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县城少年的破局心
一、油盐酱醋里的困局
苏北四月的风裹着油菜花的腥甜,刮过青石板路时卷起几粒盐粒,粘在王记粮油店褪色的红布招牌上。林远蹲在灶台前添煤球,听着母亲王秀兰在里屋拨拉算盘,噼啪声混着隔壁肉铺的剁骨响,像极了他高中课本里描述的工业文明前的市井交响。
小远,把上个月的进货单拿过来。母亲的声音带着慢性咽炎的沙哑,围裙上还沾着今早磨豆浆的豆渣。林远掀开斑驳的木柜,露出压在最底层的账本,泛黄的纸页上用铅笔写着:欠李记粮油23450元,欠煤厂8900元,最后一笔是妹妹林晴的学费——择校费15000元,用红笔圈了三遍,像道渗血的伤口。
妈,我考上大学就去做兼职,学费不用愁。林远把搪瓷缸推过去,里面是晾温的大麦茶。王秀兰没接,从围裙口袋里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露出只旧银镯子,昨天去镇上问了,能当800块。少年的手指猛地攥紧账本边缘,指节泛白,他看见母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在晨光里晃得刺眼——那是父亲出殡那天都没来得及掉的泪,凝成了霜。
2015年9月,林远背着母亲缝的蓝布书包,站在南京财经大学门口。迎新横幅在秋风里猎猎作响,他闻着空气中悬浮的咖啡香,想起县城高中门口的杂粮煎饼摊。宿舍在南苑302,推门时正看见戴眼镜的男生蹲在地上数钱,二十元的钞票堆成小山坡,我叫陈立,计算机系的,卖二手教材赚的。男生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发亮,你闻见没这是信息差的味道。
二、校园里的第一桶金
第三个周末,林远跟着陈立去了跳蚤市场。秋阳晒得人发昏,二手教材摊前围满新生,穿格子衫的学长正唾沫横飞地推销:这本书原价88,现在30拿走,考试重点都划好了。陈立戳戳他胳膊,看见没他们从毕业学长那收书5块一本,翻三倍卖。林远弯腰捡起本《市场营销原理》,扉页上贴着张泛黄的借书卡,最后一次登记是2012年4月——知识的传递链条在此处出现了断层,而他嗅到了缝隙里的金光。
我们做个平台吧。回宿舍的路上,林远踢开脚边的梧桐叶,代取快递、二手书交易、打印服务,整合校园需求。陈立突然停住脚步,眼镜滑到鼻尖,你知道ofo吗他们在北大做自行车共享,现在估值过亿了。少年们的眼睛在暮色中发亮,像两簇即将燎原的小火苗。
第一单生意来自403宿舍的胖子,帮我取京东快递,南门菜鸟驿站,给你5块。林远骑上二手自行车时,月亮刚爬上教学楼顶。驿站里堆满纸箱,他蹲在地上分拣,指尖被胶带划出道血痕,忽然想起母亲在粮油店搬面粉的样子——所有未经包装的苦难,都藏着原始的商业价值。
三天后,南苑生活圈小程序上线。陈立熬夜写代码,林远在食堂门口发传单,代取快递首单免费,二手书低至1折。第一个爆单日是周四下午,系统显示207单待取,林远站在驿站里给母亲打电话,声音里带着颤抖的兴奋,妈,今天赚了300块!电话那头传来瓷器碰撞的轻响,别累着,吃点好的。王秀兰没说的是,她刚把银镯子从当铺赎回来——隔壁李婶说,戴银饰能去湿气。
三、暴风雨前的平静
转折发生在第十七天。清晨六点,林远被保卫处的敲门声惊醒,三个穿制服的男人没收了他的记账本和快递扫描仪,有人举报你们非法经营,影响校园秩序。带队的张主任敲着桌子,茶杯里的枸杞晃出涟漪,明天去校团委做检讨。
校园超市老板刘建国站在门口,嘴角挂着冷笑,小伙子,跟我斗林远认出他来——上周这人来谈合作,想抽成50%,被他拒绝了。刘建国的女儿和林晴同校,有次他去送粮油,听见那女孩在电话里抱怨:爸,你那破超市什么时候关门啊,丢死人了。
别慌。系主任李教授把茶杯推过来,龙井在玻璃杯中舒展开来,教育部规定,高校必须设置勤工俭学岗位,你们可以去竞标。老人从抽屉里拿出份文件,《南京财经大学勤工俭学管理办法》,上个月学校刚更新的,新增‘校园服务创新岗’。林远的手指划过纸页,目光停在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商业服务规范化管理那行字上,忽然想起陈立说过的话:商业世界里,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也是用来利用的。
竞标会在周三下午举行。林远站在讲台上,身后的PPT展示着南苑生活圈的数据:日均207单快递代取,二手书交易转化率38%,注册用户2145人。我们申请承包校园快递代取和旧书回收业务,按单给学校缴纳管理费,同时提供20个勤工俭学岗位。他看见台下坐着刘建国,正和张主任交头接耳,掌心沁出冷汗。
