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汝便是赵封王嫣试探性发问。
然。
赵封点头,继而拱手道:不知军侯长有何吩咐
尔等且退下。
王嫣朝旁侧亲卫挥了挥手。
诺。
诸亲卫相继离去。
待无人之际。
王嫣浅笑一声,随后对赵封屈膝一拜:特来谢汝救命之恩,若非昨日汝出手,恐吾早已命丧敌军长矛之下。
吾出手
赵封一怔,思绪回溯。
昨日击杀暴鸢之时,确曾顺手救下一人。
不过赵封并未在意此事。
毕竟昨日所救之人着实不少。
同袍相助,杀敌亦属平常,军侯长无需多礼。赵封语气平和地说道。
听闻此言。
赵封那镇定的模样让王嫣愈发惊讶。
在她看来,换了别人遇到这种情况,即便不表露喜悦,也该流露出些许满足。
毕竟赵封不过是后勤部的小官,而她是主将,两人地位悬殊。
对你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可对我来说却是生死一线的恩情。
我欠你一条命,你要什么我都愿意答应,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王嫣注视着赵封说。
我没什么特别的需求。赵封缓缓摇头。
金钱权力
这些东西你可以随便提。王嫣不死心地说道。
她特意来找赵封正是为了报恩。
作为王翦的女儿,她从小就被教导有恩必报、忠君爱国。
若是这份恩情无法偿还,旁人又会怎么看她
我不太在乎钱,每月的薪俸就够我家用了。
至于权力,我拿了也没用。
再说,这次杀了暴鸢,按军规奖励已经不少了。赵封依旧平静地回答。
听到这里,王嫣有些着急。
眼前的赵封看起来年纪轻轻,与她相仿,怎会这般成熟冷静。
难道你就真的什么都不需要王嫣仍不甘心。
其实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不过你能做到吗赵封突然笑了起来。
说说看。王嫣立刻催促道。
我想退役回乡。
你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吗赵封马上问出口,目光中充满期待地望着王嫣。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赵封真的会感激不尽。
比起在军中建功立业、掌控权势,他更渴望陪伴母亲安度晚年。
当然!
以他目前的实力,只要跟随秦国统一全国的趋势,将来确实有机会官至极品。
但偏偏赵封深知秦国的命运,也清楚秦朝的结局——秦始皇驾崩后,胡亥继位,秦二世而亡。
这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看似遥远,实际上不过二十年左右。
秦朝的气数就这么长。
要是赵封愿意的话,在秦末之时也可以逐鹿天下,而且会更加容易。
当然!
赵封对军队里的权势毫无留恋,他并不想继续留在军中,而这一决定的核心原因在于他母亲身体欠佳。
赵封与妹妹是同卵双胞胎,母亲在他们出生后便长期患病,体弱多病。
作为儿子,赵封希望能在母亲身边尽孝。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生育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尤其是双胞胎,风险更大。
赵封不愿成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人。
什么
你想退伍回家
王嫣难以置信地望着赵封。
没错。赵封肯定地点点头。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一仗你独自斩杀敌人数百,这已是极大的战功。
更何况你还击杀了暴鸢,这更是锦上添花。
这次若非你,我们的粮道可能已被暴鸢偷袭成功,你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仅凭这一点,你的官职就能提升数级,爵位也能提高,前程似锦。
你居然想退伍王嫣惊讶地说。
看着王嫣的反应,赵封却显得异常平静。
在他看来,即便有如此显赫的战功,选择退伍似乎有些疯狂,但他内心对此并不太在意。
正是如此。赵封回应道。
察觉到赵封并非戏言,王嫣有些不知所措,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此时,赵封注意到篝火上的烤羊:这是给手下准备的吗
王嫣沉默不语,目光中透出疑惑,似乎对赵封的话感到怀疑。
赵封毫不客气,径直坐在篝火边,掏出小刀开始切肉。
大秦的兵役制度规定,最低服役期为两年,精锐部队则为五年。
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也不能提前释放士兵,否则将受到严厉的秦法制裁。
你说得对,这一点我确实做不到。王嫣坦然承认。
......
