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媮见她们手中并无挖土的铁铲,问道:“怎么了?”紫芸笑答:“倒是我们糊涂了,连正月里不宜动土都忘了。
”宋媮恍然:不错,正月忌大兴土木,连挖土动土都是不宜的。
若为之会被视为不敬神仙,惊扰天地,更会惹怒财神,使府中财气外漏。
“整理器具的小厮说什么也不给。
”青芷颇为郁闷。
“会不会耽误姑娘要做的事?”紫芸关切道“无事。
”宋媮摇头,“匣子里的是宋长鸣以皇后母族的名义递去后宫,要先皇后劝陛下重开选秀的信。
”自皇后病重以来宋长鸣便动了往后宫塞人的心思,只是苦于圣上停选秀女已久,才想从皇后下手。
青芷闻言掂了掂手中木匣份量,诧异道:“这么多!”她虽知道此事,不少信件也经她之手,但还是被这积累起来的数量惊到了。
紫芸接过话头:“这几年,皇后殿下心情沉郁,久卧病榻,姑娘不敢让她见到这些东西。
“无论宋族长送来多少,一律扣留,并让人盯紧从宋族送出来的信,生怕流出一语半言。
”“那现在怎么做?还要送去陈府吗?”宋媮沉吟片刻,还是道:“你送过去吧,梨花春等下个月挖出来了,我亲自送去。
”“还有两件事,一为之前一直搜寻的宋长鸣走运私盐和敛财行贿的证据,有多少算多少整理好都送去陈府,他既然不愿收手,那就直接按律法定罪。
“二则是想办法搞清楚,他看好了族中哪位姑娘要送进宫。
”说到此处,宋媮浅浅笑了:“如此处心积虑,我倒是好奇他究竟要安排谁进宫,又打着什么其它的算盘。
”青芷求之不得,高高兴兴的领着任务出门了。
宋媮看向紫芸:“将府中管事和掌事嬷嬷叫来书房。
”冬日日短,在书房过问完去岁府中各事,天色早已昏暗。
留人用过晚膳,宋媮终于得空交代起明天的事:“明日午间备好马车去趟东宫。
”紫芸闻言有些担忧:“太子尚未婚配,后院亦未有姬妾,姑娘上门造访,后宫那位知道了,又要拿您或太子的婚事说事了。
”“你说容妃?”宋媮笑了笑,“皇后年前才仙逝,此时她不会在陛下面前提起太子婚事的。
“至于我的……”她适时一顿,提醒道,“以前就轮不到她过问,更何况如今。
”她说完,又觉得这不该是紫芸想不到的,于是脱完鞋整齐放在床脚,盘腿坐好看向紫芸。
一时两人谁也没说话。
“怎么了?”看了会儿,宋媮开口,“不想我明日去东宫,为何?”她同紫芸青芷怎么也相处了几年,有时互相之间话不明说,也能猜到几分心思。
紫芸斟酌片刻,才眉头轻拧着说:“只是觉得你对太子过于宽厚了,皇后连失两子,如今重病而亡,分明都是容妃母子所害。
皇后生前无意告诉他,云亭姑姑也嘴严,我们便不多说。
“如今皇后驾崩,他竟颓废到闭府守孝,还要你去劝哄。
”紫芸自知失言,默了默又找补道,“我知太子宽和仁厚又重情重义,但此举未免太意气用事。
”宋媮听完,笑了,问道:“那依你之见,他不闭府守孝,应当如何?若无其事的帮皇上处理政事?”紫芸沉默,似乎觉得这个答案也不尽如人意。
“皇上正值壮年,皇后是其发妻,二皇子不会在这时生事惹他不快,顶多也就是来隔应我,因为他知道我不会弃太子转而去支持他。
“如此处境下,既然对手安分,自己又何必多事?你也说了太子是重情义之人,既然没有后顾之忧,‘任性’的闭府守丧,又有什么错呢?”“可您不是说太子是纯粹之人吗?”紫芸有些不明白,“他会想这么多?”“纯粹不等于毫无心计”笑看她一眼,宋媮继续道,“论迹不论心,难道你会因为他闭府守丧的行为,是出于多方考虑之后的从心之举,而不是单纯的悲痛之举就诟病他吗?”不过思索一瞬,紫芸便摇头:“有些苛刻了。
”虽说眼下对赵厥的怀疑暂时消散了,但紫芸仍担心他会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
“为何皇后不将容妃母子做的事告诉他呢?她不怕太子因此吃亏吗?”宋媮已经在架子床上躺好了,紫芸见状来为她松开床帐,并抛出最后一个问题。
“方才说赵厥是个纯粹的人,其大部分表现为爱之欲生恨之欲死,皇后怕他深陷仇恨,便没告诉他。
”毕竟三条人命,实在太重了些。
“可他迟早要面对兄弟阋墙的结果”“已经在面对了。
”宋媮纠正她,一手手腕搭在双眼上,有些困意道,“只是他以为不必伤及性命而已。
“且如今云亭姑姑遣返归乡,这事就落在我这里了。
”宋媮平静道。