我想问个问题。提问的是校团委老师,如果美团进来,你们怎么竞争林远想起在图书馆查的资料,2015年美团正大力推广校园业务,但苏北高校还是空白。我们更懂学生需求。他点开下一页PPT,比如,我们会记录每个用户的教材使用周期,毕业前三个月自动提醒回收,这是美团做不到的。
掌声响起时,林远看见人群里闪过道白色身影——扎马尾的女生穿着白衬衫,抱着文件夹冲他微笑。后来他知道,那是学生会副主席林小夏,大二市场营销系,保研去向是北京大学。
四、悬而未决的局
十月的南京秋意渐浓,林远站在驿站门口,看着胸前的校园服务志愿者工作证,忽然有种不真实感。母亲寄来的包裹里有袋新炒的瓜子,附了张字条:晴晴说你爱吃,别省钱,多买件毛衣。他摸出裤兜里的银行卡,余额显示8765元——这是首月盈利,除去给陈立的技术分成和勤工俭学工资,净赚8000块。
林远!林小夏骑着自行车停在路边,车筐里装着两本《消费者行为学》,这是我用过的教材,你看看能不能上架。夕阳把她的影子拉长,罩在少年身上,像层温柔的茧。林远接过书,指尖触到扉页上的签名,林小夏三个字写得刚劲有力,末尾的勾挑得很高,像只想要展翅的鸟。
深夜的宿舍里,陈立盯着电脑屏幕突然喊起来,快看!美团在南京高校推‘校园跑腿’了,首单免费!林远凑近,看见APP界面上跳动的红色数字,心跳陡然加速。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他想起白天在食堂看见的场景:刘建国正和美团的人吃饭,两人碰杯时脸上都带着笑。
母亲的电话在这时打进来,背景音里有熟悉的算盘声。小远,今天李叔来收账了,我跟他说你在学校做大事呢。王秀兰的声音里带着骄傲,他女儿今年高考,说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创业。林远握着手机,喉咙发紧,忽然听见楼下有人喊他名字。
推窗望去,驿站门口站着个穿黑风衣的男人,正抬头抽烟。路灯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柄出鞘的刀。陈立凑过来,镜片反光,那是刘建国的侄子,听说在镇上混社会。烟头明灭间,男人对着楼上竖起中指,嘴角勾起轻蔑的笑。
林远转身翻开账本,在新的一页写下:美团入局,竞争对手升级。窗外起风了,梧桐叶扑簌簌地落,像极了县城粮油店每年深秋都会漏风的窗户——有些关卡,终究避无可避。他摸出母亲寄来的瓜子,咬开一粒,咸香混着轻微的焦味在舌尖散开,那是生活的底色,也是破局的起点。
第二章
职场猎人的生存课
一、抉择时刻的齿轮声
2017年3月,南京的梧桐开始飘絮。林远站在保研公示栏前,指尖划过市场营销专业拟录取名单,林小夏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后面跟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他摸出西装内袋的苏宁offer,烫金的市场部管培生字样在阳光下泛着光,想起昨晚母亲在电话里的声音:你爸要是还在,肯定说先抓稳铁饭碗。
宿舍里,陈立正在组装新电脑,机箱风扇发出轻微的嗡鸣。真不接着干他头也不抬,咱们的校园平台现在月流水都十万了。林远弯腰收拾书本,看见抽屉里还躺着半袋没吃完的瓜子——那是去年母亲寄的,壳已经潮了。你知道苏宁现在要推智慧零售吗他举起手机,屏幕上是张近东在年会上的讲话,线下门店+线上平台,这才是未来的零售逻辑。
入职第一天,林远站在苏宁总部大楼前,玻璃幕墙映出他挺括的白衬衫。培训教室里,HR播放着企业宣传片,他注意到坐在前排的女生,黑色直发束成低马尾,笔记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后来知道,她叫刘畅,毕业于上海交大,入职盒马鲜生南京区,此刻正用余光瞥向他胸前的工牌。
二、小店员的破局密码
去江北新区吧,那边新开了三家苏宁小店。试用期第一天,直属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扔来份文件,三个月内要是能让单店日均销售额破两万,就给你转正。林远翻开《苏宁小店运营手册》,目光停在社区便民服务章节,想起上周在地铁看见的场景:拎着菜篮子的阿姨抱怨早市太远,上班族捧着便利店饭团匆匆赶路。
江北新区的小店面积只有80平米,货架上摆着日用品和预包装食品,收银台边的微波炉积着油渍。林远换上蓝色工服,跟着老店员理货,听见买菜的王大妈嘟囔:菜都蔫了,还卖这么贵。他蹲在冷柜前,看见生菜叶上的水珠凝成细流,滴在价签上——生菜5.98元/斤,比农贸市场贵了一倍。
