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烽烟起
大楚王朝三十年,北疆战火初歇。
萧战天勒住战马,望着眼前绵延百里的营帐,铠甲上的血渍早已凝固,像极了故乡漫山的枫叶。他抬手摘下头盔,任由被鲜血黏结的长发散落,目光扫过身后同样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将军,陛下派了钦差前来迎接。
副将王猛催马靠近,声音里带着几分担忧。
萧战天点头,目光投向远方官道,只见一队人马正扬尘而来,为首的正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曹仁。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初次上战场时的模样。
钦差宣读圣旨时,萧战天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城墙上。那里,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正负手而立,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四目相对时,书生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那是谁
萧战天低声问王猛。
回将军,是新来的御史大人,名叫李崇。
王猛顿了顿,又道,听说此人极善权谋,在朝中很得陛下宠信。
萧战天没再说话,心中却升起一丝警惕。他知道,这场胜仗虽然换来了北疆的安宁,却也让他这个手握重兵的将军,成了朝中某些人的眼中钉。
2
权谋起
京都,御书房。
皇帝李弘业看着手中的战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萧战天果然是员猛将,短短三个月就平定了北疆之乱。
陛下洪福齐天,才有此等良将为陛下效命。
曹仁谄媚地笑着,目光却落在一旁的李崇身上。
李崇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萧战天手握三十万大军,如今北疆已定,若不及早收回兵权,恐生后患。
皇帝沉吟片刻,道:爱卿有何良策
李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可效仿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设宴款待诸位将领,趁机收缴兵符。
此法甚好。
皇帝点头,就由爱卿负责筹备此事吧。
与此同时,在将军府中,萧战天正对着一幅北疆地图出神。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走了进来,正是他的妻子林婉儿。
将军在想什么
林婉儿轻声问道,可是担心朝中的局势
萧战天握住妻子的手,苦笑道:婉儿,你可知今日在城墙上看到的那个书生,就是李崇当年在书院,他曾是我的同窗,如今却成了政敌。
林婉儿一惊,就是那个以权谋著称的李崇将军,此人诡计多端,你可要多加小心。
萧战天点头,目光坚定,我萧战天一生征战,从未怕过什么,只是担心连累了你们。
3
折腰时
三日后,皇宫设宴。
萧战天带着王猛等将领步入宴席,只见殿中早已摆满了美酒佳肴,皇帝高坐龙椅,李崇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诸位爱卿辛苦了,今日朕特设此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皇帝笑着举起酒杯,先干为敬。
众人纷纷举杯,萧战天却注意到李崇的目光在他的酒杯上停留了一瞬。他心中警铃大作,借口身体不适,将酒杯放在桌上。
将军怎么不喝
李崇笑着上前,难道是嫌这酒不够好
萧战天看着李崇,忽然笑道:御史大人误会了,只是这几日染了风寒,不敢饮酒。
李崇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正要再说什么,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闯入殿中,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陛下,这是从北疆送来的密信,揭发萧战天私通敌国!
男子大声说道。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萧战天脸色大变,正要分辩,却见皇帝一拍龙案,萧战天,你还有何话说
不等萧战天开口,李崇已带着侍卫冲上前,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应立即将萧战天打入天牢,严加审讯。
萧战天看着李崇眼中的得意,忽然觉得一阵心寒。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
4
落寞终
天牢中,萧战天看着铁窗外的月光,想起了北疆的战场,想起了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知道,自己的一生,恐怕就要在这里结束了。
将军,对不起。
王猛跪在地上,眼中含泪,是我没能保护好你。
萧战天摇头,这不怪你,是我太过天真,以为只要忠心报国,就不会有事。
就在这时,牢门突然被打开,林婉儿走了进来,眼中满是泪水。将军,我带你出去。
萧战天一惊,婉儿,你怎么来了这里危险!
林婉儿摇头,我已经联系了江湖上的朋友,他们会帮我们逃出京城。
萧战天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林婉儿都会和他在一起。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李崇带着侍卫冲了进来。萧战天,你还想逃
萧战天看着李崇,忽然笑了,李崇,你赢了。但你别忘了,这天下,从来都不是靠权谋就能长久的。
李崇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冷笑道:少废话,拿下!
