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沈秋往旁边走了两步,将身后的沈大江让了出来,随后严肃的看着他和万氏。
爹,娘,趁着点心还没做,有些话咱们得先说清楚。
做点心难免会用到好食材,如果你们舍不得花本钱,那这生意不如压根儿就别做。
谁都不是傻子,点心好不好吃一尝就知道。
这......
沈大江和万氏面面相觑。
他俩昨天晚上确实偷偷嘀咕来着,觉得沈秋虽然在陆家学了点心方子,可这都一个月了也没见过她进灶屋,能不能做出来还是回事儿。
再说那点心方子哪那么好改,听说富贵人家猪油、鸡蛋跟不要钱似的,他们家哪用得起。
于是早先那股子想赚钱的热乎劲儿睡了一宿觉早就散的差不多了。
二人一致认为只要让沈秋多做些绣活儿贴补家里就行,点心不点心的还是算了吧。
看他们的神色,沈秋已经能猜出个大概。
呵,我本想着给家里找条挣钱的出路,没想到爹娘竟然半点儿都不信我。
罢了,横竖我能做绣活儿攒银子,你们要是愿意天天吃糠咽菜就随你们。
沈秋冷着脸说完,拿着包袱转身回了隔间。
她的时间宝贵,要尽可能的在陆家找上门之前多赚些银子。
沈家既然护不住她,大不了她就带着银子跑。
没户籍也不怕,只要能活着,往后的事儿谁说的准呢。
不明真相的沈年疑惑的问:爹,娘,她刚才说什么点心
沈大江两口子见状就一人一句将昨天沈秋提起让他们俩做点心卖的事儿说了一遍。
在他们看来,儿子在京城书院念书,也见过不少世面,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做也得问问他的意见。
她真这么说
沈年诧异,继而又觉得理所应当。
虽然他是农家子,可书院里不少同窗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平日里闲谈中也大致了解原来那些深宅大院的姑娘们平日里也是要学习功课。
只不过跟男子不同,女子要学的大多只是作诗作画、女红厨艺。
说到底,还是为了将来嫁人操持中馈做准备。
沈秋在陆家想必学的也是这些东西,她说改进几个点心方子的话应该是真的。
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沈大江和万氏又动摇了。
儿子,照你这么说咱们应该听秋秋的
沈年点点头,爹、娘,咱家分了家,往后所有的开销都得自己出。我抄书的银子抵不了束脩,地里的粮食也不够咱们四个人一年吃的。
况且咱家现在这个院子,他看看四周,入冬前应该还得再修修,这些可都是要花银子。
如果妹妹真的有法子,咱们不如试一试。
这是沈年第一次承认沈秋是自己的妹妹。
他之前一直觉得沈秋人虽然回来了,但心未必就真的在这里。
可眼下既然都已经想出办法给家里赚钱,那想来她应该是心甘情愿的留下来跟他们一家在一起。
既然这样,那他沈年就认这个妹妹。
屋里的沈秋并不知道她这个疑心病重的哥哥在想什么,她也从来没对沈年抱有什么期待。
一个小童生,在京城地界上什么都不是。
她将包袱里的绢布展开,这次要绣的山水图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商户订的。
这图简单,应该比上次的还能绣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