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光年 > 十


天空阴沉沉的,开始飘起了雪花,先是稀稀落落的,渐渐的就变成了鹅毛大雪。雪不停的下,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街上的行人,车辆和景物都变得模糊了。到了第二天早晨,雪停了,屋顶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雪,干枯的树枝上挂满了雪。地上是厚厚的一层雪,脚踩上去就会陷到雪里,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之间变成了银色的世界。长沙每年的冬天总会下几场大雪。
虽然穿着棉鞋,出门也戴着棉手套,海涛还是长冻疮了,长沙管冻疮叫冻遭风。脚指头又红又肿,手背肿得像个小馒头,又疼又痒的。外婆看海涛长了冻疮,就拿冻疮膏来给他抹,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长冻疮以后,越烤火越痒,不烤又冻得不行。
快到春节了,为了年夜饭外婆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买了肉剁成肉馅,搓成一个一个的小丸子放在油锅里炸。又把淀粉和肉馅和在一起,把鸡蛋搅匀了摊成很薄的薄饼,把淀粉和肉馅的混合物包在里面,用白线捆起来放到锅里去蒸,蒸熟了以后就是鸡蛋卷。
海涛去铁路道口旁边的杂货店买了两挂鞭炮,都是一百响的,回来以后把小鞭炮一个一个从主捻上拆下来。大年三十这天,街上响起阵阵鞭炮声。海涛点上一根香,把小鞭炮放在衣服的口袋里,来到家门外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拿出一个小鞭炮,用香把捻子点着,又细又短的灰色捻子呲呲的冒着火花,他把鞭炮丢出去,小鞭炮在空中炸开,发出啪的一声响。
年夜饭很丰盛,有腊鱼,腊肉,火爆腰花。还有一个全家福,长沙人不叫它全家福,叫杂烩。里面有炸好的肉丸子,切成片的蛋卷,还有黄花菜,木耳和粉丝。
吃过年夜饭,有小伙伴来找海涛玩,几个小孩子到街上放烟花。先放的是冲天炮,北京叫窜天猴。一根极细的深红色木条,前面有一个花纸包的圆纸筒,下面有一个很短的灰色的捻子。把它斜靠在一块竖起来的红砖上,点着了跑开,花炮呲一声飞到天上去了,飞得老高。再放彩珠筒。一根花纸包的细长的纸筒,一头有纸包着的捻子。竖在地上用砖头固定好,点着了站到一边,一会就有一个彩色的火球冲上天空,很短的间隔以后,又是另一种颜色的火球喷出来。
接着是一个短粗的花炮,下面有一块方的木片。放在地上点着了,从上面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就像火树银花一样,还会发出鸟的叫声。
有人拿来一个汽车形状的烟花,下面有四个可以转动的轮子。放在地上点着了以后,后面喷出火花,汽车就往前走。碰到不平的地方,汽车翻到了,不往前走了,后面的火花还在往外喷。
有人拿来一个风火轮,一根极细的深红色木条,前面用线吊着一个六角形状的扁的花炮。点着了以后,花炮转起来,喷出的各色火花绕圈旋转着,像一个风火轮。不断旋转的烟花就像时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长沙人有守岁的习惯,但那都是大人,小孩子一般熬不住。
零点过了,海涛出门来到李娭毑家。小李不在家,大概是和朋友喝酒去了。李娭毑看见海涛进来就说:我炸年糕给你吃。就在灶上支起油锅。年糕是一排一排的,和中指长度差不多,比中指粗一点,一根一根的挨在一起。等油烧开了,李娭毑就把年糕一根一根掰下来,放到油锅里去炸。炸好的年糕用筷子夹出来,放在碗里边沥油边放凉。等年糕不烫嘴了。一老一少就一起吃起了年糕。
第二天早上起来,外面还不时传来鞭炮声。海涛过去给舅爷爷舅奶奶拜年,得了一个装着压岁钱的红包。一会大姨,二姨,三舅舅,四姨,小姨来给外公外婆拜年,外公外婆也给了他们每人一个装着压岁钱的红包。海涛拿着压岁钱又去买了一挂鞭炮,回来拆开了和小姨一起在门前一个一个的放,在稀疏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