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七十回

第七十回
三姐妹破案宝钗忧
李知府提升贾桂喜
贾桂为了骗史英、雪莲回来,随随便便地开个玩笑,竟然说假成真,闹出个盗窃案来,而且数额之巨大,案情之扑朔迷离,实属罕见。雪莲半世的积蓄化为乌有,一时心中难受。贾桂从喜转忧,担心此案难破。贾桂、史英、雪莲三人议论半天,没有任何结果。
雪莲和史英连夜赶到扬州,向宝钗叙述了雪莲财物被盗的案情。宝钗听后说:这个案很蹊跷,一定要破,非破不可。我看一定破得。
怎能破得请指教!史英惊讶地问。
听你俩刚才所说,据我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盗贼不仅仅要财物,最主要是冲着我们来的,或许他对我们有怨仇,不然的话,为什么把你墙上的字画也毁坏掉呢从这里不难看出,他们是蓄意来寻衅滋事的。宝钗沉重地说。
我与别人结怨不多,谁对我有如此深仇大恨呢雪莲不解地问。
不是你个人的恩怨,而是我们的恩怨呀!宝钗叹了口气道。
我们,什么恩怨这难道是……史英若有所思地说。
前几年你在高邮平定匪盗的事总没有忘记吧,不是还逃了一个匪首,他的老婆不是死在六合吗还有在瘦西湖行刺皇上、湖涯村闹周香婚礼等,难道都是孤立的吗宝钗分析说。
是他!只有他才会有如此深仇大恨,不时向我们挑衅。史英气愤地说。
你也是其中之一,主要还是冲着我来的,包括雪莲你。宝钗判断说。
为什么我有什么得罪于他呢雪莲疑虑地说。
亲人变冤家啊!有几十年了,一时也说不清楚。宝钗忧虑地说。
就是那帮要饭的,是吗史英问。
就是这帮匪徒,现在摇身一变,变成丐帮了。宝钗更添愁容。
这个土匪,欺人太甚,非把他缉拿不可。史英愤懑有加。
那时他纠集盗贼,为非作歹;现在还纠集乞丐,继续与我们作对。宝钗说。
我把他们统统抓来,看他怎办史英说。
难啦!看来对付丐帮比对付匪帮更难,因为他们有很大的欺骗性,披着乞丐的外衣,在求乞的掩护下从事各种罪恶勾当。宝钗说。
怎么办,难道让他继续为非作歹吗史英说。
不不不,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件大案为切入口,掌握他们的犯罪事实,才可以缉拿处置他们。宝钗道。
案子咋破从何入手呢请您赐教。史英问。
急也没有用,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它查出来。宝钗满有信心地接着说,雪莲,你把所有被盗的财物,列出清单来。然后你俩去扬州街上,把所有的古董商行和当铺都走一趟,看看动静,摸个底子。因为他们一定是以最低的价格出卖或典当了的,不大可能至今还放着。你俩先去找出销赃人和典当者,这样顺藤摸瓜,才能把作案犯人捉拿归案。
为了此案能够顺利告破、以防不测,宝钗还叫文茵一起,并提醒她们务须做好自身防范,千万要保护好雪莲的安全。
史英、文茵、雪莲三人天天在街上暗探,没几天,把扬州所有古董店和当铺的地址、名称了解得一清二楚。一天,她们看见琼花街的一间当铺外站着五六个乞丐模样的人,便意识到此处存重要嫌疑,或许里面有隐情。
她们三人在扬州皆有名气,两个是江东女侠,一个是江东名妓。这间当铺与维扬楼相距不远,是雪莲经常光顾的地方,掌柜、伙计们都认得她。她一人在先想进店去看,这批乞丐纷纷围上向她讨碎银,搞得她进退不得,这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史英、文茵立即上前,斥道:谁敢在此阻拦,本姑娘就要拿你是问了,快点儿让开。
乞丐们一看便知道她俩是江东女侠,一下子溜得无影无踪了。她们三人进了店里,掌柜表面上热情礼待,却没有透露任何有关信息。他虽然言辞谨慎,也露出了蛛丝马迹,表现得战战兢兢、惊惶失措。
其实,掌柜当时知道这批货物十有八九是偷、抢来的,估计以后不大会来取回了,就把正品作赝品、正宗当水货,以最低价格典当进来,从中可以赚取许多差价。这样,他怕失去几千两甚至上万两银子的横财,还没准儿说他收取赃物而受罪处罚,所以守口如瓶。
据此情况,宝钗分析掌柜还恐怕受到乞帮威胁,所以叫她们三人继续在其附近打探。几天过去,扬州街头却见不到这些乞丐,似乎已经蒸发了。
雪莲她们多次开导掌柜予以配合,可是他仍支支吾吾、不肯讲出实情。据如此情况,宝钗只得去禀报李知府,由府衙捕头发出传唤。掌柜接到传票,就颤颤栗栗地来到知府衙门。
知府认为此案特殊,全权委托宝钗、史英预审。这个掌柜算得上老奸巨猾,可是见到宝钗却不寒而栗。因为他认识她,也知道她在吴江连环破了二十多年的沉冤案,一举抓获罪犯归案,还自行侦破洗劫林府大案,被传为佳话。所以,他声音颤抖地问:您好!您就是高邮贾大人的母亲