第三天凌晨四点,林远出现在惠民桥水产市场。腥气扑面而来,他跟着批发商挑活虾,手指被虾钳扎出血。小伙子,要做早市卖菜的张叔递来副胶手套,五点半前得摆出去,晚了大爷大妈就去超市了。天光渐亮时,他推着满载的三轮车回小店,看见晨跑的年轻人盯着他汗湿的后背——那身笔挺的工服已经皱得像隔夜的油条。
早市生鲜预售,当天下单,次日六点半到货。林远在店门口支起海报,旁边摆着新鲜的草莓和活鱼。王大妈凑过来,捏了捏西红柿,能便宜点不他递过去塑料袋,预付定金享九折,您试试第一单成交时,电子秤显示3.7斤西红柿,收款12.8元。他在笔记本上画下第一个勾,旁边写着:用户对价格敏感,但更在意便利性。
两周后,总部发来销售数据:江北新区店日均销售额从1.2万涨到2.8万,生鲜品类占比从15%提升至42%。林远站在仓库里清点库存,听见手机震动,是林小夏发来的消息:我下周去北京实习,要不要见一面他看着窗外的夕阳,想起校园里那个递教材的午后,指尖在键盘上悬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个好。
三、棋盘上的过河卒
见面是在新街口的星巴克。林小夏穿着米色风衣,颈间戴着他送的银项链——那是用校园创业赚的第一笔钱买的。我可能毕业后就留在北京了。她搅动咖啡的勺子顿了顿,你知道,光华的实习机会很难得。窗外的梧桐叶掠过玻璃,林远看见自己在窗上的倒影,西装领口沾着片菜叶——早上理货时蹭的。
data-fanqie-type=pay_tag>
其实我......两人同时开口。林远笑了笑,示意她先说。没什么。林小夏低头喝咖啡,睫毛在眼睑投下阴影,你那个生鲜预售模式,盒马也在做,叫‘日日鲜’。她从包里拿出份资料,他们打算在南京试点,你小心点。咖啡杯底的漩涡转得很快,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思绪。
转正答辩在五月的第一个周一。林远站在会议室里,身后的屏幕展示着江北小店的蜕变:新增早市摊位3个,引入周边菜农直供,建立会员社群2个(累计500人),复购率提升至68%。我们建议将‘早市预售’模式复制到其他社区。他点开下一页,南京现有苏宁小店32家,其中21家位于成熟居民区,符合模式推广条件。
成本怎么控制提问的是区域总监张总,红色高跟鞋敲着地面,生鲜损耗率超过15%,门店就会亏损。林远翻开文件夹,拿出张表格:我们和菜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凌晨三点前送达,用保温箱运输,损耗率控制在8%以内。他看见张总挑眉,嘴角掠过一丝赞许。
三天后,林远被调到总部,工位在37层,落地窗外是紫峰大厦的尖顶。张总把他叫进办公室,扔来份文件:苏鲜生社区团购项目,你负责南京、成都、西安三个城市的试点。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记住,商业要踩中政策节奏。她指了指文件扉页,国务院刚发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指导意见,这就是我们的节奏。
四、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西安试点启动那天,林远在朱雀门菜市场遇见刘畅。她穿着盒马的橙色工服,正在和菜商讨价还价,看见他时眼神一凛。林经理好啊,她擦了擦手上的泥,苏宁这是要跟我们正面刚旁边的电子屏显示实时温度38℃,林远感觉领口的汗正在结成盐粒。
刘小姐误会了,他递过去一瓶冰水,我们只是做社区服务。刘畅拧开瓶盖,冰水顺着瓶身流到手腕,别装了,你们挖走我们三个团长,当我不知道远处传来肉铺的剁骨声,林远想起县城粮油店的午后——那时他总以为,商业竞争是课本里的概念,直到亲身入局才明白,每一寸市场都浸着血。
九月的南京暴雨倾盆。林远在总部会议室汇报试点数据:南京单周GMV破百万,客单价45元,复购率68%。张总忽然打断他,西安的数据呢他点开下一页,屏幕上跳出红色警告:西安未央区团长集体跳槽至盒马。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有人低声嘀咕:盒马给的佣金高5个点。
我申请去西安。林远听见自己的声音,像块扔进湖面的石头,溅起细碎的涟漪。张总盯着他看了很久,忽然笑了,那抹红色高跟鞋在地毯上碾出个浅浅的印子,好,给你三天时间,带不回数据,就回江北新区看店。散会后,她单独留下他,递来张名片,这是省商务厅的人,‘便民生活圈’示范项目申报正在进行。
