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萱第一次注意到林远,是在大二上学期的一个普通下午。
图书馆三楼的阳光正好,透过落地窗洒在木质桌面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斑。周晓萱正埋头苦读《西方经济学》,却被对面座位突然传来的翻书声吸引了注意力。
她抬头,看见一个男生正专注地阅读一本《百年孤独》,阳光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
那一刻,周晓萱发现自己无法移开视线。
男生似乎感受到了注视,抬起头来,四目相对的瞬间,周晓萱慌忙低头,脸颊发烫。
等她再次鼓起勇气偷瞄时,男生已经重新沉浸在书中,只是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接下来的几周,周晓萱偶遇林远的次数越来越多。她开始有意无意地选择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而林远似乎也有同样的习惯。
他们从最初的点头之交,逐渐发展到可以分享一张桌子的学习伙伴。
你也喜欢马尔克斯
某天,当周晓萱看到林远又拿出那本《百年孤独》时,终于忍不住开口。
林远抬头,眼睛在镜片后微微弯起:
是啊,这是第三遍读了。每次都有新发现。
我最喜欢那个升天的蕾梅黛丝...周晓萱脱口而出,随即有些后悔自己的冒昧。
但林远眼睛一亮,合上书认真地看着她:真的吗我一直觉得那段描写特别魔幻又特别真实...
就这样,他们从《百年孤独》聊到拉美文学,再到各自喜欢的书籍和电影。周晓萱发现林远说话时总是不疾不徐,眼神专注,让她有种被珍视的感觉。
要不要一起去食堂
一天傍晚,林远突然提议。
听说今天有糖醋排骨。
周晓萱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假装整理书包来掩饰自己的紧张:好啊,正好我也饿了。
他们并肩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秋日的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周晓萱发现林远会刻意放慢脚步配合她的步调,过马路时也会不露痕迹地走到车流来的那一侧。
你是天文社的
周晓萱注意到林远书包上的社团徽章。
嗯,这周五晚上有流星雨,社团组织观星活动。林远顿了顿。
你要不要一起来
周晓萱回答道:好啊。
周五的夜晚,天文社在学校后山的小广场架起了几台望远镜。周晓萱裹着林远借给她的外套,仰头望着满天繁星。
冷吗
林远轻声问,他们站在人群边缘,周围是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周晓萱摇摇头,却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林远笑了,从背包里拿出保温杯:热可可,我特意带的。
甜香的热饮温暖了周晓萱的手和心。
就在这时,第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快许愿!人群中有人喊道。
周晓萱闭上眼睛,心中默念着一个愿望。当她睁开眼时,发现林远正看着她,眼神温柔。
你许了什么愿他问。
说出来就不灵了。周晓萱笑着摇头,却在心里重复着那个愿望: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到老。
流星雨的高潮来临,数十颗流星接连不断地划过夜空。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林远悄悄握住了周晓萱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细腻,带着轻微的颤抖。
周晓萱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回握。在星光下,她看见林远笑了,眼睛里仿佛盛满了整个银河。
观星活动后,他们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林远开始每天给周晓萱发早安信息,会记得她喜欢图书馆靠窗的座位,会在她考试前准备小纸条和巧克力。
而周晓萱则会在林远熬夜赶论文时,偷偷在他书包里塞一包咖啡和便当。
周末有空吗
十一月的某个下午,林远突然问道:学校旁边的美术馆有新展览。
周晓萱咬着笔帽点头:什么展览
印象派特展,有莫奈的睡莲。林远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我买了两张票。
那天晚上,周晓萱在宿舍试了五套衣服,最终在室友的帮助下选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她从未如此在意一次普通的见面——当然如果这能称为约会的话。
美术馆里,他们站在莫奈的《睡莲》前,林远轻声解释着画家晚年的创作背景。