是的,你认识我宝钗问。
那年在广陵南路丝绸商行看见您在写字,后来在路上见到过多次。掌柜套近乎说。
认识我更好。你应该知道,今天找你什么事来着宝钗说。
不不!不知道,想必是当铺的事吧他说。
是的。就是要你如实地向我们说清楚,不能有丝毫隐瞒。宝钗接着说,你要知道,乞丐哪有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明明是偷盗来的,你不但不报案,反而为他们瞒赃,这是王法所不能允许的。
我没有……他说。
没有什么你没有隐瞒,那就对了,我相信你不会包庇有罪之人,更不会置王法于不顾。请你说来听听。她说。
这……这样……他仍吞吞吐吐。
就这样吧,你把他们所典当的账簿子拿来看看,把这批东西全部搬到府里来,我们给你收条,暂且由知府衙门代为保管。因为当票还在他们手里,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来这么贵重的东西,万一有什么散失咋办,这里代你保管,又不要保管费,多好啊;二来你若这样做了,衙门不会再追究你的刑罚,府里还有责任保护好你的人身安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宝钗道。
宝钗言之确确,循循善诱,掌柜无法抵赖,只好老老实实地将事情原委作了交代:
在半月前的一天早上,有三个衣着体面的男子拿着一批东西来到他店里,说因生意周转,急需一笔银子,特将这些物品典当,其中一个是长者模样的断臂人。掌柜见到这些珍稀物品,数量之多、品类之众,价值很难估料准确,看来必是不义之财,非偷便是抢的,所以有意压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八百两银子典当。之后,看到有十几个乞丐模样的走来,断臂人分给每个一二十两银子后,都走开了。
事后,这些乞丐来铺威胁说:我们是偷来的,实际价值上万两,如若告上官去,你是销赃罪,你也要坐大牢;如若告发我们,就要把你碎尸万段,砸你当铺,烧你房屋,灭你九族。
掌柜在金钱诱惑和丐帮恫吓下,怎敢说出实情。刚才,他听了宝钗一番道理,知道纸包不住火了,也认清了利害关系,于是坦白道:小的有罪,请大人、太太宽恕。我立刻把清单和物品送交府里是了。
宝钗高兴地说:这就对了,只要你全数拿回,一定是既往不咎了。
掌柜很快把账本、赃物交进府库里。案子基本告破,只剩下缉拿犯罪嫌疑人了。
这批盗贼知道府里和史英她们在追捕,就化整为零、各奔东西,三三两两地分散各地。断臂老人还发给每人一些银子,确定半年后在镇江府丹阳县某村集结。从此之后,他们又去向不明了。
史英和文茵花去近两个月的时间,走遍江东主要城镇,还是找不到蛛丝马迹,追缉只好暂告一段落。
很明显,这个断臂老人便是贾环。此乃宝钗之心腹大患:贾环不捕,她无宁日。一天早晨,宝钗发现房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仔细一瞧,是针对自己的,歪歪斜斜地写着打油诗:
高邮物品咱们抢,劝你休要挂肚肠。
暗养男人羞丢脸,私生儿子臭名扬。
公开于众皆唾骂,瞒到头来咋下场
害死我妻断吾手,报仇雪恨没商量。
宝钗看后,气得双手发抖、两脚麻木、头晕目眩、心悬意乱。她虽然撕掉了这张字条,但心却被震住了。这真是:
精神不振累忧忧,靓丽娇容满面愁。
后悔当初行下策,看来败露事难收。
宝钗是个明白人,知道终有一天,自己的隐私会被宣扬,一旦公布于众,将如何是好她绞尽脑汁,始终想不出办法,也可以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既缺少冲破世俗偏见的勇气,又没有想到请求赐予玉佩的皇上赐婚来成全,更担心小春雷的安全,只怕他们不择手段、暗害儿子性命。
宝钗叫金玉立即去吴江老家,向父母禀明情况,提醒他们务要高度警戒,想尽办法以防不测,确保孩子平安。金玉郑重其事,当即前往湖岸村。
宝钗虽作了一些安排和防范,但心仍不踏实,经常梦魇惊扰,多次梦见贾环带着一批乞丐,手拿尖刀刺进小春雷咽喉、刺入自己胸膛,吓得哇哇尖叫而醒。因此她吃饭无味,睡觉不香。
进入更年期的她,不但得不到心情放松和身体调养,反而受到如此惊扰和折腾,因此精神恍惚忧郁,出现腰酸、背胀、腹痛等症状。
此时,府里杨夫人有事邀她前去。她带着病容走进府里,得知李亲家被提任为内阁学士,于次年正月履新。据说礼部侍郎病逝,职位尚缺,朝廷是提携他而委以重任的。
李瑞在扬州任职多年,杨氏也习惯扬州了,加上女儿女婿和外孙都在身边,有舍不得离开的心理,于是找宝钗商量。她听后说:贺喜贺喜!恭贺李亲家荣升!
