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香港高街鬼屋 > 第一章

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味道,在西营盘的老巷子里蜿蜒游走。1993
年深秋的夜晚,寒意悄然笼罩着香港这座繁华都市的角落。香港著名灵异节目《灵界探秘》主持人阿
Ken
站在高街拐角处,身后跟着三个扛着摄像机的助理。昏黄的路灯在雾气中晕开一圈圈惨白的光晕,将眼前那栋斑驳的灰色建筑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这栋建筑宛如一座沉睡在黑暗中的巨兽,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Ken
哥,真要进去吗年轻的摄像师阿杰声音发颤,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十字架。这座被称为高街鬼屋的建筑,早已是香港阴森恐怖的代名词。它始建于
1892
年,最初是国家医院的外籍护士宿舍,那时这里充满着年轻护士们的欢声笑语,她们怀揣着救死扶伤的梦想,在这栋建筑里忙碌穿梭。
后来,二战的阴云笼罩了香港,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踏入这片土地。这栋建筑被日军改造成了刑场,无数正义之士和无辜百姓在这里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和杀害,他们的鲜血浸透了这片土地,冤魂在此陨落,痛苦和绝望的气息开始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蔓延。
战后,这里又成为了麻疯病院和精神病院。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们在这里挣扎求生,精神病人的痛苦呼喊、麻疯病人的绝望呻吟,交织成一曲悲惨的乐章。直到
1971
年,它被废弃,从此成为了都市传说的温床,每一个夜晚,似乎都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闯入的人。

