境界者已是凤毛麟角,更遑论更高层次。例如,贴身保护大欲皇帝的黑衣三护卫,也仅是宗师修为;而曾经的军中战神青王,则屹立于大宗师巅峰之境。
尽管武道分为内外两途,但实际上,内武道占据了主导地位。修炼内武道的武者,被称为练气武者,他们专注于内力的修炼,凭借传承的内功心法,破境晋级相对容易。江湖上,绝大多数武者都属于练气武者,他们拥有系统的修炼方法,追求内力的深厚与精纯。
相比之下,修炼外武道的武者则显得较为小众,他们被称为横炼武者,以风悲画为代表的军中人士便是其中的典型。横炼武者缺乏系统的修炼功法,只能依靠在战场的残酷厮杀中锤炼肉身,磨砺杀人技艺。因此,他们的武道之路往往更为艰难,大多止步于鼎下境界,难以突破至更高层次。
然而,风悲画却是个例外。
作为穿越者,他意外获得了超越常人的肉身强度,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曾经,异族因惧怕风悲画,竟不惜派出两尊大宗师强者暗中刺杀。然而,这场刺杀却以一死一残的惨烈结局告终,且消息被风悲画封锁得密不透风。
试想,若大宗师强者一死一残的消息传出,江湖必将掀起轩然大波。毕竟,大宗师已是武道界的强者,十年难遇一尊因战斗而陨落,如今却有两位大宗师栽在同一人手中,这怎能不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