没关系。
我已经在军中半年了,按两年服役的规定,还有十八个月就能回家了。赵封笑着表示并不在意。
之所以问王嫣,赵封抱着一种试探的心态。
如果能提前离开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不行,也只能接受现实。
总不能当逃兵吧,那后果相当严重,会被判处苦役。
王嫣疑惑地问:论本事和实力,当初分派时你应该归入锐士,为何会被安排到后勤军呢
赵封笑了笑,我的本事那不过是为了活下去硬练出来的。
自然是这样。
在新兵营时,赵封便刻意隐藏了自己的能力。
王嫣听罢,瞪了他一眼。
即使是迫于生存,杀几个敌人勉强说得过去,可他一人斩杀近三百敌军,甚至突入敌阵击杀暴鸢,这还能说是尸体的吗
难道你就没想过成就一番事业吗
依你的能力,将来必定能够飞黄腾达。王嫣忍不住追问。
她实在不明白赵封的想法。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却甘愿平淡度日。
赵封没有回应,只顾着享用手中的烤羊肉。
入伍以来,他许久未曾尝过荤腥,虽秦国对军士待遇优渥,但这些福利大多属于锐士,后勤军的供给仅够维持基本温饱。
秦王政对为他效力的锐士极为重视,而那些无需冲锋陷阵的后勤军,则未受到同样的关注。
若用后世的术语形容,
锐士即为主力部队,后勤军则相当于杂牌队伍。
品尝了几口羊肉后,赵封又啜饮了一口陈夫子赠予的酒。
随后,他才望着王嫣说道:比起建功立业,我更渴望活着。
王嫣皱眉道:身为秦人,不该想着为国家开疆拓土、效忠君主吗
对此,赵封只是淡然一笑:效忠君主,或许吧!若真有外敌入侵家园,我定会挺身而出,与之血战到底。
不过,开疆拓土不过是与王权挂钩的贵族所追求的目标,国土扩大,他们的收益也越多。
开疆拓土确实能带来巨大利益,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凡人来说,那与我们又有何关系我们得到的不过是牺牲性命换来的虚名,最终不过是为权贵的利益添砖加瓦罢了。
领土扩张,权贵欢欣鼓舞。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结果无非是在战场上丢了性命,留下家人为死者哀悼的一座坟冢。
哈。
几句话令王嫣脸色骤变,这与她从小接受的教诲截然不同。
也可以说,
这是王嫣第一次听到普通百姓的观点。
她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
时间流逝,赵封注视着王嫣,缓缓开口:
大秦扩张疆域,皆为天下谋福。
只要灭掉六国,天下便再无纷争,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天下统一,人人得享安宁,此乃老秦人世代心愿,为了这个目标,所有人都愿献出生命,难道你不理解吗
经过一番沉思,王嫣看着赵封说道:
这只是统治者的念头罢了。
昔日老秦人为守护家园拼死奋战,那是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自然要誓死捍卫。
当然。
你所说的天下统一或许能止战乱、使天下安定。
但对普通民众来说,避免上战场才是最好的选择。
并非人人都渴望功名利禄,只是身不由己。
就像我,本不愿从军,只是到了应征年纪不得不入伍。
如果有选择,我定会先尽孝道。赵封淡然一笑,带着几分无奈。
若非母亲牵挂,或许他对从军也不会如此抗拒。
统一四海!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赵封确实钦佩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他对秦始皇充满敬畏与敬仰。
毕竟对后世华夏来说,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民族难以融合,文化无法统一。
总而言之!
后人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其功绩流传千古。
然而,在这句评价之前还有另一句——祸及当世!
因为这一时期的百姓太过艰辛。
暴秦之称!
或许后来有人诋毁秦始皇,但也有很多原因是百姓实在难以生存,这才有了这样的称呼。
只有亲历这个时代,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重生至此,身为秦人且投身军旅,赵封深知战争的残酷,人性淡漠,性命如草芥。
即便现在他实力尚可,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也难保生死,更别说普通士兵了。
此世!
太过冷酷无情!
或许有些人不甘心默默无闻,渴望获取荣华富贵,凭借军功跻身上流社会,但这条路太过艰难。
大多数人则是被迫应征,不得已走上战场。
听完赵封的话,王嫣陷入沉默,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短暂的交谈不过片刻,却让王嫣心中涌起诸多复杂情绪。
看军侯的模样,想必出身显赫之家。
身旁有贴身护卫随行,自然心怀壮志,欲为朝廷开拓疆域,为家族建功立业。
对你来说,这并无过错。
然而对我来说,对那些出身普通士兵而言,最大的追求并非权势,而是活着,不让母亲伤心,尽孝道。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为平民,能养家糊口,不让自己挨饿。
作为被征召的士兵,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这是身为平民的我的想法,或许也是许多平民的愿望。
总的来讲。
作为君王,若想一统天下,创造前无古人的伟业,这没错。
作为权贵大臣,若想扩张疆土,为国效力,这也无错。
但作为平民、士兵,有求生之愿,希望活下去,为父母尽孝,这同样没错。赵封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王嫣听后,目光变得更加复杂,似有所悟。
赵封未再言语,只是静静享用着篝火上的烤肉。
饱餐之后,
他缓缓起身,目光深邃地注视着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