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周珂从来没想到在农村支个摊子的效果能有这么好。
村子里大娘大姐的热情都快把他活吞啦!
他原本还想当场洗两件衣服,让乡亲们好好见识下江河市肥皂厂出品肥皂的清洁力度。
但没想到,河东村的村民都是江河市肥皂厂的老客户了,一听说是江河市肥皂厂,再一问价格,二话没说就掏钱买肥皂。
才不过一个多小时,他就把家里攒着的八十几块肥皂全卖光了。
好些姗姗来迟的妇女一听没货了,当即就坐在了他摊位的桌子上,死活让他承诺明天再来一趟,不然就不让他们收摊。
这可让周珂哭笑不得了。
可周珂除了一块红布条幅,桌椅板凳一概都是找生产大队的葛队长,从他办公室里借出来的。
葛队长一看自己的桌子不保,连忙出面阻止了热情的乡亲们。
“小周啊,我们河东村里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你下次什么时候再过来呀。”
葛队长想到周珂一来就先给他塞了两块肥皂,做事情又利索又清楚,心里对这个年轻人也是有几分喜欢的。
周珂:“队长,乡亲们,我们是厂里派过来做巡回展销的。这个巡回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会在周边的各个村都走一走,一般是不会到同一个村子两次的。主要,也是想让各位乡亲了解一下我们厂的产品,并不是主要来卖货的……”
听到这话,周围的大娘大姐们又躁动了起来。
“那可不行啊,你今天带的东西也太少了,我们都没买着呢!”
“就是啊,你找你们厂领导说说呗!”
“对啊,说说呗!”
大娘大姐们到底稀罕年轻的小伙子,见这三个小伙子面色都有些为难,便冲着葛队长去了。
“队长,人家小年轻不好开口,你去人厂里替我们说说呗!”
生产队队长未曾料到一口大锅从天而降,扣在了自己的身上——他不就多问了一嘴吗,哪里知道还有自己的事呀!
周珂怎么可能让葛队长为难,要知道,他管着的这个生产队下面还有好几个村子,后面还得麻烦人家开绿色通道呢,连忙说:“谢谢今天大家的捧场,是我们事先准备的不够充足,我们今天回厂里一定和厂领导们反应,争取尽快再来我们村办一次展销会。”
说着,他从旁边寻摸了一个本子过来,坐到了椅子上:“为了让厂子里看到大家的热情,想要购买肥皂的人,到我们这边来登记一下,我们也好回去和厂里说明情况。”
于是,大娘大姐们转移了目标,又围到了三个年轻人身边,你一言我一语的登记起了自己要购买的肥皂数量。
最终,周珂三人回家的时候,手里头攥着三十来块钱和一叠订购肥皂意向单。
周珂一点也不含糊,当即就去了肥皂厂里,将今天支摊子的情况告诉给了吴厂长和程曼琏。
吴厂长一听,大喜过望,有些坐不住了,立刻就提起座机话筒,想打电话给仓库,让他们再调几百块肥皂,让周珂拉去河东村。
但程曼琏按住了吴厂长,说道:“厂长,后面的工作,可是小周一个人能干完的。厂里的提成和嘉奖,还没有和他说呢。”
“对……对……”吴厂长放下了座机听筒,说道:“小周啊,你辛苦了,你卖自己的货,钱都归你自己的,但如果是厂里的货,我们还得聊一聊提成。”
那天周珂离开之后,未雨绸缪的厂领导们就思考起了这一摊子生意。
也就是他们这些坐办公室太久,没想起来。其实早在前几年,在周边的乡镇早就涌现了大批摆摊的人,自时间迈进了1980年,市里甚至开始颁发个体户的营业执照。
别看这些个体户辛苦,但赚钱的可真不少。
国营工厂多年习惯于服从计划经济的指挥,对市场的敏锐度真不如他们这些小个体户、小摊贩。
——说白了,就是原先光想着在城市里的国营商店使劲,没想起来农村才是更广阔的市场。
就连毛主席都说了,要农村包围城市嘛!
虽然几位厂领导对于由厂子直销肥皂还有些隐忧,害怕被人告到轻工局去,但却早早商量好了销售提成。
吴爱国说道:“小周,厂里决定临时将你和周明调到供销科,这个去乡下摆摊的工作,你一个人要跑下来恐怕有些困难,还是要整个供销科一起完成。你的销售提成和供销科的其他同事一样的,每按厂里的定价卖出一块肥皂,就给你百分之三的提成。但除提成之外,厂里就不再报销其他的杂费和运输费了,你能接受吗?”
周珂在心里飞快地算起了账,厂子里要求他们对外售卖肥皂的价格是一块肥皂四毛钱,提成百分之三,也就是1.2分。卖出去一百块肥皂,也才赚一块二。
这钱着实是不多,比起他二哥倒卖纺织厂不合格品来钱差多了,怪不得那个仓管大爷那么神气呢。
但,收益与风险并存。
既然早知道二哥继续卖纺织厂的货会被抓,那就绝不可能再走这条路。
卖肥皂厂的货虽然赚的少,但正向效应绝不是卖纺织品可比的。
更重要的是,肥皂厂事关他们一家三口人的生计,等厂子里的货卖完,工厂车间不可能一直停滞,工人们必然要返厂开工,到那时候,他老娘王爱萍女士也不用成天逼着他到厂门口示威了。
想到这里,周珂点了点头,说道:“我听厂里的安排。”
程曼琏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说道:“你也知道,我在厂里负责供销工作,后面我会让供销科的同事与你配合。你们分别去周边的村子支摊子,不要碰在一起……不过,这个主意是你最先提出的,等厂子里这一批的库存都清空了,厂子里会额外给你一笔奖金的。”
这周珂倒是没有想到,算是一笔意外之喜了。
不过,当周珂提了厂长特批的条子去肥皂厂的仓库提货时,还是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看管仓库的是厂子里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职工,姓李,大家都叫他老李头。
“李……李叔……这些全是厂子里积压的货吗?”周珂僵硬地扭头,看向老李头。
老李头那松垮垮的眼皮抬了抬,说:“积不积压的,我不晓得。不过你那条子上写了,要拉多少货都行。你要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