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六回
请八怪登门写书画
戏新郎同房作诗词
名闻于世的扬州八怪,不全是扬州人氏,除罗聘、高翔是本地人外,其他都是客居在此。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们习惯称为郑板桥,是兴化人;还有李鱓,字复堂,也是兴化人;李方膺是南通人;黄慎籍贯不详,也许是丹阳人;金农是仁和人;汪士慎是休宁人。
郑燮在五十一至六十岁时在山东范县和维县做过县官,之前居住扬州卖字画,所以在此处有普通宅第,告老后仍回维扬颐养天年。
宝钗她们登门拜访,刚巧八怪都在板桥家中谈天说地,只见八位老翁身着长衫,个个气宇轩昂、风度不凡、和蔼可亲,并无怪样。她们一时慌张,未带名帖,宝钗就欣然道:诸位老先生金安,冒昧打扰,请原谅!
前几年,宝钗在广陵南路金玉丝绸商行作对写联时,李鱓、金农当时在场,所以早认识她。他俩忙站起来,热情地说:大驾光临!失敬,失敬!请坐,请坐!说后遂对板桥他们说:这位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山中高士’——薛宝钗,不不不,宝太太了。
久仰久仰!板桥等立起拱手道。
幸会!幸会!拜访来迟,请恕罪!宝钗她们拱手说。
何罪之有。请请请!不知贵客到来,未出迎接,请见谅!板桥说。
冒昧打扰,还请诸位老先生见谅!宝钗说。
板桥捋了一下山羊胡子,说:贵客来了,请献上茶来!其老夫人亲自泡了四杯龙井茶。宝钗她们立起接过茶水后,说:谢谢!谢谢热情款待!
贵客光临,茅舍蓬荜生辉。板桥说。
久仰八老大名,拜访来迟!黄岚说。
这位是……李鱓问。
噢,忘了介绍,这位是苏州府贾兰的夫人——黄岚,那两位是符夫人和江夫人,想必李老先生和金老先生早已认识了。宝钗说。
早闻黄夫人大名,今日光临,十分难得!黄夫人请。今日天降贵客,请坐!请坐!八老齐声。
八位老先生请!无名小辈,何来大名。黄岚说。
黄夫人才貌双全,胸怀博大,为人耿直,可称得上女中丈夫、贤惠夫人!罗聘说。
过奖过奖,谢谢!黄岚说。
三十年前就知宝太太的芳名,一直无缘相见,最近听说你经常逗留扬州,我们早想登门拜访,只怕你不在林府。板桥说。
我无才无德,怎知道我的小名宝钗道。
我等是贾政的朋友,他住在江宁时,大家经常到他家里玩。我在山东做县官时,也曾多次上京,都要去你荣国府造访,所以经常听贾兄讲起他家中的那个佩玉公子和一班红颜玉色,自然就知道你‘山中高士晶莹雪’了。板桥说。
谢谢!名不副实,何才何德,受此荣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呀!宝钗说。
今日四位大驾光临,有何贵干黄慎问。
我们的亲戚文茵明日举行婚礼,请八老赴宴!并求先生几幅字画墨宝。宝钗说。
谢谢看得起我们这班老头!写字作画这些小事,何用太太、夫人亲自劳驾,差个人来,通知我们就是了。板桥道。
宝太太的字写得龙飞凤舞,老朽甘拜下风。不知贴在何处要什么样的字画金农说。
是新娘的房间,随便贴上几张就好了。黄岚说。
量体裁衣,到文小姐的新房看看,岂不更好板桥说。
非常欢迎,劳驾老先生!宝钗说。
文小姐才貌双全,武艺高强,女侠名声扬四海。她为扬州惩了恶、扬了善,我们都十分敬佩,今日为文小姐效劳,很是荣幸,请带路!李方膺说。
谢谢!众位老先生请!秋纹说。
八怪的到来,给赵家增添喜气。李纨、杨夫人、花蓉、李黛、秋实夫妇急忙迎接。宝钗一一作了介绍后,大家一起走进新房。八老看后,觉得最好是书画并茂,里外需五幅。板桥说:我们一人作画一人题字,宝太太和黄夫人也来一幅,刚好五幅。
文茵马上捧上文房四宝,由郑燮老先生先作。板桥泼墨如黑龙翻腾,运笔似夜幕电闪,很快画好了岩石巍然兀立、新竹枝繁叶茂、几支笋牙破土而出的水墨,一改频繁削尽留青瘦的个性,以独特风格表现,人们看了无不拍手叫绝。他说:今日赵先生和文小姐新婚大喜,所以枝繁叶茂,这是旺盛之象征,竹茂意蕴三多,多福多财多子孙!然后请金老题字。
金农,字寿门,习惯称他金寿门。他笑容可掬地说:郑老这竹子画得好!说后就在画面的左上角题写:
旭日东升照福门,文荫枝旺叶多孙。
清风剪出茂繁竹,画笔描来美满婚。
寿门写后,说:黄夫人的红梅画得入墨三分,请夫人来一幅红梅报春吧!
