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而自己,只是爬床看护的女儿。
这就生气了沈砚知看她不笑不闹,还以为她生气了,夹了一块更大的牛肉放在她碗里。
闻溪心里五味杂陈。
——
周六,沈周两家正式相见。
约了大半个月的见面,一拖再拖,这次终于见到了。
沈砚知一如既往的深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正式、恭敬、严肃。
就是话特别少。
相较而言,周时与就轻松多了,淡粉色的羊绒套装,上衣是西装款式,下面是一条包臀长裙。
端庄、优雅、贵气,有说有笑特别大方。
但,沈砚知只记得闻溪也有一套类似的,比周时与看起来更乖,更甜,更好看。
周家来了一家三口,沈家则是全家出动。
沈砚知几乎不会主动说话,问他,他才答一句,但也不多说。
气氛难免有点冷清。
闻姝之在沈家那天就见过,所以这次也来了。
正好充当溜须拍马调节气氛的角色。
沈公子和周小姐简直是绝配,老爷子盼了多少年,就等这杯孙媳妇茶,最好明年就能抱上小曾孙。老爷子,您说呢
老爷子浅抿一口茶,不想凑这个热闹,盼曾孙是事实。
哈哈,老爷子的意思是让你们抓紧时间把事儿办了,专心给他生小曾孙。
我是这个意思
闻姝之给他添茶,对,你就是这个意思!
杨从心看儿子始终不开口,太严肃了,便主动问起他们在南苑见面的事,时与,上次在南苑,对砚知第一印象如何
周时与莞尔一笑,他闪得太快,话都没说上,谈不上印象。
沈砚知沉默。
比工作还要严肃的状态。
杨从心替儿子开脱,被你看到流鼻血的糗样,不好意思了,只能赶紧跑!
沈砚知依然沉默,不承认,也不否认。
像一位置身事外的旁听者。
包厢里的气氛变得尴尬。
恰逢圣诞,外面很热闹,他们的包厢安静,能听到外面欢快的乐声。
杨从心提议道:砚知,不如你带时与去外面逛逛,年轻人爱凑热闹,不用跟我们这群长辈在一起拘着。
闻姝之附和,是啊,沈公子从小见到沈先生就拘谨,怕是沈先生在,他放不开。
沈砚知起身,杨从心拉着他走到门口,说了句悄悄话,你怎么回事态度摆端正点!
我还不够端正
你这叫端正!
周时与带上背包跟上来,杨从心立刻换了语气,声音也亮了,你28岁,不是58岁,别跟老干部似的。带时与到处玩玩,尽好地主之谊。
知道了。沈砚知敷衍了句,转身往外走。
两人一走,包厢里的气氛也没有变好。
许是之前沈夫人说得太好,周氏夫妇现在看到沈砚知的态度,心里就有了落差。
沈砚知严肃、冷漠,完全看不出一点喜悦。
他们是独女择婿,地位匹配固然重要,但女婿对女儿的真心真意,同样重要。
更何况,他们家在沪城,让女儿嫁到京城,是远嫁。
杨从心看得出他们的担忧,自己又拉不下身份,便给闻姝之使眼色。
闻姝之多活络的人,一下明白了,周先生周夫人放心,沈公子从小就这样,外冷内热。
你们想,就沈公子这相貌,这身材,再要是热情的性子,那该有多少姑娘贴上来他的全部热情都用在了工作上,对姑娘啊,还不开窍。
说出来怕你们笑话,沈公子活了28年,没摸过女人的手。
与此同时,走在路上的沈砚知,也不知怎的,一个不慎绊了一下。
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