深夜的西安街头,林远蹲在便利店门口吃泡面。手机屏幕亮了,是陈立发来的消息:校园平台被美团收购了,卖了80万,分你40万。蒸汽模糊了他的眼镜,想起四年前那个在跳蚤市场数钱的午后。远处的钟鼓楼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他摸出张总给的名片,在背面写下:社区团购的本质不是佣金,是信任。
凌晨两点,他敲开未央区最大团长王姐的家门。屋里飘着臊子面的香味,王姐抱着孙子开门,警惕地看着他。我不是来谈佣金的。林远递过去袋奶粉,我听说小宝缺钙,这是苏宁红孩子的进口奶粉,先试用。王姐愣住,孙子突然伸手抓住他的工牌,奶声奶气地喊:叔叔,星星。工牌上的苏宁logo在灯光下闪了闪,像颗落入尘埃的星。
第三章
抓住跨境电商的黄金三年
一、破釜沉舟的开疆者
2019年除夕,南京新街口的霓虹灯在雨雾中碎成光斑。林远站在苏宁总部楼下,看着玻璃幕墙上自己的倒影——工牌还挂在脖子上,领带松了两格,露出锁骨处淡淡的疤痕(大二搬货时被货架划伤的)。手机震动,张总发来消息:亚马逊全球开店计划,江苏区缺个懂线下零售的操盘手。他摸出烟盒,发现只剩半根,想起母亲昨天在电话里说:晴晴考上南财了,你爸要是知道,得多高兴。
大年初三,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铺大多还关着门。林远蹲在3楼C区218号仓库门口,用钥匙刮掉门上的铁锈。空气中飘着胶水和塑料的味道,他想起苏宁小店凌晨的理货区——同样的冷清,同样藏着即将爆发的生机。远哥,这地方租金30块一平,比杭州便宜一半。周宇拖着行李箱进来,这位前苏宁供应链主管的袖口还沾着搬家时的灰尘,我把老家房子卖了,凑了20万。
启动资金是55万:林远的40万(校园平台分红),周宇的20万,加上母亲抵押老家房产贷的50万。王秀兰把存折推过来时,手指在抵押贷款几个字上停留很久,隔壁李婶说,现在流行跨境什么的,你小心点。老人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在台灯下像层薄霜,少年时觉得无比坚实的脊背,如今竟有些佝偻。
选品会议开了整夜。周宇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家居用品竞争太激烈,亚马逊BSR前100都是中国卖家。林远咬着笔杆,目光停在Google
Trends的曲线图上——home
gym
equipment搜索量从2019年12月开始飙升,美国地区涨幅达217%。他忽然想起在西安时,看见居家隔离的白领在小区里用瑜伽垫锻炼,就做健身小件,瑜伽垫、弹力带、握力器,轻小件,好运输。
二、风暴前夜的幸存者
第一批货在2020年3月抵达宁波港。林远站在集装箱码头,看着吊车将货柜缓缓吊起,海风中带着咸涩的腥气。周宇举着对讲机大喊:小心点,别刮花了包装!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显示亚马逊后台数据:瑜伽垫上架三天,出单量127单,好评率95%。忽然想起张总说过的话:商业机会就像海浪,抓住前浪的尾巴,才能乘上后浪。
转折发生在4月。全球疫情爆发,海运价格飙升,上海到洛杉矶的集装箱运费从2000美元涨到8000美元,舱位一票难求。周宇在办公室摔了杯子,订不到仓位,货都得烂在港口!林远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手指划过宁波港的位置,忽然想起在苏宁时对接过的宁波港物流部老陈。凌晨两点,他蹲在港口便利店给老陈打电话,便利店的微波炉发出嗡鸣,像极了四年前宿舍里陈立的电脑风扇声。
我可以给你留五个长期仓位,但你得签三年协议。老陈的声音带着酒气,现在谁都不敢签长期,你敢吗林远看着窗外的港口夜景,集装箱堆成钢铁森林,远处的货轮亮着灯,像浮在海上的巨鲸。他想起母亲的存折,想起周宇卖掉的房子,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签。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救了公司。6月,海运彻底爆仓,同行们在朋友圈高价求舱位时,林远的货柜正稳稳地驶向洛杉矶。他坐在仓库里给母亲打电话,身后是正在打包的工人,妈,我们的垫子在美国卖断货了,亚马逊给了Best
Seller标签。王秀兰没听懂,却在电话里笑出了声,好,好,你小姨说,在电视上看见外国人用瑜伽垫,跟你卖的一样。
三、资本游戏的入场券