夸奖了,学生只是学学而已。老先生哪知道我会画红梅,难道见过黄岚说。
苏州府正堂中的那幅丹青太好了,我们曾两次去苏州府驻足,无不认为夫人的红梅画得苍劲挺秀、景色无限。寿门说。
谢谢夸奖。那只好班门弄斧,献丑了。请多多包涵!黄岚说后,文茵拿上几色颜料。
只见黄岚挥舞羊毫斗笔,神采飞扬,一气呵成。两株盛开的红梅,杆杈互参差,花笑满枝头,千姿百态迎春风,一对喜鹊报春晓。大家看了赞赏不已。
请宝太太题字!板桥道。
宝钗从金寿门手中接过毛笔,题上五言古风一首:
梅花开五福,绿竹笑春风。鹊报新婚禧,天降不老翁!
怎能把我等也带进去,后一句应改为‘香飘大地红’。板桥说。
罗聘,字雨峰,擅长兰花。他画的兰花有花在纸中闻芳香的神奇之说。他举笔如蛟龙出海,落墨像侠女舞剑,看似随意之举、信手拈来,就一口气画了两株并连的幽峪蕙兰,看去妙趣横生,馨溢图中。大家无不赞叹。
不等别人推荐,李方膺已行草凤舞龙飞地题诗一边:
幽幽坳峪出春兰,玉洁仙身璀璨姗。
爽爽和风家福祉,岚岚浩气户平安。
接下是李鱓提笔画秋菊。他本来是以梅花著称,因黄岚画了红梅,所以就改画菊花了。他别出心裁地构思从瓷盆中长出一株粗壮而生机勃发的艳丽黄花,袅娜多姿,迎风招展,一对蝴蝶翩翩萦绕,背景是白云蓝天,衬托出秋高气爽的祥和景象。他画好后就把笔递给汪士慎。汪老先生行书写着:
蓉月金秋菊一盆,千姿百态艳芳魂,
傲霜斗雪文仙质,朗爽香飘旭日门。
接下来由黄慎和高翔压轴。两人合作共画丹凤朝阳图。黄慎画牡丹,高翔绘凤凰,配合十分默契,结构非常得体,看牡丹花开并蒂、鲜艳夺目,见双凤展翅晒羽、栩栩如生。并由高翔题写对联:
天香国色花并蒂,凤态凰姿羽共霞
虽然八怪写字、作画、题诗是家常便饭,很快作好五幅字画,但也已经日落夕阳红,家家点灯烛了。他们在赵家用过晚饭,由轿子送回,并约定明日晚上再来赴宴。
廿二这日,是文茵完婚的大喜日子,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各路宾客络绎不绝地到来。苏州方向,除贾兰忙于公务不能前来外,其余的都已到齐。婚礼按扬州风俗举行,其热闹场面虽不比贾桂那次,但不逊于大户人家。尤其是扬州知府偕夫人出席,加上八怪到场贺喜,使婚礼很有档次品味、更为隆重典雅。这又是人们传颂中的江东三女侠文姑娘的婚礼,过来看热闹者纷至沓来,把赵家挤得水泄不通。
扬州风俗和江南相差无几,结婚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婚宴开始。宾客之多,庆典之盛,菜肴之丰,无须细表。只说焙茗交了好运,一年不到,小店变大铺,小贩成老板,儿子娶来花容月貌、文武双全的媳妇。今日高朋满座,喜气冲霄,他高兴得不知做什么好,就来到厨房里帮衬。这时,小彩也主动到灶头打杂,她手脚轻巧,除烧火外帮助拿盆碗、洗锅勺,忙这忙那。
小彩心地善良,勤劳能干,朴实爽快。她说:焙茗叔叔,我再为你做点什么
不要喊我叔叔,叫我焙茗好了。
这不礼貌吧,你比我岁大,喊叔叔没有错。
差不很多吧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是三十二岁吧焙茗说。
不错。你怎么知道的难道……小彩说。
我十二岁进贾府,便跟宝二爷,你是在我十四岁那年出生的,我还记忆犹新。焙茗说。
噢!请问,你几岁离开贾府的小彩边烧火边问。
我二十岁离开的,那时你只有六岁,还记得吧焙茗凑到她边上说。
对对!说得没有错,正是六岁。我隐隐约约还记得点,其他人记不清楚,对你印象依旧清晰。小彩说。
为什么算来二十六年了,至今还记得我焙茗见缝插针地问。
好像你经常带我玩,我也时常赖着你,对吗所以记忆犹新。小彩说。
焙茗表面蛮老实样子,其实是会耍小花样的人。他知道小彩丈夫被人所害,如今是个寡妇,就打起她主意来,说:是啊!你小的时候很俏丽,很可爱的,我最喜欢抱你。他有意进一步挑逗,自从我与你们分别后,仍旧常常想起你,很想抱你亲你,就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清楚地记得你小时那可爱的模样。