说提升也没提升,只不过是正三品的京官,多了个正字罢了。说名气好听些,实际不如地方官自由自在。老话讲‘伴君似伴虎’,皇命在此,不去也得去。杨氏忧虑地说。
李亲家年纪也大起来了,做地方官也够辛苦的,换换环境有好处。知府直调京官不容易,也算难得,官是一格一格地提升,路是一步一步地前进。你说是吗现在虽然做辅佐,过一年半载后,提为礼部侍郎,不是最理想不过吗宝钗高兴地说。
说得也是。只是我舍不得离开黛儿母子他们,一刻看不到小达儿心中就放不下。老爷一人去,我又怎能放心得下老爷子的生活总要照顾的。杨氏犯难地说。
你当然要与老爷一起去的,至于黛儿母子俩,有我在,请放心好了。只是你和李亲家两个人,未免太冷清些。没事的,等你们安顿下来后,明后年我也想回京城去。到那时,我经常来陪你说说话。宝钗劝慰道。
这样最好没有了,希望你早点回京城去。杨氏说。
反正最近去不了,这里乱七八糟的事多得很。最早要到明年冬天或者后年春天,也快的,只有一年多点时间了。宝钗说。
两个女儿和小达就拜托给你了,有你在,我也放心了。杨氏说。
你放心好了,况且一个是媳妇,一个本来就是女儿,小达是我的爱孙,关心照应是分内之事。总之我会照料的。宝钗说。
那就拜托了!杨氏说。
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只要我能够做到的,尽管交代好了。宝钗说。
现在也说不准,可能要你帮忙的事多着呢。我没有去过京城,不仅仅是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人,更重要的是京都的规矩都不懂,这方面先要请教了杨氏说。
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可以说大体相似。只不过人来客往上讲话注意些,宁可多说千句别人好,不说半声人家坏,更不能说皇上和内宫的事情。宝钗说。
谢谢!记住了,我们女人应注意哪些杨氏问。
我也不懂,听说最好不要管官场的事,尤其是朝廷中的事,有人问你,你说不知道就好了。宝钗说完赠诗一首:
朝中事体勿多知,莫使老爷酒饭迟。
礼物礼金收不得,人来客去费心思。
杨夫人把上述四句话记在本子上,以便提醒自己。她接着说:我还有两件心事:其一是蓉儿的事,她餐餐食素,性格变得越来越怪癖,沉默寡言、笑脸全无,使人担心!我想把她带到京城去,她坚持不去。我为她发愁,为她担心!我走了后,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没法子的事,只好听天由命吧!请你放心,我会关心她的。不过要她回心转意看来是难上加难了。她出家的念头越来越明显,只有让她走这条路,将来修成真果也不一定。宝钗道。
第二件就是桂儿与黛儿的事。他俩感情比较冷淡:他很少回家,黛儿也很少去高邮。现在孩子越来越可爱,我舍不得离开他们孩子,为此使我牵肠挂肚。杨氏夫人说。
这可能是他公事繁忙和路途不便的缘故。以后请李亲家想法给他调到扬州来,这样他俩天天在一起,想必渐渐会好起来的。宝钗说。
我也这样想,我估计老爷子调京后,有可能由桂儿接替,也许下个月就有正式公文下来。杨夫人道。
但愿如此。不瞒你说,原来史姑娘也有点原因,现在史姑娘和薛姑娘已半年不去了,若调到府里后,想必夫妻俩会慢慢融洽起来的。宝钗说。
说到贾桂,当他知道李瑞上调京城后,不知有多高兴,估计接替扬州知府非他莫属了。因为他比各县知县都年轻,能力也在他们之上,加上岳父已是内阁官员,兄长是江苏巡抚,皇上亲赐母亲玉佩,还有几年高邮政绩不俗,皇上在扬州时曾提到他,给予褒奖,因此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他喜不自禁地再作飞黄腾达诗:
五年整整在高邮,有望升迁上府州。
太守三秋为省抚,九卿六部受封侯。
贾桂十分看重名誉地位,把升官作为自己终生的追逐目标:为了升官,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可以丢,什么人都可以求,什么人都可以负。因此,他把雪莲东西被盗之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史英、雪莲不在身边的烦恼也烟消云散了。他想:只要升迁高官,何愁不来荣华,何愁没有美女!于是他兴味盎然地走到李府,一是想探听自己提拔高升的消息,二来向老丈人表示祝贺,同时也与李黛欢乐一宵,以解英、莲不在之饥渴。
他一走进,见母亲正与岳母在说话,就上前向两位母亲请安问好。宝钗、杨氏见到儿子、女婿自然高兴。杨夫人首先说:我俩正说到了你呐!