红杉资本的徐静第一次来仓库时,穿着驼色风衣,踩着高跟鞋在水泥地上咔哒作响。林总挺会抓风口啊。她扫过墙上的Google
Trends图表,指尖停在TikTok直播带货的笔记上,但你们现在还是夫妻店模式,想做大得融资。阳光从天窗斜射进来,在她脸上铺出明暗交界线,林远想起在苏宁总部见过的投行精英,个个都带着这样的锐利感。
Pre-A轮融资来得比想象中顺利。徐静带着团队考察了三天,最后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奶茶店拍板,8000万,占股20%,估值4亿。她搅着冰沙,吸管碰到杯壁发出轻响,但我有个条件,你得换掉现在的财务。周宇当场拍了桌子,不可能!老张跟我干了十年!林远按住他的手,看见徐静嘴角掠过的冷笑——那是猎手看见猎物服软时的表情。
真正的爆发来自TikTok直播。林远在洛杉矶找了个华人团队,签约健身网红Amanda,策划了场居家健身挑战。当Amanda在视频里举起他们的弹力带,露出小麦色的手臂时,评论区瞬间被Where
to
buy刷屏。那周的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仓库的打包机24小时运转,周宇的嗓子喊得沙哑,我们是不是在做梦
广交会上的冲突像是注定的戏码。林远站在展位前,听着隔壁外贸公司的老板跟客户吹嘘:我们做外贸二十年了,什么风浪没见过那人转头看见他的展位,忽然提高声音,现在的年轻人啊,就知道搞什么网红带货,能长久吗林远笑了笑,打开手机调出TikTok后台数据,单场直播GMV202万美元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那人的脸色瞬间变了。
四、悬崖边的平衡木
2021年圣诞夜,林远在洛杉矶的办公室里拆礼物。苏晴递来个小盒子,里面是支钢笔,看你总用圆珠笔,这个顺手些。这位留美硕士是Amanda的助理,此刻穿着红色毛衣,耳垂上的珍珠耳钉轻轻晃动。手机在桌上震动,是徐静发来的消息:圣诞快乐,要不要聊聊下轮融资他摸出钢笔,在纸上写下资本是双刃剑,墨迹在纸页上晕开小团阴影。
危机在2022年3月悄然降临。亚马逊突然修改review政策,大量刷单账号被封,林远看着后台好评率从95%跌到82%,心跳陡然加速。周宇冲进办公室,供应链那边说,原材料涨价30%,我们的利润快没了!窗外的洛杉矶阳光刺眼,他想起四年前在江北新区的小店,同样是利润被挤压的绝境,不同的是,这次背后有几十号员工,有母亲的房产,还有红杉的资本。
转型吧。苏晴把调研报告推过来,新能源储能设备,美国市场需求增长170%,我们有供应链基础。她的指尖划过锂电池便携电源的产品图,而且,这符合国内双碳政策。林远盯着她袖口露出的手表——积家,他在徐静手腕上见过同款。远处传来港口的汽笛声,他忽然想起宁波港的夜晚,那些沉默的集装箱里,藏着无数人的命运。
母亲的电话在这时打进来,背景音里有鞭炮声——老家在过元宵节。小远,李婶说你在美国成大老板了,王秀兰的声音带着骄傲,又突然低下去,晴晴谈了个对象,是你们以前粮油店批发商的儿子,你记得不林远握着手机,听见远处周宇在和供应商吵架,苏晴在给Amanda团队打电话,钢笔在纸上留下道歪扭的痕迹。他忽然想起徐静说过的话: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风口,只有永远的转型。
仓库里,工人们正在清点最后一批瑜伽垫。林远摸出张垫在抽屉里的照片——2015年的跳蚤市场,陈立在数钱,他蹲在旁边笑得灿烂。照片边角已经卷起,像段即将褪色的旧梦。手机再次震动,徐静发来条语音:听说你想切入新能源巧了,红杉刚投了个锂电池项目......她的尾音拖得很长,像条正在吐信的蛇。
第四章
新能源赛道的资本博弈
一、双碳风口的入场券
2023年惊蛰,南京的梅花刚落。林远站在江苏某锂电池材料厂门口,看着锈迹斑斑的铁门,想起四年前义乌的仓库——同样的工业气息,同样藏着转型的阵痛。厂长王建国(与校园超市老板同名不同人)递来安全帽,林总真要趟这摊浑水现在锂价一天一个价。他摸着胸前的工牌,上面刚换上远盛新能源的logo,双碳政策知道吧国家说2030年前碳达峰,这就是风口。
化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酸雾。林远盯着显微镜下的钴酸锂粉末,听技术人员讲解:我们的纯度只能到99.5%,宁德时代要求99.8%。王建国蹲在角落抽烟,烟灰落在老旧的实验台上,设备太老了,想升级得投一个亿。阳光透过布满油垢的窗户,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远想起跨境电商转型时的场景——每次突破都伴随着剧痛的蜕变。