Ken
深吸一口气,握紧手电筒,率先踏入了破旧的铁门。铁门发出一阵刺耳的吱呀声,仿佛是沉睡已久的怪物被惊醒后发出的怒吼。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惊飞了栖息在附近树上的鸟儿。一楼的走廊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霉味,墙壁上剥落的墙皮如同一张张扭曲的人脸,在手电筒的光束下显得格外狰狞。墙皮脱落的地方,露出了里面灰暗的墙壁,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那风带着刺骨的寒冷,仿佛来自地狱的深渊。走廊尽头的一扇木门砰地一声关上,惊得众人浑身一颤。阿杰手中的摄像机差点滑落,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那扇关闭的门。大家别慌,可能是风。阿
Ken
强作镇定地说道,但他自己也能感觉到背后渗出的冷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楼梯往上走,每走一步,楼梯都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坍塌。楼梯的扶手锈迹斑斑,摸上去有一种黏腻的感觉。二楼曾经是精神病院的病房,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和散落一地的杂物。破旧的病床、破碎的药瓶、废弃的病历,随意地丢弃在各个角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悲惨故事。
你们看!助理阿豪突然指着墙角惊呼。在手电筒的光束下,他们看到墙上用暗红颜料写着一些模糊的字迹,仔细辨认,似乎是救救我放我出去之类的话语。这些字迹有的已经褪色,像是被岁月侵蚀的记忆;有的却依然鲜艳得如同新鲜的血迹,在昏暗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眼。阿
Ken
走近墙壁,用手轻轻触摸那些字迹,指尖传来的粗糙质感让他心中一阵发凉。
正当众人被墙上的字迹惊得说不出话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哭泣声从走廊尽头传来。那哭声断断续续,带着无尽的哀怨和绝望,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悲歌,让人毛骨悚然。阿
Ken
示意大家跟上,他们循着哭声慢慢靠近,脚步声在寂静的走廊里回荡,显得格外突兀。
随着他们的靠近,那哭声似乎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让人揪心。终于,他们发现声音是从一间虚掩着的病房里传出来的。阿
Ken
鼓起勇气,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推开房门。门轴发出一阵嘎吱的声音,仿佛在不情愿地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那味道刺鼻而浓烈,让人忍不住想要作呕。借着微弱的光线,他们看到房间中央的地上躺着一个人形黑影,黑影的身体在不停地抽搐,发出令人心碎的啜泣声。谁!阿
Ken
大声喝问,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只有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啜泣声持续着。
黑影突然停止了哭泣,缓缓抬起头来。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众人惊恐地发现那是一张惨白如纸的脸,毫无血色,仿佛被抽干了生命的气息。眼窝深陷,空洞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生气,仿佛两个深邃的黑洞,要将人的灵魂都吸进去。啊——!阿杰吓得大叫一声,手中的摄像机差点掉在地上,他本能地往后退了几步,撞到了身后的阿豪。
就在这时,黑影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那笑声尖锐而刺耳,如同一把把利刃划过众人的耳膜,震得众人脑袋嗡嗡作响。笑声在房间里疯狂地回荡,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阿
Ken
强忍着恐惧,举起摄像机对准黑影,试图记录下这诡异的一幕。然而,就在他按下拍摄键的瞬间,黑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只留下空荡荡的房间和一脸惊恐的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冷汗湿透了衣衫。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阿豪声音颤抖地问道,他的嘴唇都有些发紫,显然被吓得不轻。阿
Ken
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地上,发现了一块破旧的怀表。怀表的表盖已经磨损得很厉害,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表盖上刻着的一行小字依然清晰可见:赠给亲爱的玛丽,1943
年。
他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将怀表捡起来,仿佛捡起了一个打开神秘之门的钥匙。他轻轻打开怀表,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年轻女子的笑容。她穿着护士服,眼神温柔而明亮,那笑容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黑暗。可在这阴森的环境中,这张照片却显得格外诡异。
就在这时,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整个建筑仿佛都在颤抖,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摇晃着。灰尘从天花板上簌簌落下,墙壁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痕。不好,快跑!阿
Ken
大喊一声,众人惊慌失措地向楼下跑去。慌乱中,大家的脚步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在这摇摇欲坠的建筑里回荡。
在逃跑的过程中,阿
Ken
感觉自己的脚踝被什么东西抓住,那触感冰冷而僵硬,仿佛是来自地狱的鬼手。他低头一看,只见一只青灰色的手从地板下伸出来,紧紧地攥住他的脚,手指上的指甲又长又尖,深深嵌入他的皮肤。
救命!阿
Ken
拼命挣扎,试图挣脱那只鬼手的束缚。他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额头上青筋暴起。阿杰和阿豪闻声赶回来,用手电筒猛砸那只鬼手。鬼手发出一声怪叫,声音尖锐而凄厉,仿佛被激怒的恶魔。在他们的猛击下,鬼手终于松开了阿
Ken。
众人连滚带爬地逃出了鬼屋,直到跑到大街上,才敢停下来大口喘气。夜晚的街道上,灯光依旧昏暗,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寥寥无几。他们惊魂未定地看着彼此,眼中还残留着恐惧。这次惊险的经历让《灵界探秘》节目收视率飙升,节目播出后,整个香港都为之轰动,无数人对高街鬼屋的神秘故事充满了好奇。
但这次经历也给阿
Ken
和他的团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阿
Ken
经常在夜里被噩梦惊醒,梦中那惨白的脸和凄厉的笑声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中。然而,作为一名对灵异事件充满执着的主持人,他决定深入调查,揭开高街鬼屋的真相。

Ken
开始查阅大量资料,走访了许多曾经在这一带生活过的老人。他发现,那块怀表上的玛丽,很可能是当年在这里工作的一名护士。在日军占领期间,玛丽因为救助抗日志士,被日军视为眼中钉。她不顾自身安危,偷偷为那些被囚禁的抗日志士送医送药,传递消息。
有一次,她成功帮助一名重伤的抗日志士逃出了日军的魔掌。但不幸的是,这次行动被日军发现了。日军对她进行了残酷的审讯,试图从她口中得知其他抗日志士的下落。玛丽宁死不屈,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最终,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她,并将她的尸体埋在了这座建筑的地下。
为了探寻真相,阿
Ken
决定再次前往高街鬼屋。这一次,他邀请了一位知名的风水师陈大师同行。陈大师在香港风水界颇有名望,据说有着超凡的能力,能洞察阴阳,化解邪祟。
出发那天,天色阴沉,厚重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阿
Ken
和陈大师以及团队成员再次来到高街鬼屋前。陈大师一下车,便眉头紧皱,他缓缓闭上双眼,双手自然下垂,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感受着周围的气场。片刻后,他睁开眼睛,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这里的阴气太重了,怨气冲天,确实有很多冤魂被困在这里。陈大师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众人跟着陈大师小心翼翼地走进鬼屋。屋内的气息比上次更加阴森,弥漫着一股让人窒息的压抑感。他们在地下室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暗室,暗室的门被一块巨大的石板挡住,周围布满了厚厚的蜘蛛网,仿佛尘封了无数岁月。