说我什么有什么教诲贾桂问。
说你在高邮多年了,我叫李亲家想法把你调任到扬州来!一则官职上升,二则离家里近,便于照顾老婆孩子,生活也方便些。宝钗说。
母亲这席话,正中他下怀。他眉飞色舞地说:谢谢两位母亲对孩儿的关怀,永远不忘您俩的大恩大德。因公务繁忙,近几年很少顾到李黛和孩子,全赖你们操劳,心感愧疚!
杨氏听了非常愉心,哈哈大笑道:以前也不能全怪于你,因为做官的人皇命在身,公务第一。做女人就要义不容辞地侍候老爷。往后希望你多多照顾妻子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教养上,要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来,让他健康成长。
我会的,只要我在他们身边,一定会好好地关怀照护的。贾桂说。
宝钗听出他的话半真半假,目的是想当扬州知府,就趁机说:你若调到扬州来,要多关心黛儿和孩子。黛儿的确是个贤妻良母,是个好女人,你的孩子十分乖巧,将来他定有出息的!
孩儿铭记母亲的教诲。噢!我这次来主要是向岳父大人致贺的,恭祝他荣升京官!再则是来看望两位母亲和达儿母子俩的。贾桂说。
此时李瑞走了进来,贾桂行了下请安礼,说:父亲荣升,小婿特来祝贺,望父亲步步高升!
虽然说升了官,从知府直上京官可不多,但也不是个美差呀!现在进入内阁当官,责任不小。不过只要自身正、脚踏稳、轻权利、尽责任、精忠辅政、忧国虑民,想必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李瑞自得地说。
凭父亲的智慧和阅历,一定能够胜任此职。您过年后就要上任,小婿我为您做些什么贾桂殷勤地说。
一时也说不准,最主要是牵挂蓉儿姐妹和小达儿……李瑞说。
这时已到开饭时候,花蓉、李黛和孩子都到了。大家相见,彼此间热络了一番。贾桂见儿子向他蹒跚而来,高兴地嚷着父亲,父亲!他激动地抱起儿子,坐在自己的膝盖上,说:父亲好长时间没有来看你了,父亲好想你啊!
你也该常常来看他们。花蓉说。
请蓉妹放心,只要我调到扬州,就会天天与你们在一起,夜夜给孩子讲故事。贾桂说。
看来你是有望提升扬州知府的。李瑞说。
请父亲多多关照。贾桂说。
我调到京城,多半也是为了你,为你提升扬州府创造机会。岳婿总不宜长期管属一地,你调任高邮时,想必吏部已有考虑,你转实职了,也没有给我们回避。看来我调离扬州,与你进府衙不无关系。李瑞说。
多谢父亲提携!贾桂作揖,接着道,如若我能升为扬州府,多请父亲嫡传治政之道
主要是记牢三句话:倡廉戒贪,秉公司法,勤政为民。李瑞讲着大道理。
我会做到的,母亲早有教诲,决不当贪官污吏。贾桂表示。
这一点我完全相信你,你母亲都给你新编了《护官符》,照此去做,定然是堂堂正正的好官了。李瑞说。
小婿铭记在心,不负父亲所冀望。贾桂说。
你母亲才智过人,宝亲家在扬州帮我做了好多事,像高邮平寇、靖江除霸、扬州护驾等,才换来今天的太平繁盛。今后遇到有事,去请教你母亲就是了,我有什么事也常与你母亲商量。李瑞关心地说。
不知贾桂能否提升为扬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