就在这时,一道剑光闪过,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闯入牢中,正是之前在城墙上见过的书生。萧将军,跟我来。
萧战天认出,这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剑客张无风。他来不及多想,跟着张无风冲出天牢。
三个月后,大楚王朝易主,新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为萧战天平反。而此时的萧战天,已经带着林婉儿归隐山林,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他时常会想起那些在战场上逝去的兄弟,想起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那一声长长的叹息,在山林间回荡。
data-fanqie-type=pay_tag>
多少英雄竞折腰,终究不过是一场繁华落尽后的落寞。
5
旧梦难安
山间晨雾未散,萧战天握着木剑的手微微发颤。剑锋劈开晨露的瞬间,记忆突然回到北疆战场
——
某个同样雾气弥漫的清晨,他挥剑斩落敌将首级,飞溅的热血染红了半边朝霞。
父亲又在发呆了。
六岁的萧念安蹦跳着跑来,手里攥着林婉儿刚蒸好的野菜团子,母亲说,该喝药了。
萧战天蹲下身,抚摸着儿子柔软的发顶。自从归隐后,他时常会陷入这种恍惚。林婉儿特意请来郎中开的安神药,却始终压不住梦里金戈铁马的回响。
暮色渐浓时,一名黑衣男子悄然潜入小院。萧战天反手抽出墙上挂着的竹剑,剑尖抵住对方咽喉:报上名来。
萧将军别来无恙。
来人摘下斗笠,竟是曾经的副将王猛,新帝派我秘密前来,朝中局势剧变,李崇一党把持朝政,边疆再起战事……
林婉儿端着药碗的手猛地一颤,药汁洒在青砖上,洇出深色痕迹。
6
暗流涌动
京都御书房内,新帝李昭拍案而起:李崇!北疆十万铁骑压境,你却告诉我国库空虚
李崇伏地叩首,眼中闪过阴鸷:陛下息怒,萧战天虽已归隐,但旧部仍在,若能请他出山……
够了!
李昭将奏折狠狠掷在地上,当年先皇冤杀功臣,如今还要朕再做一次昏君
当夜,李崇在府中密会北疆使者。烛火摇曳间,他展开一卷地图,指尖划过萧战天隐居的青山:萧将军若不肯出山,这座山,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与此同时,山中小院的油灯彻夜未熄。萧战天摩挲着王猛带来的兵符,林婉儿默默将他的战甲从箱底取出,月光透过窗棂,在陈旧的甲胄上投下斑驳光影。
父亲,这是什么
萧念安不知何时醒来,好奇地触摸战甲上的铜钉。
萧战天将儿子抱在膝头:这是守护家国的东西。
他望向窗外漆黑的山林,那里曾埋葬过他的荣耀与不甘,有时候,英雄的折腰,不是因为软弱,而是……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数十支火箭破空而来,瞬间点燃茅草屋顶。
7
最后的抉择
萧战天抱着儿子冲出火海,林婉儿举着长剑断后。火光中,李崇的身影出现在山坡上,身后是全副武装的黑衣死士。
萧将军,别来无恙啊。
李崇摇着折扇,只要你肯出山替陛下卖命,我便饶你妻儿性命。
萧战天将儿子托付给王猛,缓缓系紧战甲:李崇,你我同窗一场,我最后问你一次
——
可还记得书院墙上‘忠君报国’四个字
忠君报国
李崇突然大笑,萧战天,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这天下从来都是胜者为王!
厮杀声惊飞了山林间的夜枭。萧战天挥剑如电,却在瞥见林婉儿被利刃划伤时乱了阵脚。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熟悉的剑光闪过
——
张无风从暗处跃出,剑挑李崇面门。
带着家人快走!
张无风的声音混着风声传来,我拖住他们!
萧战天望着熊熊燃烧的家园,握紧了腰间的兵符。东方既白,他带着妻儿与王猛消失在山道尽头,只留下满地狼藉与渐散的硝烟。
8
青山遗响
三年后,北疆传来捷报:神秘将领率五千骑兵夜袭敌营,一举扭转战局。有人说,那将领的剑法与当年的萧战天如出一辙;也有人说,曾在战场上见过一位白衣女子,挥剑时英姿飒爽。
而在南方的青山深处,常有樵夫听见悠扬的笛声。循声而去,可见竹篱茅舍前,一位白发男子教孩童舞剑,身旁妇人烹茶煮酒,眉眼间尽是岁月静好。
每当夜深人静,男子便会对着星空擦拭一柄旧剑。剑身映出他眼角的皱纹,也映出二十年前那个鲜衣怒马、纵横沙场的少年将军。
多少英雄竞折腰的落寞,终究化作了青山间的一声长叹。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人在权力的漩涡中浮沉,也总有人在岁月的角落里,守着最后的热血与温柔。
9
暗流重聚
深秋的北疆营帐内,烛火在寒风中摇曳不定。一位蒙着面的将军正盯着沙盘沉思,腰间的兵符在火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副将匆匆而入:将军,李崇派来的密探已被擒获!