阳光透过天窗洒在画作上,周晓萱侧头看着林远专注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喜欢上他了。
你知道吗
走出美术馆时,林远突然说,
我第一次注意到你,是因为你读经济学时皱眉的样子。
周晓萱惊讶地看着他:@我以为你没注意到我。
怎么可能。
林远笑了。
你每次来图书馆,都会先整理桌面,把笔和笔记本摆得整整齐齐,然后咬着笔帽思考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
深秋的风吹落一片梧桐叶,正好落在周晓萱头发上。林远伸手轻轻取下,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耳廓,两人都红了脸。
十二月初,校园里的银杏树已经金黄。周晓萱和林远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却始终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直到某个周末的傍晚,林远发来信息:能来文学院后面的樱花林吗有东西想给你看。
周晓萱赶到时,天色已暗。樱花树早已过了花期,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她疑惑地环顾四周,突然看到一盏小小的星星灯在树下亮起,然后是第二盏、第三盏...很快,数十盏星星灯在樱花林中闪烁,宛如地上的银河。
林远站在灯光的尽头,手里捧着一盏特制的星星灯,上面写着周晓萱,我喜欢你。
我本来想等明年樱花开了再表白。
林远的声音有些颤抖。
但我等不及了,晓萱,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
周晓萱站在原地,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膛。她走向林远,接过那盏星星灯,然后踮起脚尖,轻轻抱住了他。
我愿意的。
她在林远耳边轻声说。
林远的怀抱温暖而有力,周晓萱能听到他急促的心跳声。当他们分开时,林远小心翼翼地捧起她的脸,轻轻吻了她的额头。
我会永远对你好的。
他郑重承诺,眼神真挚得让周晓萱想哭。
成为情侣后的生活既甜蜜又平凡。他们像所有大学恋人一样,一起上课、吃饭、自习。
林远会在周晓萱早上有课时,提前买好她喜欢的豆浆和肉包;周晓萱则会在林远熬夜写代码时,陪在他身边看书。
冬天来临,他们裹着同一条围巾在校园里漫步;初雪那天,林远拉着周晓萱跑到操场,在雪地里写下他们的名字。
期末考试周,他们在图书馆通宵复习,靠在一起小憩时,周晓萱发现林远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就像她第一次注意到他时那样。
寒假短暂分别时,他们每天视频通话,分享各自家乡的风景和美食。林远会给周晓萱看他们家后院的老槐树,周晓萱则会给林远直播妈妈做的拿手菜。
我想你了。
分开的第七天晚上,林远在视频里突然说。
周晓萱把手机贴近胸口,仿佛这样能让他听到自己的心跳:我也是。
新学期开始后,他们搬出了学校宿舍,在校外租了一间小公寓。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室一厅,但两人一起挑选家具、布置房间的过程充满了乐趣。
周晓萱喜欢在周末早晨为林远做早餐,而林远则承包了所有的洗碗工作。
我们这样像不像老夫老妻某个慵懒的周日午后,周晓萱靠在林远肩头问道。
林远放下手中的书,轻轻吻她的发顶:我希望我们真能变成老夫老妻。
然而,随着毕业的临近,现实问题开始浮现。林远获得了保研资格,而周晓萱则计划申请本校的研究生。
某个夜晚,当他们第无数次讨论未来时,气氛突然变得凝重。
如果我们必须分开几年...林远的声音有些沙哑。
data-fanqie-type=pay_tag>
周晓萱握住他的手:我们可以的,对吗异地恋而已。
林远将她搂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头顶:我只是不想错过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
那天晚上,他们相拥而眠,谁都没有再提未来的事。但在黑暗中,周晓萱感觉到林远轻轻擦去了她眼角的泪水。
机场广播响起最后一次登机提醒时,林远的手还紧紧攥着周晓萱的指尖。
他的登机牌在另一只手里皱成一团,托运的行李箱上贴着周晓萱昨晚熬夜写的便利贴:外套在夹层,胃药在侧袋。
该走了。
周晓萱抿着嘴笑,嘴角的梨涡若隐若现。
她今天特意穿了林远最喜欢的鹅黄色连衣裙,发梢还残留着清晨卷发棒的茉莉香气。
林远突然把背包甩在地上,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周晓萱听见他胸腔里剧烈的心跳,感受到他颤抖的呼吸喷在自己耳后。
她死死咬住下唇,生怕一开口就会哭出来。
每天视频。林远的声音闷在她的肩窝里。
我查过了,普林斯顿和北京的时差是13小时,我早上七点出门时你刚好晚上八点下课...