Ken
和几个助理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石板挪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扑面而来,众人忍不住捂住口鼻。暗室里堆满了骸骨,那些骸骨杂乱地堆积在一起,有的完整,有的已经破碎,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惨烈。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咒,符咒的颜色已经变得暗淡,但依然能感觉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在隐隐流动。
陈大师告诉众人,这些符咒是当年的高僧为了镇压冤魂所刻。在日军占领期间,这里发生了太多惨绝人寰的事情,无数冤魂积聚在此,怨念极深。高僧担心冤魂四处游荡,危害人间,便设下此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咒的力量逐渐减弱,冤魂们开始挣脱束缚,四处游荡,这才导致了一系列灵异事件的发生。
在暗室的角落里,阿
Ken
找到了一本破旧的日记。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一碰就仿佛会碎掉。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上面记载着玛丽生前的经历。原来,玛丽不仅救助抗日志士,还亲眼目睹了日军在这里进行的人体实验。
日记中,玛丽详细记录了那些惨无人道的场景:我每天都能听到那些可怜人的惨叫,他们被绑在手术台上,任由日军的手术刀在他们身上切割。日军用活人做细菌实验、毒气实验,无数人在痛苦中死去。他们的灵魂在这里得不到安息,我一定要想办法救他们。然而,还没等她想出办法,就被日军发现并杀害。
看完日记,阿
Ken
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同情。他和陈大师决定为这些冤魂做一场法事,超度他们的亡灵。他们在鬼屋的大厅里摆起了法坛,法坛上摆满了各种贡品,香烛摇曳,烟雾缭绕。陈大师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声音抑扬顿挫,仿佛在与另一个世界沟通。
随着法事的进行,整个鬼屋充满了诡异的氛围。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旧的门窗,发出尖锐的呼啸声,仿佛无数冤魂在痛苦地呐喊。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照亮了黑暗的房间,将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阴影瞬间暴露出来。
突然,无数黑影从四面八方涌来,发出凄厉的叫声。这些黑影形态各异,有的像是人形,有的则扭曲得不成样子,他们围绕着法坛疯狂地旋转,试图靠近陈大师。不要怕,这是冤魂们在释放怨气。陈大师镇定地说道,他手中的桃木剑不停地挥舞,剑身上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Ken
和团队成员们虽然心中害怕,但还是强忍着恐惧,站在一旁协助陈大师。他们紧紧地握住手中的工具,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那些黑影。随着法事的推进,黑影们的叫声逐渐减弱,他们的身影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渐渐地,一些黑影开始化作一缕缕青烟消散在空中,仿佛是得到了解脱。然而,还有一些黑影依旧徘徊不去,它们的怨念似乎格外深重。陈大师加大了法力,他口中的咒语念得更加急促,手中的桃木剑挥舞得更快。
经过漫长的努力,那些残留的黑影也终于渐渐消失。法事结束后,鬼屋里的阴森气息明显减轻,空气也变得清新了许多。阿
Ken
再次来到玛丽的房间,将那块怀表放在地上,轻声说道:玛丽,你和你的朋友们可以安息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柔和敬意,仿佛希望玛丽能够听到他的话。
从那以后,高街鬼屋的灵异事件渐渐减少。曾经,每到夜晚,路过这里的人都会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声和叹息声,而现在,这种声音越来越微弱,直至几乎消失不见。这座充满恐怖传说的建筑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周围的居民不再像以往那样谈之色变,偶尔还有一些胆大的年轻人会在白天结伴前来,好奇地探寻这曾经神秘恐怖之地的遗迹。