真的吗小彩一时心情激动,紧接说,我现在就不俏丽、不可爱了你就不喜欢我了吗这实际上是女人希望多听赞美的下意识言辞。焙茗却再次有意地说:喜欢!很喜欢!你还这么年轻、这么漂亮、这么可爱,怎么不喜欢呢
此时,厨房只有他与她两人。焙茗趁她上灶头端盘之机,就来个半开玩笑半有意动作,带着一双沾满油腻的手,一把抱住她说:真想抱你!二十六年没有抱过了,现在让我抱一会儿。
不不不!不能,不能抱!小彩脸色绯红,边挣扎边说,没规矩的东西,青天白日的,外面那么多人,若瞧见,多难为情!
焙茗见她反应比较平和,便进一步说:别人看见又怎样!我喜欢你!我要娶你,你也需要一个家!
不不不!小彩受他突如其来的拥抱,心中一时揪得很紧,于是说,不能抱,难为情死了!
你嫌我老了是吗你不喜欢我是吗焙茗道。
不不不!不是的,不是的!小彩结结巴巴地说。
这到底为什么焙茗说。
我也说不准,我心里很乱,一时说不准。小彩道。
这时林之孝家的走了进来,说:小彩,你吃力了吗你去歇息,由我来代你一下。小彩正在窘迫之中,母亲出现,正好趁机出去静一静。
林之孝家的也为焙茗交好运而高兴,说:你真有福气,自己这么年轻,儿子这么大了,现在娶媳妇了,还是个如花似玉的将门千金!总算交上大好运了!
谢谢!我焙茗能有今日,就是托贾府的福!想不到娶来纹姨的女儿,更想不到太太、宝太太、杨夫人、黄夫人、‘扬州八怪’他们都来喝喜酒。赵焙茗欢喜地说。
她不知刚才焙茗抱小彩的事,所以带开玩笑地说:你自己还这样年轻,何不娶个女人来!
前几年,家境贫寒,哪有如此妄想。如今日子好起来了,才想到这个事。你给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女人。焙茗趁机说。
我刚来扬州,人地生疏,一时难以找寻。林之孝家的道。
不一定是扬州人,你们浙江当地的也行。焙茗说。
一时也想不起合适的,以后给你留意留意。不知你要娶哪样的人嫁过人了的可以吗林之孝家的说。
当然当然,当然可以!只不过我年纪大了些,不然,像你小女儿小彩一样的最理想不过了。焙茗直言道。
我的女儿小彩!她也合适林之孝家的自言自语。
合适合适!最合适不过了!焙茗进一步说。
你说什么最合适林之孝家的装糊涂问。
就是说像你女儿小彩一般的最合适。焙茗明确地说。
说到这里,两人一时陷入沉默。焙茗想:正是说得恰到好处,不能再往下说了,看看未来丈母娘的态度和反应。林之孝家的是经历丰富的人,她已经听出他说话意图,进入认真思虑之中。这时林之孝过来,说:焙茗,快去,结婚仪式开始了!正找主婚人呢!快去!快去!这里由我来。
焙茗出去后,林之孝夫妇都在厨房。林之孝说:可惜何五儿没福,若能活到今天,福分可大了!也可惜焙茗还这么年轻,就没了女人。
是啊!刚才正与他说起他续妻的事。林之孝家的说。
如今的焙茗不再从前样,他着实比做官做府的还实在。有谁嫁给他何愁吃穿呢,况且与李纹攀起亲来,这也就是与太太攀起亲来了。林之孝说。
他想续娶你的女儿呢。林之孝家的道。
娶我们的女儿!真的吗娶小红还是小彩林之孝惊骇地问。
不是说小红已经有男人了吗,他说的是小彩。你看怎么样可以吗林之孝家的说。
你是说小彩嫁给他林之孝再问。
嗯!不是小彩还有谁呢林之孝家的说。
我看可以。不知小彩愿意不愿意。其他都不错,就是年龄相差十几岁。林之孝说。
我的想法与你一样,就是这一点,过几天我与小彩说说看。林之孝家的说。
小彩刚刚丧夫,压根儿没有想到这一层,只是模糊地想再嫁个老实的男人,重新组成个家,下半世过个安稳生活。今天焙茗这么说白了,还做出这样冲动的事,已是表明了他的心迹,于是她思忖:焙茗虽然年龄大我十多岁,看上去还蛮年轻的,现在已经成为大掌柜了,不愁吃、不愁穿,儿媳妇还是自己的师父,又是名扬江东的女侠……思去想来,若嫁给他确是一件美事!
