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林远推开小会议室的门,暖气片烘着的《内参》正翻到榆中县青年企业家涉黑调查。
他摘下棉军帽,露出鬓角新添的白茬——帽徽在桌角磕出的凹痕,正对着罗向南面前的青瓷茶杯。
老罗,孩子们闹着玩的买卖。
林远掏出印着支前模范的铝制烟盒:
犯不着动纪委的刀吧
罗向南用钢笔尖挑开烟盒,露出底下压着的照片:
王美凤尸体旁的军大衣碎片,血渍拼出半个李字。
林主任教子有方啊。
罗向南腕表磕在茶杯盖,震得文件柜里抗洪模范奖状簌簌作响:
连省轻工局特供处的虹鳟鱼都敢截胡。
窗外忽然响起履带轰鸣。
林远掀开窗帘,三台报废收割机正碾过市委花坛,车头挂着青年企业家仗着家世横行无忌的横幅。
令郎超市的货。
罗向南蘸着茶水在桌面写死字:
怕是要和这月季花一样冻死了。
审讯室灯泡突然爆裂,飞溅的玻璃渣里,李冰看见老刑警的喉结在阴影里滚动。
他忽然剧烈咳嗽,带血唾沫喷在印着坦白从宽的标语上。
王美凤指甲里的军大衣纤维......
是赵一川给我披的劳保服!
李冰踹翻凳子,腕铐在暖气片撞出《国际歌》的节奏:
B区3号库的编织袋,缝着省纪委封条!
走廊传来急刹车声。
老刑警掀开窗帘的手僵住——林远的吉普车横在院里,车顶绑着二十个贴救灾物资封条的麻袋。
林主任送来些取暖煤。
司机掀开麻袋,俄文报纸包裹的东芝彩电正闪着雪花点:
说是给审讯室同志看电视用。
警车拐向省道时,李冰突然用头撞碎车窗。
雪片裹着张带血纸片飞进来,粘在他结冰的睫毛上——那是王美凤账本残页,盖着罗向南三年前批的抗震救灾特供调拨章。
停车!老刑警抢过纸片的瞬间,方向盘突然被俄文商标的反光刺痛。
迎面冲来的卡车挂着春耕物资横幅,车斗里二十台索尼彩电正播着赵一川的采访:
青年企业家林正南同志积极配合调查......
金属撞击的轰鸣中,李冰怀里的搪瓷缸裂成两半。
夹层里的俄文票据飘向燃烧的卡车,1988年12月《人民日报》的铅字在火光中跳动:
赵一川的鳄鱼皮鞋刚踩上省轻工局台阶,檐角冰棱突然炸裂。
碎冰渣混着雪粒子灌进他后颈,冻得他想起王美凤咽气时喉管喷出的血雾。
赵主任留步。
穿军大衣的审计员从桑塔纳钻出,手里账本封皮结着冰花:
救灾白糖的损耗率需要复核。
赵一川摸向怀里的浪琴表,表面倒映出街角三辆没挂牌的吉普车:
我给罗书记打个电话......
不必了。审计员掀开账本,夹页里掉出半片带俄文的铝牌:
虹鳟鱼特供编码与救灾物资调拨单对不上,省纪委在招待所等您喝茶。
他突然被雪地里的反光刺痛眼睛——二十米外林正南正在铲超市门口的积雪,手里铁锨敲击声竟与纪委公章盖戳声诡异地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