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二人纷纷怒斥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也不想这样,可这位陛下早已把话术给他安排好了,他也只能入套。
陛下!长孙无忌说的不对,就算修好了大半,那我们也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更何况朝廷每年不过收入4000多万贯。
一旦修建大运河,那么国力必然衰弱。
房玄龄一语中的,说出了关键。
杜如晦赞同道:臣以为房大人说的对。
看这二人持反对意见,李世民不禁皱紧了眉头。
自己的近臣都尚且如此,看来明日朝堂之上必然是腥风血雨。
好了,二位,我已知道了,你们二人退下吧。
两位大人虽然不明白李世民这是怎么了,但还是直接退下。
走出太极宫,二人窃窃私语道。
不知陛下这是怎么了竟然要重修大运河,真是敢想啊。
房玄龄叹气道:陛下真是胡闹,隋朝的事情还未远去,此事绝对不行。
房大人,这关键还在于没钱,还有哪来那么多民夫啊。
二人态度坚决,都不愿多生事端。
同时也道出了关键!国库没钱,没钱就什么也做不了。
大唐每年的税收,除了供应帝国之外,还要供养诸王,实在是捉襟见肘。
看着二人的态度,李世民不禁叹气道。
无忌你说这件事情该怎么办重修大运河,可以快速调集粮草,于国家有利。
想重修大运河,就必然要顶着朝臣的压力,你愿意陪我一起吗
此刻的李世民无比真诚地看着自己的大舅子。
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他也许久未和长孙无忌如此交心了。
臣愿意!
长孙无忌是贤臣,同样的他也是能臣,昨日的一番话已经彻底的点醒了他。
只要能修成大运河,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每年的国库税收将会大大充盈,这样一来,对外用兵,对内赈灾,都不至于捉襟见肘。
闻听此言,李世民当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无忌你我君臣一体,还有什么可怕的
......
大朝会上。
文官武将分两侧站好。
在一声朝拜之后,大朝会开始了。
陛下,河东道的详情请陛下预览。
陛下太子仁德,臣请为太子加俸。
准!
随后又是几件不痛不痒的小事。
李世民目光带着些许期待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格外的紧张,看着左右的同僚,心道:今日我就要冒天下之大不讳了。
还有谁有事启奏吗今日朕很开心,想听听不一样的声音。
这句话引得一众朝臣浮想联翩。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对视了一眼,心感不妙。
武将们倒是不觉得什么,反正这朝廷之事和他们无关,他们只管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