入股协议签在清明前夜。林远在会议室里看着资产评估报告,工厂估值5亿,他注资2亿拿下40%股权。王建国的手在合同上停顿,林总知道采矿权有多难搞吧青海那片盐湖,多少人盯着。少年时在县城见过的煤矿纠纷突然涌入脑海,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有些风险,注定要有人承担。
母亲对新能源的理解停留在电动车电池。王秀兰在电话里念叨:晴晴说你们搞的是环保产业,好事。老人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混沌,隔壁李叔家儿子在青海开卡车,说那边的盐湖跟镜子似的。林远握着手机,望着窗外的梧桐树,想起二十年前跟着父亲去煤矿送货,卡车碾过碎石路的颠簸——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回原点。
二、资本杠杆的舞者
并购第一家锂矿企业在立夏那天。林远站在青海戈壁滩上,看着挖掘机劈开红色的山体,想起亚马逊仓库里的打包机——同样是对资源的攫取,前者带着原始的野蛮,后者裹着文明的糖衣。周宇举着勘探报告走来,墨镜遮住半张脸,锂含量300ppm,比预计高50%。他的袖口露出新纹的纹身,是只衔着橄榄枝的鹰——跨境电商赚的第一桶金,让这个曾经的供应链主管迷上了冒险。
真正的挑战是资本运作。徐静的红杉团队再次出现,这次她穿着藏青色西装,高跟鞋踩在戈壁的沙地上,我可以帮你做采矿权质押,最高能贷评估值的70%。她递来份文件,但你得让红杉占新成立的产业基金20%份额。远处的盐湖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林远想起她曾经说过的话:资本不是洪水猛兽,是杠杆,就看你怎么用。
三个月里,林远用质押—并购—再质押的模式,控制了三家锂矿企业。在西宁的融资会上,他对着台下的投资人举起酒杯,我们的锂资源储量已经达到50万吨,按照现在的价格......话音未落,台下传来冷笑。说话的是宁德时代某供应商的负责人陈辉,锂价早晚崩盘,你们这些投机者懂什么叫产业链玻璃杯在林远手中轻轻一颤,他想起苏宁时期与盒马的竞争——每个赛道的入口,都站着守护旧秩序的守门人。
转折发生在秋末。省环科院的专家沈曼第一次出现在工厂,她穿着白大褂,头发束在脑后,你们的废水处理系统不符合新国标。她指着化验报告上的重金属含量,再不改,下个月的环保评级就会降到C级。林远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戒指痕迹,想起徐静说过的话: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需要个能帮他规避风险的女人。
三、政商棋局的平衡术
徐州经开区的招商谈判持续了三天。陈建军局长敲着桌子,我们给土地出让金返还50%,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前三年全免,但你们得保证年纳税额不低于5000万。他推过来份文件,这是省里头的意思,要搞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林远扫过锂电池回收的字样,想起沈曼的警告:2025年起,动力电池回收将强制纳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沈曼的团队进驻工厂那天,带来了最新的环保设备图纸。我们采用干湿法结合工艺,她在白板上画出流程图,镍钴锰回收率能达到95%。林远注意到她画圆时手腕的弧度,和林小夏当年在黑板上写公式时一模一样。窗外的法桐叶开始变黄,他忽然想起北京的秋天,那个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孩站在银杏树下,说我们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行业论坛的辩论在冬至前夜。陈辉拿着话筒冷笑,锂电池回收根本不赚钱,你们就是为了拿政府补贴!林远走上台,点开PPT上的财务模型,我们的毛利率能达到30%,因为......他顿了顿,看向台下的沈曼,她轻轻点头,因为我们掌握了低能耗提锂技术。掌声响起时,他看见徐静坐在后排,指尖在手机上快速敲击——那是资本猎手在评估新猎物的信号。
