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裴家几人走了之后,沈大江和万氏就开始对着沈秋长吁短叹,一副又心疼又不敢说的模样。
沈秋能理解他们,不说村里人家,就是京城的高门大户中培养多年的嫡女庶女在议亲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对于家族是否有所助益。
而村子里的人想法就更加简单,给闺女找个好人家,说出去自家脸面有光,聘礼银子多了能省下压箱银子,女婿家里富裕还能拉拔娘家。
而她今天自己应下的裴家,有多富裕谈不上,拉拔娘家估计也够呛。
就裴彻那个煞星,不克着他们家都不错了。
回头跟裴家结亲的消息传出去,指不定村里多少人背后讲究他们家呢。
但她应下来的理由方才都已经说过了,此时再多言也无益,于是便默默的听着。
直到沈年回来,得知这件事后大吃一惊,然后就是冷着脸问沈秋:你就这么信不着家里,宁愿去相信一个外人
沈秋不怒反笑:除了这个办法,你还能想到更好的么
或许你还会坚持全家人离开这里,可你不科考了么你甘心么
让爹娘背井离乡放弃这院子和田地,他们能适应么
不要说躲过这阵子就好了,陆家人的无耻我比你们任何人都清楚。
我若是嫁给裴彻,有了他这个大理寺背景的小官夫君,不仅免于被逼做妾,爹娘的点心生意也可以做大,你也可以继续科考,这样不好么
沈年被妹妹一顿输出打得哑口无言。
沉默了一会儿,他低下头。
是我没用,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依然没法为家里做些什么,反而要连累爹娘辛劳怕,还要让妹妹替我做打算。
不,你错了。
沈秋正色道:你读书考科举,未来才会给我们撑起一片天。
只不过现在还没到你出力的时候,千万别妄自菲薄。
况且陆家人即便知道我定了亲,也不会轻易放弃,甚至有可能在背后使阴招,你在书院要处处小心陆淮安。
他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却极会钻营。有些事儿即便不是他做的,也会被他想尽办法安在自己身上博好名声。
大哥苦读多年,千万别在马上要功成名就的时候被人拉下马,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沈年浑身一震,竟是这样
他跟陆淮安同在明德书院,因身份相差太大所以平时没什么交集。
但妹妹说的这些他也并非全然不知,影影绰绰的总会听到过一些小道消息。
只不过彼时他觉得有可能是有人嫉妒这个礼部员外郎家的公子,毕竟陆淮安无论是相貌还是日常的言谈举止都称得上是翩翩公子,对同窗也大多礼待。
没想到妹妹对他的评价竟然如此恶劣,想来此人应该确实有些问题。
好,我会多加小心。
沈年十分慎重的点头。
他明白妹妹话里的意思,还有几个月就是秋闱,确实不能马虎。
村民们上午见着裴家三口人拎着一大堆东西去了沈大江家提亲,便高度关注这亲事到底能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