周晓萱数着他衬衫第三颗纽扣上的缝线,点头时眼泪终于砸在上面。
半个月前林远收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时,她曾真心实意地欢呼雀跃。直到此刻,她才真正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给你。
林远从背包侧袋掏出扁平的盒子。
本来想等圣诞节送的。
盒子里是个精致的星空投影仪。周晓萱打开开关,候机厅的地面立刻洒满银河——和他们初吻那晚天文台的星空一模一样。
先生,您必须登机了。地勤人员第三次催促道。
最后的拥抱像要把对方刻进骨髓。林远转身走向安检口时,周晓萱突然喊:等等!
她飞奔过去,把一直攥在手心的东西塞进他口袋——是那盏表白时的星星灯钥匙扣。
让它陪你飞越大西洋。她的笑容在航站楼惨白的灯光下像易碎的琉璃。
飞机起飞时,周晓萱站在停车场仰头望着渐小的光点。
她没告诉林远,其实昨晚她偷偷在他行李箱夹层塞了十二封信,每封信封上都写着拆开的月份。
最初几周,时差像道有趣的数学题。周晓萱会在晚课结束后小睡两小时,凌晨两点爬起来等林远的早安电话;林远则经常端着咖啡在实验室守到深夜,只为赶上她的午餐时间。
他们隔着屏幕一起看《百年孤独》新出的插图版,争论蕾梅黛丝升天时裙摆的颜色。
今天路过文学院,樱花开始结花苞了。三月底的视频里,周晓萱把手机转向窗外。
她没说的是,昨天在图书馆三楼,她看到有人坐在他们常坐的位置上,恍惚间以为是他。
林远的脸在镜头里泛着不健康的苍白:我被选进量子力学项目组了,导师说如果成果好,可以直接转博。
他身后的白板上写满她看不懂的公式。
那天通话只有七分钟。挂断后周晓萱翻开日记本,在远距离恋爱第49天下面画了颗小星星。
这本子已经写了大半,记录着她没能说出口的琐碎:食堂重新供应糖醋排骨了,她摔碎了他送的马克杯,天文社学弟来要他的笔记...
五月的一个雨夜,周晓萱在案例分析大赛现场收到林远的消息:【实验突破!可能要连续工作36小时】。
她望着自己精心准备两个月的展示稿,删掉了原本要发的加油,改成注意休息。
赛后庆功宴上,队友们举着香槟欢呼。周晓萱躲在洗手间给林远打视频,接通的是他疲惫到失焦的眼睛和实验室刺眼的灯光。
恭喜。林远的声音像隔着毛玻璃,我这边...背景音里有人用英语急促地喊他名字。
去忙吧。周晓萱挂断前最后看到的是他实验服袖口的咖啡渍,回到餐桌时,她的海鲜焗饭已经凉了。
盛夏来临,他们的联系频率从每天变成三天,最后固定为每周日二十分钟。
通话内容逐渐缩减为天气、饮食和早点休息。周晓萱开始习惯独自走过校园的每个角落,习惯在超市拿起林远爱喝的乌龙茶又放回去,习惯深夜惊醒时望着床头柜上的星空投影仪发呆。
十月的凌晨三点,周晓萱被胃部刀绞般的疼痛惊醒。挣扎着叫救护车时,她发现自己在无意识地拨打林远的电话——当然只有冰冷的电子提示音。
急性肠胃炎诊断书上食物中毒四个字让她想起,昨晚那家新开的寿司店,她本来想和林远分享探店视频的。
要不要告诉你男朋友护士扎针时问道。周晓萱摇摇头,却在看到隔壁床女孩被男友喂粥时把脸埋进了枕头。
她没想到林远会知道。第三天下午,病房电视正在播放无聊的综艺节目,手机突然疯狂震动。
林远的视频请求弹出来,屏幕上是他通红的眼睛和乱糟糟的头发。
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的声音嘶哑得可怕,我刚看到小敏发的朋友圈!
