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在。
看到唐家人丝毫不在意自己的陪嫁,柳为兰终于松了口气。
两家父母谈拢了,基本婚事就尘埃落定。
考虑到孩子们的意见,唐家父母把婚宴定在自己家楼下的大饭店。
这样不用跑来跑去,离柳家也不远。
送走唐家人后,柳为宁替姐姐高兴。
晚上,大家都围坐在桌前讨论日子,买什么东西,要给柳为兰做几身新衣服……
柳为宁却回到房间,掏出纸笔,市,是特意来和柳为宁道别。
如果他没记错,自己那个离婚弃子,再嫁出国的妈,很快就要联系自己了。
韩萍女士,你终于又想起我了吗?
骆宝时的目光落在果盘里的苹果上,陷入沉思。
骆宝时的生母,韩萍是知青。
跟随国家政策来到云省再学习,在当地认识的骆宝时的生父。
原本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志趣相投,相见恨晚,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结婚后第二年,韩萍就生下骆宝时。
没想到没两年。
韩萍的父母早早收到消息,特意拍电报,提醒女儿一定要小心,注意事态发展,实在危险就提前打申请回上海。
一开始韩萍因为骆宝时太小,还有些犹豫。
那一刻,韩萍真的慌了。
她顾不上骆宝时的年纪,大难当头,她自己可能都有生命危险。
韩萍不顾一切地申请离婚,威胁骆宝时的生父不同意,就上报组织,说他强迫知青发生关系。
骆宝时的生父信了韩萍的话,悲痛欲绝地接受了离婚。
拿到离婚证的当天,韩萍就坐上了离开当地的牛车。
对趴在父亲身上哭得撕心裂肺的骆宝时视而不见。
同年秋天,韩萍在父母的资助下,跟人飞往美国。
也就在那一年,骆宝时的生父被抓,下放到更偏远的农村接受劳动教育。
年仅三岁的骆宝时被送往当地福利院。
直至被骆教授领养。
到现在,已经快十年,骆宝时再也没有见过韩萍一面。
她甚至都没有再给国内写一封信,寄一点东西。
也有可能寄了,只是唯独没有骆宝时和父亲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