蒙面将军缓缓摘下黑巾,露出萧战天棱角分明的脸庞,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沧桑:审出什么了
他们得知您在此,正谋划调集大军围剿。
副将顿了顿,不过,李崇的势力在朝中也开始动摇,新帝似乎察觉到了他通敌的迹象。
与此同时,京都的御书房内,李昭正看着一封密奏,双手微微发抖。密奏上详细记载了李崇与北疆勾结的证据,末尾画押的竟是失踪已久的张无风。
来人!
李昭猛地起身,传旨,即刻缉拿李崇!
而在青山深处的小院,林婉儿望着天边南飞的大雁,手中的茶盏许久未动。萧念安在一旁舞剑,招式竟与北疆战场上的萧战天有七分相似。
母亲,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少年停下动作,眼中满是期待。
林婉儿轻抚儿子的头,目光望向远方:等天下太平的时候。
10
终局之战
寒冬的北疆,大雪纷飞。萧战天率领的军队与李崇的人马对峙在雁门关下。李崇骑在马上,看着对面的萧战天,脸上露出疯狂的笑意:萧战天,你以为这次还能全身而退
萧战天握紧长剑,声音冰冷:李崇,你叛国通敌,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战鼓擂响,双方军队如潮水般涌向对方。混战中,萧战天与李崇终于对上。剑光闪烁间,萧战天想起了书院里的岁月,那时的李崇也曾是心怀壮志的少年。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萧战天怒喝,剑招却丝毫不慢。
因为这天下……
只能有一个主宰!
李崇嘶吼着,使出了最后杀招。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如鬼魅般闪过,替萧战天挡下了致命一击
——
是张无风!他胸前鲜血喷涌,却仍强撑着将剑刺入李崇要害。
萧兄……
快走……
张无风说完,永远闭上了眼睛。
萧战天红了眼眶,挥剑斩落敌军帅旗。失去指挥的敌军顿时大乱,开始溃败。
11
归途
战后的京都,百姓夹道欢迎。李昭亲自出城迎接萧战天,将象征最高荣耀的虎符交到他手中:萧爱卿,朕之前错怪你了,还望你能重新出山,辅佐朕治理天下。
萧战天望着手中的虎符,又想起了张无风的死,缓缓摇头:陛下,草民只想与妻儿归隐山林,过些平静日子。
李昭沉默许久,最终点头:也好,朕赐你良田百亩,黄金万两,以表朕的歉意。
回到青山小院时,林婉儿和萧念安正在门口翘首以盼。看到平安归来的萧战天,林婉儿泪水夺眶而出。
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篝火旁。萧战天看着妻儿的笑脸,终于放下了心中所有的执念。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和着山间的风声,诉说着英雄们的故事。
多年后,当人们提起萧战天,只知道他曾是威震天下的大将军,却不知在那青山深处,有一位白发老者,正带着孙子舞剑,讲述着那些热血与落寞交织的岁月。而
多少英雄竞折腰的落寞,也成了说书人口中最动人的传说。
12
少年惊鸿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青山依旧苍翠。已过束发之年的萧念安在林间舞剑,剑锋劈开晨雾,残影中竟带着当年萧战天横扫千军的气势。突然,一枚飞镖破空而来,精准钉在他身侧的树干上,绑着的信笺随风展开:萧公子,令尊旧部有难,速来雁门关。
萧战天握着锄柄的手微微颤抖,看着儿子眼底燃烧的热血,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奔赴战场的模样。林婉儿将护甲塞进儿子行囊,声音发颤:路上小心。
雁门关内,王猛重伤垂危,见到萧念安时老泪纵横:少将军...
李崇余党勾结江湖邪派,要盗走先帝遗诏,那遗诏藏着...