周晓萱下意识把手机拿远些,不想让他看到自己手背的针孔和憔悴的脸色:只是小问题...
小问题林远突然提高音量,实验室里几个同事诧异地转头,你知不知道我看到你躺在病床上的样子...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接下来的话像子弹击穿周晓萱的胸口:你这样让我怎么专心做研究
病房的消毒水气味突然变得刺鼻。周晓萱盯着输液管里缓缓下坠的药水,闭眼说道:你去忙吧,我累了。
挂断后她收到林远十几条道歉消息,最后一条是:【给我半年,等这个项目结题我立刻回国】。
周晓萱把手机塞到枕头下,摸到了那本写满思念的日记本。
圣诞节前夜,周晓萱独自参加大学室友的婚礼。新娘抛捧花时,她站在角落看着投影仪上播放的校园恋爱照片——多像他们曾经的样子。
当新人交换戒指说出无论顺境逆境的誓言时,她突然冲出了宴会厅。
商场橱窗里,圣诞老人机械地挥手。周晓萱掏出手机,林远昨天发的消息还躺在那里:【实验进入关键阶段,春节可能也回不去了】。
上条是她三天前发的樱花初雪照片,再上条是他两周前的最近太忙。
她打开天气预报,新泽西正在经历暴风雪。手指悬在键盘上许久,最终只打出:注意保暖。
回程地铁上,周晓萱点开很久没看的林远朋友圈。最新动态是实验室合影,他站在角落,肩膀上搭着只涂着红色指甲油的手。
配文是【感谢并肩作战的伙伴们】。
车窗外隧道灯光忽明忽暗。周晓萱想起去年今日,他们挤在出租屋的沙发上,用微波炉爆米花和盗版电影庆祝圣诞。
林远把奶油蹭到她鼻尖时说:等我去美国,一定要带你看真正的圣诞游行。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远发来的视频请求。周晓萱看着屏幕里自己模糊的倒影,第一次,按下了红色的拒绝键。
红色指甲油在实验室合影中格外刺眼。
周晓萱放大照片,看到那只涂着丹蔻的手亲密地搭在林远肩上,而他的笑容疲惫却放松——这是她三个月来第一次见他笑。
手机突然震动,林远发来消息:【刚做完第三轮验证实验,这次数据很理想】。
文字后面跟着个微笑表情,和照片里的笑容重叠在一起。
周晓萱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颤抖。她翻回聊天记录,上一条是自己三天前发的我们分手吧,再往上是他连续十二个小时的沉默。
现在他突然出现,却对分手只字未提,仿佛那只是她发错的无关信息。
窗外的雪扑簌簌落在窗台上。周晓萱把星空投影仪从床头柜收进抽屉,开始打字:
【那张合影里的女生是谁】发送前又全部删掉,改成:【恭喜,保重】。
她关掉手机,从书架上抽出那本《百年孤独》。
一张照片从书页间滑落——去年春天他们在樱花树下的自拍,林远亲吻她发顶时被室友抓拍。照片背面是她娟秀的字迹:愿年年岁岁共春风。
第二天清晨,周晓萱被连续的消息提示音惊醒。林远发来十七条未读消息,最后一条是凌晨四点发的视频请求。
她点开最上面的语音消息,林远沙哑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晓萱,那个女生只是实验室搭档艾玛,她当时在帮我调整领口沾到的咖啡渍...求你接视频好不好
周晓萱把脸埋进枕头。她应该感到释怀的,可某种更深的委屈突然决堤——为什么现在才解释为什么每次都要等到她心灰意冷才来挽回她想起病床上那个被挂断的视频,想起圣诞夜按下的红色拒接键。
【我需要时间冷静】她回复道,然后屏蔽了林远的消息提醒。
接下来的日子变成奇怪的拉锯战。林远似乎把分手当作暂时闹别扭,仍然每天发来早安晚安,汇报实验进度,甚至拍食堂的饭菜照片。
