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娘娘娇柔妩媚,陛下夜不能寐 > 第7章  规划
皇帝又问:“你读了几年书?”
卢意有些拿不准这话的意思,是希望她知书达礼,还是希望她无才便是德?
她看了太后一眼,想起方才的叮嘱,于是老实答道:“小女读过十年书,《女训》《女诫》能够倒背如流,四书五经也有涉及,会识字,也会作诗。”
闻言,皇帝轻笑一声,说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他转过头,对着太后道:“是个顶好的姑娘,只可惜母后已经决定把她许给瑞王了。”
“朕还一直在为小五的婚事发愁,瑞楚已经年过十六,一直住在宫里,连个通房宫女都没有。”
贤妃一听这话,脑海里顿时警铃大作。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好端端的,提秦瑞楚那个孩子干什么?
她的声音沉了下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陛下疼惜五皇子,臣妾也疼惜自己的瑞王。”
说完,贤妃毫不畏惧地对上了帝王的视线,眼里全是警告和不满。
她自己也出身于显赫的大家族,说白了,就连如今陛下能够坐上皇位,也少不了当初贤妃母家的支持。
如果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真的是为了给五皇子秦瑞楚铺路的话……
就在这时,太后开口了:“没有通房宫女,就给他送两个去,这也值得和瑞王的婚事相提并论?”
“哀家记得四公主也到了选驸马的年纪了,姐姐出嫁以后,五皇子才能名正言顺地娶妃,皇帝,你说对不对?”
卢意盯着面前的饭碗,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皇帝沉默片刻,把筷子一放,道:“母后慢慢吃着,朕要去处理公务了。”
说罢,也不顾众人难看的脸色,转身离去。
一顿饭就这样不欢而散。
卢意跟着贤妃回到她的宫殿,由何嬷嬷教导她皇室礼仪,一学就是一个月。
而一个月的时间之长,也足够苏青青做很多事情了。
自从侧妃姜素雪嫁进瑞王府、接手管家权之后,府中的下人都开始叫苦不迭起来。
姜素雪原本就只是个庶女,没学过多少持家的本领,对于府中银钱的开支统筹也是一窍不通。
平日里出门采买的下人去找她要银钱,无论买菜买肉还是买其他物资,统统都是固定的一两银子,多的不给,让下人们自己看着办。
而到了月底结算工钱的时候,好几个嬷嬷发现自己拿到手的银子变少了,纷纷找她理论,却都被姜素雪不耐烦地全部轰走。
她就搞不明白了,府里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只是少发了工钱,又不是没发,这有什么好来扯皮拉筋的?
大不了多吃几口饭,吃回来不就得了。
她翻着账本,愁得直掉头发,也不敢去请教王爷,生怕他发现自己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从而将她厌弃了。
说到底,都怪那个苏青青!
姜素雪狠狠咬牙:也不知道她给王爷灌了什么迷魂汤,就算男人每晚都歇在自己的院子里,可是白日里总是会跑去苏青青的院子,一待就是一整天。
而等到晚上,每当姜素雪想和王爷亲热一番的时候,总是会被他推开,说什么困了累了,以此搪塞自己,然后背过身子,进入梦乡。
照这样下去,自己何时才能怀上小世子?
姜素雪都快发疯了,可是偏偏秦瑞轩每天都和苏青青腻歪在一起,让她找不到机会去收拾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侍妾。
哦,不对,现在苏青青是夫人了。
就在她进府的一个星期后,苏青青就从侍妾被抬为了夫人。
“气死我了!”姜素雪一把将桌子上厚厚的账本全部掀到了地上:“这个贱人,我一定要让她好看!”