青海的暴风雪来得毫无征兆。林远和沈曼被困在勘探车上,GPS信号时断时续。我离婚三年了,她忽然开口,声音盖过风雪,前夫是搞光伏的,卷款跑了。车载电台播放着天气预报,积雪厚度已达30厘米。林远摸出应急包里的巧克力,掰成两半,我妈总说,做生意要留条后路。沈曼接过巧克力,咬下的瞬间,他听见她轻轻说:这次,我想跟你赌把大的。
四、悬崖上的平衡木
2024年惊蛰,锂电池回收产业园奠基仪式在徐州举行。林远站在红毯上,看着陈建军局长挥锹铲土,忽然想起四年前在江北新区摆早市的清晨。沈曼穿着藏蓝色西装,站在他右侧,无名指上的戒指痕迹已经消失。林总,她递来份文件,省环保厅的验收提前了。阳光照在她新烫的卷发上,泛着柔和的光,他忽然发现,她笑起来像母亲年轻时的照片。
危机在奠基仪式后悄然降临。周宇冲进办公室,手里攥着份财经新闻,锂价暴跌30%!赣锋锂业已经开始裁员了!电脑屏幕上,碳酸锂价格从60万/吨跌到40万/吨,K线图像道陡峭的悬崖。林远摸出沈曼送的钢笔,在纸上写下产能过剩四个字,墨迹被冷汗晕开小团阴影。远处传来产业园施工的轰鸣,他想起陈辉在论坛上说的话:新能源不是慈善,是血腥的战场。
徐静的电话在午夜打来,背景音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喧闹。我们打算领投你的B轮,她的声音带着时差的疲惫,估值按之前的八折,怎么样林远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母亲的房产还在抵押中,想起沈曼为了项目推掉的晋升机会。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洞,他听见自己说:我要的不是注资,是资源整合。徐静笑了,那是她第一次露出破绽,林远,你终于学会谈条件了。
妹妹的婚礼定在五一。林远看着请柬上林晴&李强的名字,想起批发商的儿子小时候总来粮油店偷糖果。王秀兰在电话里絮叨:李婶说,他们家在县城买了商品房,阳台能看见护城河。他摸着西装内袋的U盘,里面存着与红杉的对赌协议——若2025年不能上市,他将失去公司控制权。远处的工厂亮着灯,像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他忽然想起沈曼在暴风雪中说的话:有时候,退路就是绝路。
深夜的实验室里,沈曼正在调试新设备。林远推门进去,看见她白大褂上的污渍,该换件新的了。她头也不抬,等项目验收完吧。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织出银色的网。他忽然想起亚马逊爆单那晚,自己也是这样站在仓库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手机震动,徐静发来条消息:听说你在谈科创板上市巧了,红杉刚投资了你们的竞争对手。
第五章
商业帝国的成人礼
一、上市钟声里的博弈
2025年春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晨光带着金属的冷冽。林远站在贵宾室里,对着镜子调整领带,看见西装内袋露出的一角——那是母亲塞进来的平安符,用红布裹着晒干的艾草。沈曼穿着墨绿色套装走进来,手腕上戴着他送的玉镯,最后一轮问询函回复了,关于锂价波动的风险提示......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我们终于熬过来了。
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问询持续了两个小时。当主审委员问到如何应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产能过剩时,林远点开PPT最后一页,上面是徐州产业园的实时监控画面:机械臂正在拆解报废电池,屏幕右下角跳动着资源回收率95.2%的绿色数字。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能,是技术。他看向坐在后排的徐静,她今天罕见地穿了黑色西装,就像四年前做跨境电商时一样,我们永远比别人早半步看到趋势。
敲锣仪式定在上午十点。林远握着母亲的手走上台,感觉到老人的手指在剧烈颤抖。王秀兰穿着暗红色旗袍,胸前别着那只银镯子——去年他用首笔分红从当铺赎回时,发现内侧刻着长命百岁的字样,是父亲结婚时送的。3、2、1——倒计时声中,他听见妹妹在台下欢呼,看见沈曼眼里的泪光,远处的电子屏上,远盛新能源的股价开始跳动,首日涨幅45%,市值305亿。
二、紫金山庄的月光