那你要说吗?紫芸差点脱口而出,然而想起自己今天过多的问题,又见她疲倦的面容,终究只是熄了烛火安静的退了出去。
姑娘暂且不会说的,她想,至于理由,大概同皇后一样吧。
太子府闭府守丧,不见外客,不收拜帖。
宋媮亲自上门拜访,也是由门房通报后才得进府。
宋媮原以为赵厥会在书房,谁知在花厅等到他时,竟是一身白衣握剑而来。
赵厥迎着她惊讶的目光,解释道:“这几天总觉得心不静,唯有练字习剑能缓解一二。
”他温和的打量着宋媮,关心道,“之前便听闻你生病了,如今能来太子府,想必是大好了?”宋府收到过东宫送来的药材,宋媮自是颔首道谢,并解释自己的来意:“听说东宫闭门谢客,有些担忧,便托我来看看。
”赵厥笑了笑:“我无事。
”母亲去世,怎么会没事呢?宋媮想说些什么安慰他,可又怕他不愿提起。
只能另寻话头:“怎么突然想起习剑?”她看向那柄已经归鞘的长剑:“我记得你从前不爱习武,少傅还因此郁闷了几个月,说大燕开国以来就没有不擅武功的储君。
”赵厥闻言果然笑了,大约是记起少时老师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偏偏还拿他没办法的样子。
“是啊,大燕开国以来就没有不擅武功,文文弱弱的储君。
”宋媮皱眉,不太认同:“这是什么话?不擅武功又不等于就是文弱书生,难不成谁还敢因为这点就——”她话未说完,想到什么打住了,试探的问道:“是谁同你说什么了?”赵厥点头:“是父皇,他说我宽仁有余,威仪不足。
”他尾音下落,有些惆怅:“我就想试试练武,可能会有用。
”宋媮眉头未松,皇后才仙逝不久,陛下怎么会对殿下说这话?威仪不足,这威仪具体是指什么,那就仁者见仁了。
帝王心思难猜,宋媮倒认为一个仁慈的储君并无不好,至少能怜爱百姓。
不过皇帝教导儿子到底是皇帝家事,她不好置喙,于是再次调转话头,说起青音楼,当然,没提赵霁找她。
听宋媮说完,赵厥果然被吸引注意,皱起眉:“二皇弟太过胡闹,那楼中都是人,他竟一把火烧了,仅仅是因为怀疑你,幸而未出人命。
”他才不会在乎出不出人命,宋媮心想,他和宋长鸣倒是同一类人。
“是以,这头陛下觉得你威仪不足,说不定那头还会训他宽仁不足。
”毕竟这两个字,哪一个都与赵霁搭不上半点关系。
赵厥被她逗笑:“勿妄言。
”他心中松快不少,才察觉自己还穿着习剑的单薄衣物,来见宋媮前也没沐浴,出的汗都干了。
他原以为对方关心几句便会离开,谁知不知不觉竟说了不少话。
他有些事失礼的赧然,提起让宋媮稍等,自己先去沐浴。
“无妨。
”宋媮不在意道,“我还得回府用药,况且你对外称闭府守丧,不见外客,我久待也不妥。
”赵厥颔首,正要叫人送她,蓦然想起她说青音楼都是女子,随口便问道:“你说那楼里都是女子谋生,既是女子又何必这样难为自己,嫁人不就好了?生计自有丈夫操心。
”他说完未听见宋媮回答,这才转眼看去,花厅中早就没她人影了。
赵厥一愣,走这么快?姑娘其实听见殿下的话了,紫芸想,她方才明明看见姑娘是听完了太子的话才走的,不过走得极快就是了。
“姑娘怎么不回答殿下的话?”她怎么想的也就怎么问了,姑娘从来不嫌弃她问的多,姑娘就没凶过她们。
宋媮笑了,有些无奈:“我也不知道。
”分明按她的想法来说,她应该等赵厥说完了,立马反驳他,说女子靠自己也能活下去,可以更自由,更畅快。
当然也可以选择嫁人,但那不应该是从来如此,是形势所迫。
甚至她可以告诉赵厥,男女本就应该遭受同样的待遇,并不是某一方天生卑贱。
但是她没有。
也许是认为这些话太虚无,可她又想,如果连说几句话都有所顾忌,又怎么真正去做到呢?也许是赵厥脱口而出的太过理所应当,她那一刻不适的只想皱眉远离,都忘记据理力争了。
于是她看向紫芸,无奈的笑着再次道:“我也不知道。
”环境如此,世道如此,身份如此,脱口而出理所应当也正常,能怪得了谁呢?算了,她宽慰自己:慢慢来吧。
紫芸没得到答案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人就是这样,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
她陪着自家姑娘坐在马车里,看见她合着眼,轻轻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