而就在她大发脾气的时候,苏青青收到了来自家中的信。
为了避免字迹晕开,写信人特意把字写得特别大,用的是劣质草纸,信里只有寥寥几句话:
“妹妹亲启。母亲带着祖母在集市上摆了一个豆腐摊,能够维持每日温饱。幺妹在草药铺子做学徒,我在茶楼做跑堂。注意身体,勿挂念。”
“兄长——苏禹。”
信里还夹着几枚发黄的铜钱。
苏青青拿着信坐了好久,才喊来小兰生火,把信扔进去,烧成了灰烬。
看完信,对于自家人的未来,她的心里已经有了规划。
兄长苏禹既然能做跑堂伙计,说明他记性好、动作麻利,会写字会算账,那么就把他送到私塾去读书,日后考个功名回来。
幺妹苏昭君既然在做草药学徒,说明她为人沉稳,耐得住性子,那么苏青青就把那间草药铺子买下来,供她学习,争取日后当上女医。
至于母亲和祖母么……
苏青青不想让她们太过操劳,那么从明日起,她便让人长期去收购苏母做的豆腐吧。
吃豆腐能美容养颜,苏母也能赚到钱,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只不过所需要的银钱可不少。
虽然在她被抬为夫人以后,月例也有所增长,但要想让计划实施起来,这点月例也只是杯水车薪。
侧妃姜素雪那儿肯定行不通,于是苏青青只能把目光放在了府里最大财神爷——瑞王秦瑞轩的身上了。
于是刚下朝就直奔回府的秦瑞轩,收获了一只格外热情的金毛苏青青。
苏青青向王爷展示了她的练字成果:“看!妾身现在写得一手好字了!”
秦瑞轩端详着宣纸,越看越不对劲。
他“嘶”了一声,摩挲着下巴道:“你这个笔锋……怎么看着怪熟悉呢?”
他的目光扫向书桌。
苏青青暗道不好,连忙上前去拦,却被秦瑞轩轻巧地揽住了细腰,挡住了动作。他伸手挪开镇纸,这才看清底下压着的东西。
这是秦瑞轩幼时的书法作品!
秦瑞轩嘴角抽搐几下:“你从哪里拿到这几张宣纸的?”
苏青青靠在他的怀里,眨巴着大眼睛道:“管事给妾身的。”
秦瑞轩看着自己曾经的字,突然有一股羞耻的感觉涌上心头。
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几副被苏青青临摹的字写得当真是差极了。
可是苏青青却一脸崇拜地看过来,还不停夸赞道:“王爷不愧是王爷,小时候的字都写得这么好,看看这起手,看看这笔锋,要妾身说啊,就是当朝状元也写不出这么潇洒的字!”
秦瑞轩的耳朵红了起来。
他暗暗想道:这么丑的字她都夸得出来……看来她真的很爱我。
于是王爷当机立断地抱起自己的小女人直奔床榻,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意。
苏青青被扔进被窝里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他们不是在正经地讨论毛笔字吗,怎么一眨眼又上床了!
不过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搞钱的目标,她笑眯眯道:“王爷,妾身有件事想和您说~”①
秦瑞轩闷哼一声,被她的动作刺激得差点失守,双手撑在苏青青耳边,沙哑着嗓子道:“说。”
苏青青舔了舔嘴唇,嘿,真别说,王爷这副隐忍的模样还怪帅气的。
她娇声道:“妾身想要一套新头面。”
“买,等会找管事拿钱。”
苏青青手上用力:“妾身还要几件新衣裳。”
“买。”
“管家权在侧妃手里,管事没钱。”
秦瑞轩喘着粗气,额头处青筋暴起:“本王给你,想要多少拿多少。”
得了承诺,苏青青才心满意足地松开了手。
却不料整个人猛地被翻了过去,王爷滚烫的身体紧紧贴上了她的背部,秦瑞轩道:“要求提完了?现在该本王收取报酬了。”
床幔轻摇,木板微晃。
最终还是苏青青败下阵来,求饶道:“王爷饶了妾身吧,您这也太小气了,找您要些衣裳钱,您就抓住妾身使劲折腾……”
秦瑞轩哼笑几声,不置可否。
他侧过身子躺下来,把玩着苏青青白嫩纤细的小手,随口问道:“你想买什么衣裳?”