焙茗也和小彩一样,以前,根本没有想过续妻的事。不到一年时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被人瞧不起的小商贩,转眼成了扬州小有名气的大老板。今天与阔别多年的小彩相见,油然而生对她的爱慕之情,他寻思:小彩长得不错,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年纪又轻,眼睛像沾过水,尤其回忆起她童年模样,十分的可爱,最主要是人品端庄、勤劳质朴,还会武功,如娶她为妻,岂不是天大的福分!
不讲焙茗与小彩的事,却说洞房中新郎揭开盖头前还须经新娘点头。文茵想借此与何旭玩个开心、戏个畅快。何旭急不可待地想来揭红盖头,却被她掩住道:当年苏小妹三难新郎你知道吗
听说过,这是一个笑话,你也要三难于我了何旭说。
我高兴与你玩玩,首先作一首怎么想我的诗,使我开心。文茵说。
何旭听了,和颜悦色地说:好啊!这样有意思,有情趣。他想了想就口吟一首:
金秋蓉笑菊争妍,晓日欣迎月殿仙!
美艳衷肠巾掩面,洞房花烛试情缘。
文茵说:你有嘴无心!还戏起我来了。不满意,再来一首!就以‘红烛’为题。
何旭知道她要三难了,看了一下满堂灯烛,接着吟道:
红巾锦缎饰新人,彤烛华光照玉身。
灯火难寻娇靥笑,热心亟待嘴红亲。
文茵凑过头来,说:你有心无胆,老是被动。须再作一首。
这下何旭明白了,随即念《风入松》一首:
洞房花烛乐悠悠。当揭盖红头。学苏小妹三难我,喜步移、携手依搂。良景美辰今夜,纵情欢享风流。青丝馨郁脸含羞。衣尽艳无留。肌肤莹白双峰露,草芳菲、兰密芝幽。胜景遨游奇涧峪,试尝神果亲柔。
此时文茵本想再出难题,可是情不自禁地已春心骚动,遂不等何旭来揭,自己把红盖头抛得老远,张开双手抱住他……
良宵苦短,红日窗前。文茵在朦胧中醒来,听见外面有客人到来,急忙披衣起床,口吟五言一首:
帐内意浓浓,房前旭日红,良辰嫌夜短,睡眼醉矇眬!
她蒙蒙眬眬地念了后,忽然听见窗外有熟悉声音接着:
阳光照屋台,晌午不门开,一刻千金值,未知新客来。
谁在吟诗,听声音好似周香。她忙开门一看,果然是她。文茵高兴地跨出门坎,说:周香,你这么早过来了,请进!请进房里坐坐。边说边拉她的手,接着道:什么时候了哪知一觉睡到现在,看日头老高了,让你久等了,抱歉!十分抱歉!
良辰美景呀,我的‘贵妃娘娘’,不要‘从此君王不早朝’了!我来打扰了,请见谅。周香开玩笑道。
你的脚好些了吗谢谢你来看我。文茵说。
脚好一些了,谢谢!我前天发现太太那里静悄悄的,到夜里才知你这两天要举行婚礼,她们都到这里来了。这么大的喜事,我怎能不来呢!所以独自乘过来,昨天到达扬州已经天黑了,故此早上才来向你贺喜!周香解释道。
谢谢!你拐着脚,一人来到这里,使我好不感激。文茵说。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舍生入死地救了我,永生难忘。周香说。
说这话干吗,见外了吧倒是我没有请你来喝喜酒,甚感歉意!请谅解!文茵道。
怪我自己没运气。周香说。
正说着,宝钗、黄岚她们也来了。黄岚本来打算今天就回苏州的,因为李绮、李纹未去过瘦西湖,所以宝钗、李纨、周芳、薛芬、梅菲、史英和双秋她们一起陪同,去看看那里的光景。这时,李黛、花蓉也来了。周香脚痛,不便同往。她们一行十多人,步履款款地向瘦西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