周晓萱已读不回,却会在深夜偷偷点开他更新的每一个动态。
二月十四日,周晓萱收到一束没有署名的香槟玫瑰。
签收时快递员递来个小信封,里面是张泛黄的便利贴——她认出是当初塞在林远行李箱里那叠信中的第一张:到普林斯顿的第一天,希望你想我比想家多一点。
当晚,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电话那头里出现红发女孩焦急的脸:周小姐我是艾玛·沃森,林远的实验搭档。
她语速飞快,上帝啊,他这周在实验室晕倒了两次,却不肯去医院,只说必须在下周前完成所有数据...
随后找周晓萱要来联系方式,打开了视屏通话。
周晓萱握紧的手机外壳发出轻微脆响。
那张照片真的是误会。艾玛把镜头看向实验室角落,林远正蜷在折叠椅上睡觉,身上盖着印有清华校徽的外套——是周晓萱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
他每天工作18小时,就为了能提前完成项目回国。艾玛压低声音,他手机屏保还是你们的合照。
镜头突然晃动,林远惊醒的身影闯入画面。他消瘦得吓人,眼镜后的眼睛在看到屏幕那刻骤然睁大:晓萱
周晓萱慌乱地挂断,心跳声震耳欲聋。她打开抽屉拿出星空投影仪,发现底座刻着一行小字:40.3573°
N,
74.6702°
W——我们的下一个观测点。
那是普林斯顿的坐标。
三月初的北京,第一株樱花悄然绽放。周晓萱抱着教材走过文学院后的小路,突然停住脚步——樱花林中央站着个熟悉的身影。
林远穿着他们第一次约会时的深蓝色毛衣,脚边放着登机箱,箱子上贴着已经褪色的便利贴:外套在夹层。
十三小时的飞行,两年零四个月的分离,所有准备好的质问都在对视瞬间化为乌有。
周晓萱发现自己在奔跑,林远的怀抱裹挟着寒风与航空餐的气味,却依然是她记忆中的温度。
项目提前完成了。林远的声音哽咽。
我接受了中科院量子信息中心的offer。他捧起她的脸,拇指擦过她滚落的泪珠。
这次换我来适应你的时区。
樱花飘落在他们相贴的额头之间。周晓萱摸到他无名指上的戒痕——是那盏星星灯钥匙扣长期佩戴留下的印记。
当晚在小公寓里,林远从登机箱取出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十二个拆开的信封,按月份整齐排列,最上面是张皱巴巴的医院挂号单。
最后一封信我放在枕头下看了三个月。林远轻声念出信中的句子。
如果有一天爱变成束缚,请记得樱花树下说过的话。
他握住周晓萱的手,你说的是哪句
周晓萱翻开日记本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去年冬天她没能发出去的话:无论顺境逆境。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星空投影仪在墙上投出淡淡的银河。
林远从背后环抱住她,下巴搁在她发顶: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交换项目,我帮你整理了申请材料。
周晓萱转身望进他眼底的星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接下来半年,我们可以一起在中央公园看落叶。
林远吻了吻她无名指上的戒痕,然后回国,在离中科院最近的学区房养只猫。
窗外,今年的第一朵樱花轻轻叩响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