“过几日就要入夏了,宫里会发补贴下来,有上好的云绫锦和素罗纱,想穿什么款式都可以让府里的绣娘为你量身定做,何必去外面买?”
他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瞧不上铺子里卖的那些粗布。
苏青青道:“过几日就是妾身祖母的寿辰了,妾身想回家看看。”
她想过了,反正到时候自己的兄妹也要靠王爷帮扶一把,不如趁着现在过个明路。
苏青青睁着眼睛说瞎话,舌头都不绊一下:“妾身家里只剩下年迈病重的祖母,辛苦操持家事的母亲,十八岁还未娶亲的兄长和年幼无知的幺妹。”
“当年是迫不得已才让妾身进宫伺候贵人,换一点救命的粮食钱;如今妾身从太后宫里来到王爷身边,家里人都还不知情。”
说着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苏青青娇软的声音里都带上了哭腔:“妾身真的很担心他们。”
“妾身虽然身在王府,吃喝不愁,还有幸得到王爷宠爱,可是妾身一想到家人还在苦苦挣扎求生,妾身心里就特别难受……”
苏青青难过道:“妾身想证明自己过得很好,让家人不要为妾身而担忧,所以才向王爷开口,想换几身新衣裳……”
闻言,秦瑞轩心疼地把她搂进了怀里。
“好了好了,别哭,都是本王不好,疏忽了你的感受。”
他哄道:“等会儿本王就让管事把银子给你送过来,明日许你出府探亲,可好?”
苏青青听了王爷的话,立刻破涕为笑,抬起头在男人嘴角处落下一吻:“多谢王爷,妾身就知道您最好啦~”
两人互相拥着,静静温存一会儿,才起身叫下人来收拾房间。
天色渐暗。
到了晚上,王爷照例去往侧妃的院子。
秦瑞轩非常守信用,从私库里拿出了二百两银子,让管事送到了苏青青的手里,作为她的零用钱。
看着这一大堆闪闪发光的银钱,小兰都傻眼了:“这,这,主子,咱们发财了?”
苏青青被小兰逗笑了,拿起一小把就塞进了她的怀里:“来,跟着我,少不了你的好吃好穿。”
小兰下意识伸手接住了赏赐,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以后,激动得脸都红了:“真的吗,主子,这些真的给我吗?”
苏青青好气又好笑地摸了一把她的脑袋:“真的,瞧你这小没出息的样子。”
小兰是个忠心又聪明的婢女,平日里做事也手脚麻利,从不拖泥带水,不会质疑她的决定,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现在手里头宽裕起来,也是要适当奖励一下她的嘛。
苏青青从旁边取来一个新的账本,准备给这笔银子做个详细规划。
之前她是侍妾,手里的月例除了要改善伙食以外,还要打点关系,光是当初给传旨宦官和管事的荷包就快要了她半条命。
所以现在天降巨款,还是要先充实自己的小金库滴。
于是苏青青毫不客气地先划了一百两银子作为己用,同时在心里默默道:感谢榜一大哥送上的嘉年华。
而另一半银子除去私塾学金、打点草药铺子和卖豆腐的钱以外,还剩下五十多两,苏青青让小兰收了起来,这些钱还有其他的用处。
————
第二日。
苏青青特意起了个大早,带上小兰出府。
马车平稳地在路上行驶着,不一会儿就到了京城外的集市。
她戴好帷帽,在小兰的搀扶下走出了马车。
集市里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小商贩都在大声叫卖着自家的东西,苏青青凭着记忆穿过几条巷子,最终停在了一个豆腐摊前面。
豆腐摊的位置比较偏僻,而且现在时间还太早,没有多少人往这边走,摊子前冷清得很。
所以这里只有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妇人,正吃力地搅动着大木桶里的豆浆,好让其快速降温,方便售卖。
苏青青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老妇人是谁。
“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