慈善晚会在五月的第一个周末。紫金山庄的宴会厅里,水晶灯映着淡蓝色的帷幔,那是沈曼特意选的颜色,呼应新能源的环保理念。林远站在签到台旁,看见李教授扶着系主任走来,老人头发全白了,却坚持要穿当年的那套藏青色中山装。当年在竞标会上,我就知道你能成。李教授握着他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虎口,像段温柔的往事。
变故发生在晚宴中途。刘建国——当年的校园超市老板——带着儿子走进来,少年穿着印有南财创业社的T恤,眼神里透着紧张。林总,刘建国的腰弯得很低,声音里带着颤抖,犬子想创业,能不能......他的话没说完,林远已经握住少年的手,明天来我办公室,我们有个‘县城青年创业基金’,专门扶持像你这样的孩子。他看见刘建国眼里闪过惊讶,忽然想起四年前在校园驿站,这人也曾用同样的眼神看过他。
拍卖环节掀起高潮。当Amanda捐赠的瑜伽垫以50万元成交时,台下爆发出掌声。苏晴举着竞价牌站起来,这笔钱请转给青海的锂矿工人子弟学校。她看向林远,目光里带着释然,我下个月要回北京了,那边有个新能源公益项目。灯光落在她新剪的短发上,他忽然想起跨境电商最艰难的时刻,这个女孩曾熬夜整理数据,咖啡杯在桌上堆成小山。
晚会结束时,林远和沈曼走到湖边。月光碎在水面上,像撒了把碎银。还记得青海的暴风雪吗她轻轻靠在他肩上,那时我以为我们都会死在那里。他摸着她无名指上的订婚戒指,想起求婚那天,他在实验室里用钴酸锂粉末摆成心形,其实我早就知道,你藏起了那份对赌协议。沈曼抬头看他,眼里有星光闪烁,因为我相信,你不会让我输。
三、回不去的旧时光
母校演讲定在五月四日。林远站在大礼堂台上,看见台下坐着的陈立——他现在是某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总监,头发稀疏了些,眼镜还是当年的款式。有人问我,逆袭的秘诀是什么他扫过台下的新生,目光停在某个穿蓝布书包的女生身上,不是风口,不是资本,是永远不向生活认输的狠劲。掌声响起时,他看见后排角落里坐着个穿米色风衣的身影,瞬间想起2015年的秋天。
演讲结束后,林小夏在梧桐道上等他。她的头发烫了卷,颈间戴着铂金项链,听说你要捐栋楼给商学院秋风卷起落叶,她的影子和记忆里的重叠,当年我去北京,其实......林远抬手打断她,不用说了,错过的人,成就了现在的我们。他看见她眼里的释然,远处传来新生的笑声,像极了十年前的自己。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徐静发来的消息:恭喜,红杉退出了你的竞争对手。附带的新闻里,某锂电池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勒令停产。他想起沈曼收到的匿名威胁信,想起省环保厅突然提前的验收——有些暗战,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真相。
四、写进风里的答案
五月的最后一天,林远回到县城。粮油店的红布招牌还在,只是换成了LED灯箱。王秀兰系着新围裙,正在给客人称小米,小远,帮妈看看电子秤是不是不准。他接过秤,看见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忽然想起少年时蹲在灶台前添煤球的清晨。妈,以后别开店了,跟我去南京吧。王秀兰摇头,这里都是老邻居,你看,晴晴的婚纱照还挂在里屋呢。
李强的父亲坐在门槛上抽烟,看见他时慌忙站起来,林总,当年的事......林远摆摆手,早忘了。他看着面前的中年人,想起母亲账本上的欠款,想起妹妹婚礼上那人欲言又止的神情——有些恩怨,在时光里会自动风化。
傍晚时分,他独自走到护城河边。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个正在奔跑的少年。手机响起,是陈立发来的照片:当年的校园平台小程序截图,最后一条更新停在2017年6月15日,感谢南苑生活圈,让我赚到第一桶金。他笑了笑,删掉对话框,抬头看见一群候鸟正掠过天空,翅膀切开暮色,划出优美的弧线。
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小远,吃饭了!他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家,看见沈曼正帮母亲摆碗筷,妹妹抱着孩子在院里玩耍,墙上的婚纱照里,李强穿着西装,笑得像当年偷糖果的少年。风掠过河面,带来油菜花的腥甜,那是苏北四月的味道,是所有故事开始的地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