话未说完,便气绝身亡。萧念安握紧染血的剑柄,望向关外苍茫大漠,那里,黑影正朝着皇宫方向疾驰。
13
暗流再起
京都皇宫,密室中。
少主,萧战天那小子的儿子来了。
黑衣人单膝跪地,向端坐在玉座上的神秘人禀报。玉座之人轻笑,露出半张覆着银色面具的脸:来得正好,就让他看看,萧家的荣耀,终将化作灰烬。
萧念安夜探皇宫,却在接近密室时被人偷袭。交手间,他发现对方的剑法竟与李崇如出一辙!缠斗中,一道白影突然加入战局
——
是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剑法凌厉,三招便逼退黑衣人。
你是谁
萧念安警惕问道。
女子摘下面纱,露出与张无风七分相似的面容:张无风是我父亲,我叫张灵。那批遗诏,藏着当年李崇篡改先帝遗旨,诬陷萧战天的铁证。
14
真相浮现
两人循着线索,在废弃的皇家祠堂中找到了遗诏。泛黄的卷轴展开,赫然写着:萧战天忠勇可嘉,北疆战功...
然而墨迹被人为涂抹,旁边加盖的玉玺印鉴却模糊不清。
果然如此!
张灵握紧拳头,父亲当年就是为了这遗诏,才...
话音未落,密室突然剧烈晃动,无数暗箭破空而来。萧念安挥剑格挡,护着张灵退到角落。
想走
银色面具人现身,身后跟着数百死士,萧家的人,就该永远埋葬在这阴谋里!
千钧一发之际,一阵熟悉的笛声传来。萧战天携着林婉儿破窗而入,战甲虽旧,气势却不减当年。想动我儿子,先过我这关!
15
宿命终章
剑影与笛声交织,父子二人并肩作战。萧念安在父亲身后,终于理解了那些年藏在父亲眼中的落寞
——
不是因为折腰,而是对天下大义的坚守。
银色面具人节节败退,慌乱中摘下面具
——
竟是李昭的胞弟,一直伪装成闲散王爷的李晟!为什么
萧战天怒喝。
因为皇位本该是我的!
李晟癫狂大笑,只要遗诏现世,李昭就得下台!
张灵趁机抢过遗诏,却被李晟的暗器击中。萧念安飞身上前,用身体护住她,鲜血染红了遗诏上
忠勇
二字。
最终,李晟伏诛,遗诏大白天下。萧念安伤愈后,拒绝了李昭的封官,带着张灵回到青山。每当夜幕降临,山风中便会传来两柄剑相击的铮鸣,和着笛声,诉说着萧家两代人
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英雄魂。
16
青山长歌
尾声青山长歌
十年后,青山脚下的小镇新开了间武馆。馆主是个面容温润的中年男子,教孩子们练剑时总爱说:握剑不是为了伤人,是为了守护。
孩子们不知道,这位萧师傅曾在皇宫血战中挡下致命暗器,更不知他怀中藏着的染血遗诏,早已成为皇帝书房里最珍重的珍藏。
张灵在武馆后院种满了山茶花,每年花开时,她便会带着女儿去山顶祭奠父亲。小女孩总爱追问:爹爹和外公都是大英雄吗
萧念安摸着女儿的羊角辫笑而不语,远处山风掠过竹林,似有千军万马的呼啸,又似故人未说完的长歌。
京都传来消息,李昭励精图治,朝堂上再无结党营私。新科状元在殿试上慷慨陈词:臣愿效萧战天将军,以赤胆忠心报家国!
皇帝听闻,特命人修缮萧家祠堂,将那卷见证过忠奸的遗诏,与萧战天的战甲一同陈列。
某日,一位白发老者骑马经过武馆。萧念安隔着竹篱望去,那人腰间的玉佩与记忆中王猛的佩饰一模一样。老者勒马颔首:少将军,边疆又起狼烟,陛下...
想请萧家的剑再出鞘。
山风卷起萧念安的衣角,他望向正在教孩子们扎马步的张灵,又低头看了看女儿递来的野花。远处青山如黛,岁月静好。请转告陛下,
他解下腰间竹哨,哨声清越,惊起林间飞鸟,萧家的剑,永远为天下苍生而鸣。
暮色渐浓时,武馆亮起暖黄的灯。孩子们围着萧念安,吵着要听英雄故事。烛火摇曳间,萧念安的目光穿过窗棂,落在青山之上
——
那里埋葬着父亲的落寞与荣耀,也生长着新一代的热血与希望。而
多少英雄竞折腰的落寞,终究化作了生生不息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激荡着不灭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