Ken
把这段经历整理成了一个特别的专题,在节目中详细讲述了高街鬼屋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这个专题不仅再次引发了观众的关注,更让人们对那段黑暗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许多观众在看完节目后,纷纷表示对那些在战争中遭受苦难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也对阿
Ken
他们的勇敢探索表示敬佩。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全画上句号。一天深夜,阿
Ken
独自在家整理资料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滴答声。他放下手中的文件,竖起耳朵仔细聆听,那声音似乎是从书房的某个角落传来的。他起身打开灯,四处查看,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当他准备回到座位继续工作时,滴答声再次响起,而且这次似乎更加清晰。阿
Ken
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找去,发现声音竟然来自一个他从高街鬼屋带回来的旧箱子。这个箱子是在地下室的一个隐秘角落发现的,当时觉得可能有些研究价值,就一并带回了家。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除了一些破旧的杂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就在他准备合上箱子的时候,他发现箱子底部有一个暗格。阿
Ken
好奇地打开暗格,里面掉出一张照片。照片已经模糊不清,但隐约能看到是一群人站在高街鬼屋前的合影。照片中的人表情各异,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却眼神惊恐。
在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小字:1942
年,最后的相聚。阿
Ken
盯着照片,陷入了沉思。他感觉这张照片似乎隐藏着更多关于高街鬼屋的秘密。难道在玛丽之外,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故事
为了弄清楚照片背后的真相,阿
Ken
再次踏上了探寻之路。他拿着照片四处走访,询问那些曾经在高街附近生活过的老人,以及研究香港历史的专家。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位曾经在那个时期担任医院小工的老人。
老人看到照片后,激动得双手颤抖。他缓缓讲述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这照片里的人啊,都是医院里的工作人员。那时候,日军已经占领了香港,医院也被他们控制。我们这些人虽然身份不同,但都在尽力保护那些被日军迫害的人。玛丽是我们当中最勇敢的一个,她经常冒险给那些抗日的战士送药、传递消息。
可是,后来日军察觉到了医院里有异常,开始大肆搜查。我们都知道,危险就要来临了。这张照片就是在我们得知危险逼近时,大家聚在一起拍的,算是最后的留念吧。从那以后,很多人都遭遇了不幸……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泪花,声音也有些哽咽。

Ken
听着老人的讲述,心中感慨万千。他意识到,高街鬼屋的灵异事件不仅仅是冤魂作祟,更是那段惨痛历史的见证。那些被困在这里的灵魂,承载着无数的苦难和遗憾。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阿
Ken
决定制作一部纪录片,将高街鬼屋的故事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呈现给观众。他再次回到高街鬼屋,这一次,他不再是带着探寻灵异现象的目的,而是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那些逝去生命的尊重。
data-fanqie-type=pay_tag>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阿
Ken
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设备偶尔会出现故障,拍摄环境也十分恶劣,但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深入挖掘每一个细节,采访了许多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人物,收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纪录片制作完成后,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轰动。观众们被这段真实而又悲惨的历史所震撼,许多人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阿
Ken
也感到无比欣慰,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这个纪录片,让那些被遗忘的灵魂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安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街鬼屋所在的区域迎来了改造计划。政府决定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一个历史文化纪念地,保留鬼屋的部分建筑结构,同时修建博物馆和纪念碑,用来纪念那些在战争中遭受苦难的人们。

Ken
也经常来到这里,看着这片曾经充满恐惧和神秘的地方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知道,虽然高街鬼屋的灵异事件已经成为过去,但那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记住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岁月。在纪念地开放的那一天,阿
Ken
站在人群中,望着那座经过修缮的建筑,心中五味杂陈。周围的人们有的在低声交谈,有的在静静凝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带着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