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反正当时的我知道,有人的命是比馒头还好。
魏承睁开眼睛,叹息道:兆国土地贫瘠、山林不茂、水流湍急......百姓的日子,真的太苦了。
看过那样的世界,我不能享福,孩子。
对我而言,荣归故里不是享福,是罪孽,我不能在这样的兆国吃香的喝辣的。
我的这条命只想在兆国国力不强时护佑国家平安,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也觉得、我也得觉得我至少是对得起丑娃的。
我不介意功绩无人知,不介意污名,更不介意死。
我只想,让大家过得好一些。
如今,我的路要走完了,我觉得最后我还能用我的性命与清白抓住谢长追和书言、抓到司空府,我真的很知足。
尤其是......
魏承又笑了,他看着温澜,我真的很开心又能与当年的小丫头重逢。
温澜眼中蓄满了泪水,她已无力去承受魏承的目光,侧头躲过,试图不让眼泪掉下去。
结束吧,丫头。
让这种生活,结束在你这一代吧。
魏承拿出他的献玉者笺印递给温澜。
温澜瞧见那晃在半空中的笺印,实在没忍住落下一滴泪。
她原本是与他一样盘腿坐在地上的。
此时,她伸手去握他的笺印,向前探身的时候,她膝盖收拢、再并膝坐下,她为了藏住泪水便俯身在他身前,一如在跪他。
他叹息,宽大的手掌安抚地拍了拍她的头。
温澜闭上眼睛去感受魏承掌心的温暖,她哽咽着问:我有没有跟您说过,我在去擒玉斋之前,是祖父养大的
她其实知道,她没跟魏承说过。
我......我不敢杀人的时候,不仅害您受伤中毒,晚上我还病了,劳您撑着伤痛照顾我一宿。其实我那时知道是您在照顾我,我觉得,您就像我祖父一样。
温澜剖开内心对魏承精神寄托般的亲人之情后,便绷不住情绪,泣不成声。
我后悔、我一直后悔在当年分别的时候没有告诉您,我把您当成我的祖父,我怕我再也见不到您,再也没法跟您说,我很感谢您对初出茅庐的我那么照顾......我很、很抱歉害您受伤。
我、我这次接到定远侯府的任务,我也是一直希望、希望能见到您!希望您能满意现在的我!
先生!
我很想您!
魏承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缩成小小一团的温澜,心底一片柔软,又忍不住心疼。
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勉力忍下,笑着柔声哄道:我是知道的,孩子,我都知道。
当年,他得知她将离开擒玉斋入嬴的时候,动用了一切手段,亲自带着她走向真正的战场。
年幼的她像个小白馒头一样,看得他心软,只见第一眼就恨不得与她相认,永远将她护在身边......可他不能,他知道纪兄也不会愿意如此。
所以他只能硬起心肠,在最短的时间里,逼她最快的成长起来。
他想,如今终于是......突然一阵剧痛袭来,魏承的唇边溢出鲜血。
他恢复理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敢再留她,催道:走吧。
她不动。
孩子,你做得真的很好。你方才的问题,我一生都没有去考虑过,因此什么都不能回答你。所谓细作的宿命,只是我的答案,而你有你的路要走,所以别难过,走吧。
她还是不动。
魏承笑了笑,仰头靠回墙壁,深吸一口气,又长长地叹息道:是时候,该走了。
一言如梭,穿入温澜的双耳,霎时将她带回十一年前沧浪江上的诀别之时。
那时,她一步三回头,不愿意离开。
是魏承告诉她,身为细作,无论何时都不能回头,他们是没有归途的。
那时他就告诉过她,是时候该走的时候就要走,他的路赶完了,而她,还有很长的路。
她要为了她心中的追求、为了她前辈未能达成的遗愿、为了她背后的国家与百姓——逆风竭蹶,亦誓不回头的向前走去。
此时,温澜纵使再不舍也咬紧了牙关扭过头,起身,跨上两级台阶,一步迈出牢门。
她的衣袍飞起一角弧度,她再也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